调查:中小企业贷款蛋糕虽大 银行担心吃不消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17:09 中国经营报 |
作者:邬静娜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老问题,也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2005年7月28日银监会正式出台《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此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多次在各种场合公开表态,力促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尽快解决。2005年岁末,本报记者随银监会有关官员赴福建考察了当地中小企业的贷款情况。 福建省银监局刘南园局长现在还记得2005年七八月份时第一次召集各银行行长座谈时的情景,当时听说要重视小企业贷款,“很多人的反应都是又要搞运动了。” 仅在福清,据不完全统计,民间借贷金额在170亿元以上。通过民间融资满足资金需求的小企业占该市小企业数量的72%。 面对中小企业这个市场,工行泉州分行副行长洪远波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大蛋糕。但问题是怎样既能吃得下去,又不会吃坏肚子。”这也许能代表所有银行的心声。 银行“养儿防老”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福建省银监局提供的数据,中小企业对当地GDP的贡献高达到70%。与此相比,截至2005年9月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不包括厦门)为3992亿元,只占贷款总额的22.5%。 中小企业之于福建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尽管福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到11名,但与东南沿海各省市相比却处于“低地”状态。加之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夹缝中,福建必须找到自己的经济发动机才能不会越陷越深。 从2004年开始,包括莆田在内的地市都开展了“民资回归”运动,即让在各地创业的福建人回来投资福建。而阻碍这些“福建资本”回归福建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后续资金无着。2004年11月福建当地提出共计400多亿元资金需求的企业中,有2/3是中小企业。 银行方面其实也早就意识到小企业市场的重要性。“这多少是一个养儿防老的道理。”如果大企业大项目是已经上大学的大儿子的话,那么小企业就是上小学的小儿子。“总有一天它们也会长大的。”银行培养的是未来的客户,也是未来的利润点。 福州市商业银行具体负责小企业贷款的张师海指出,该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比之基准利率上浮了20%~30%,而其收益在扣除了所有的成本后仍有2%。这个贷款利率相对于台州、温州的50%~70%仍是相对较低的。 治疗“制度瘸腿” “在提供资金之外,首先要完善制度。”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副行长于丕涛副行长认为,“制度的缺失可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基于小企业贷款短平快的特点,目前的企业贷款方法根本不适合。 中小企业贷款必须由专人来做。国开行福建分行只有72个人,“一对一地去面对具体贷款,不太可能。”于是和政府、民间机构合作,成立专门的信用协会,把大部分权力以及大部分的审核以及贷后工作都交给这个机构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与此相关,小企业贷款的管理和核算也必须独立于一般的公司业务。 “总行方面已经明确要这么做,”工商银行福建分行信贷部副总经理纪辉说,小企业业务已经实现单独考核。这也是国家开发银行和福州市商业银行的做法。工总行的要求是不良率不得超过2%,也就是说在目前23亿元的贷款总额中不良率不能超过4000万元。 “目前没有超过这一标准的。”福建工行正在申请对小企业业务的独立拨备以及独立呆坏账核销。为此必须调整内部组织结构,这也是工行成立小企业信贷管理中心的初衷。实际上有专家此前就提出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小企业贷款业务部门应该单列为性质特殊的支行。 授信和审批的下放则是福建各试点又一共同的做法。和基层银行有接触的人士称,实际上基层银行也了解小企业的状况,也想给贷款,但是“手里没有权”。银行内部改革以及出于对风险防控的要求,银行大多上收了授信额度以及审批权。 本来法人客户增加贷款都必须报送到省分行,现在只要到二级行就可以了。像泉州分行,授信额度在3000万元以下的就可以自己做主,其他二级行的授信额度是2000万元。而在泉州分行,贷款部门经理掌握了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的元贷款权利。对单户融资余额不超过500万元而且能提供全额抵质押的,县级支行就有权贷款,而且不需评级和授信。“只要向上级行报备即可。”而在福州商业银行的试点中,单笔30万元以内的贷款,只要支行客户经理、部门经理和支行长进行三级审批即可。因此每笔贷款的审批基本在5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如果需要上报,原则上也不会超过7个工作日。 对于小企业贷款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更关心约束激励机制的确立。目前银行都只是从小企业贷款的盈利中切出一块作为奖励,占比从10%~20%不等。做得好的业务经理其收入能达到其他类别业务经理的1.5倍。 “相对于奖励,他们更看重问责制度。”问责问题是个关键,现有的考核机制并不合理。一个业务经理创收30万元,没有风险;另一个则收入70万元,但是损失了20万元。“谁的业绩好?谁应该奖励?更该用谁?”现有的机制可能偏向于前者。应该实行尽职免责的制度,毕竟银行的坏账有些并不是银行能避免的。此外普遍认为问责应该在资产处置之后,因为小企业以抵押为主,如果处置之后资产没有发生实际的损失,就没必要问责。“应该规定一个合理的损失区间。”损失在这个区间内就可以免于问责。 环境需要松绑 小企业贷款发展不起来,不仅仅是银行的问题。信用环境的不完善是经常被提及的理由之一,实际上各部门之间合作的不完善也是重要问题。 “独立拨备和独立核销”是小企业贷款必须建立的制度之一。而五级分类标准则是拨备和后续核销呆坏账的基础。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出台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五级分类标准”。目前银行只能勉为其难地套用现有的标准,也就是说按10%来计提。但是中小企业定性的东西太多,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 按现有标准进行的计提,可能导致在税务意义上无法核销。一旦有逾期,贷款被归入某一类呆坏账就需要核销,税前执行要求在法律手段上必须穷尽企业所有可执行财产。因为小企业的资产基本上都是属于企业主私人所有的,但个人很难申请破产。这套标准需要银监会、财政部以及审计部门共同制订。 “企业贷款不自由”也是小企业不能获取银行融资的障碍之一。拿抵押登记为例,各地的执行并不一样,甚至在县和县之间的办法都有差异。有的地方只要拿最高的抵押合同登记就可以了,而有的地方则需要最高抵押合同和主合同同时登记。但往往主合同登记期限最高可限定为3年,银行对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却是7个月。时间上的不匹配,可能导致企业下次融资无抵押可用。 而这还是有不动产产权证可做抵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业务经理最多花半天时间就能做完这套流程,更大的问题是做房产证要涉及房管局、国土资源部等20几个部门,每个部门都要花时间以及一定的费用去做评估。“因此很多企业在融资需求不高时根本不会想着去做产权证。” “在小企业贷款这样一个领域,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国开行福建分行的于丕涛副行长认为。 链接 福建试点五大看点 1.管理和核算必须独立于一般的公司业务 2.独立拨备以及独立呆坏账核销 3.授信和审批下放授信额度在3000万元以下的就可以自己做主 4.激励机制做得好的业务经理其收入能达到其他类别业务经理的1.5倍 5.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比之基准利率上浮了20%~30%。 《指导意见》六点提示 1.开展小企业贷款的基层行应设立独立的小企业贷款科室或小组,并运用管理会计和内部核算,单独考核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成本和收益。 2.银行应建立符合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 3.小企业贷款产品应体现起点金额、利率浮动水平、担保要求、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供小企业根据各自情况进行选择。 4.贷款期限和偿还方式应符合小企业借款人现金流量的特点。 5.银行审核小企业贷款申请,可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单纯依赖正式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 6.银行应建立适应小企业贷款业务需求的统计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