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外资出现集体减缓势头 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 12:17 东方早报 | |||||||||
早报记者 陈华 责任编辑 赵刘记 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以来,外向型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吸收外资竟出现了集体减缓的势头。以前三季度为例,长三角16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2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尽管总额依然保持增长,但令人担忧的是,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2.2个百分点。
集体减缓 上海是长三角发展的引擎,从2004年已经对吸引外资增速回落有所预期。2005年上半年,上海实际到位外资增速仅为0.8%,彻底告别前些年两位数增速的“黄金期”。但没有想到的是,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引资增速同样大幅下滑。 据悉,2005年上半年,浙江合同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分别同比下降9.6%和1.5%。浙江全省11个市有9个吸引外资的企业数同比下降大都在20个百分点以上;另一个外资集中地江苏,上半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同比下降了12%左右。 离开长三角的外资奔赴其他城市,开始“北上西进”的趋势,但长三角外资增速的回落显然还是影响到了全国的外资增长。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刘雪琴预测,我国“十一五”期间年外资增长率仅为1%左右,将远远低于“十五”引资水平。伴随着外资流入的减缓,2005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个城市经济发展也出现整体“滑落”迹象:工业增幅回落并伴随效益明显下滑、外贸进口增幅大幅回落。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虽然当前长三角地区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仍高于全国水平,但长三角地区工业生产效益增幅双双回落,陷入“瓶颈”。去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663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3.1%,增幅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73亿元,仅增长3%。前三季度,虽然长三角地区外贸出口增幅基本保持在30%以上,但进口增幅却普遍出现大幅回落。其中,苏州回落35.6个百分点、无锡回落26.6个百分点、杭州回落22.4个百分点、宁波回落14.1个百分点。 上海市统计局有关人士表示,从表层上看,这种“滑落”受到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但实质上与吸收外资形势变化、以及产业结构雷同所形成的同质竞争激烈密切相关。外资流入的减缓趋势,将很大程度上削弱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别是对工业及出口将产生直接影响。一直以来依靠外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拉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不再“廉价” 长三角吸引外资的集体困局已经引发了学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担心和争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日前为记者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离不开中国酝酿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大背景影响。此外,长三角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利用受限也是重要原因。 首先,苏浙沪三地吸引制造业外资的土地资源“瓶颈”2005年更为突出。以上海为例,由于土地资源不足,今年新的外资工业项目已经很少落户在上海。记者从上海外经贸委获悉,2004年1-4月,来到上海投资的超过1亿美元的特大工业项目为7个,合同金额高达11.9亿美元,而2005年1~4月,来沪投资的特大工业项目只有3个,合同金额仅为2.9亿美元,同比下降75%。而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浙江土地十分紧缺,许多地方“项目排队等地”。同时,中国一直酝酿取消对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也让外商在投资方面心存顾虑。而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更针对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纷纷出台更为优惠的措施,力图吸引那些本来打算流向中国的外资。据统计,2002年以来,世界各国出台的关于投资方面的政策有95%是鼓励外商到本国投资的。因此,有专家与政府官员担心,其他国家会利用这个机会与我国争抢外资。“长三角那么好的土地廉价出让,你说值吗?”王一鸣反问记者。在他看来,长三角吸引外资的绝对值并没有下降,只是增速下降,并不会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更何况,趁机摆脱利用廉价土地资源吸引而来的低附加值加工业,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而是中国吸引外资结构转型的必然过程。“靠廉价资源获取最初的发展不可避免,但当经济发展获取了能量,就应该摆脱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级制造业升级。”王一鸣说。 事实上,对国内用土地换GDP、用土地换外资的现象的争论,早于长三角吸引外资增速下降这一现象的出现。早有专家认为,用土地换GDP、用土地换外资这种简单的发展思路显然不能持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杨伟民早就不无忧虑地指出:“长三角再这样开发下去,将可能无地可开。”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的人口将达到2亿,且将进一步集聚,而整个长三角区域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用水和用地问题会进一步凸现,需要及早作长期空间资源利用规划。 被逼“选资” 在土地等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长三角被逼抬升吸引外资的门槛,由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不断向高端制造业抛出“绣球”。据悉,一些效益不佳或污染环境的企业正在撤离出长三角,存量土地被用来吸引高技术含量的外企。长三角的“领头羊”上海已率先制定出高层次利用外资的新目标。《上海市进一步提高外资质量发展纲要》、《上海进一步提高外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上海市外商投资重点产业目录》以及《上海吸引跨国地区总部的行动方案》四文件同时出台,共同形成上海提高外资质量的新指导方针: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前提下,将更注重提高外资质量、强化功能、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据介绍,2004年入驻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其注册资金已高达3亿美元,这些体现出上海综合利用外资的功能,以及在高中端产业链上利用外资的独特优势。而上海下一步高层次利用外资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吸收国际金融资本,拓展资本市场引资规模;促进总部集聚;加大现代服务业引资力度;吸引外资参与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通过并购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等7个领域将成为新阶段吸引外资的重点。上海更展开“无地招商”解决土地受限的不利因素,对不涉及土地的增资项目全力以赴,继续保持上海吸收外资在高基数上平稳增长。据悉,上海吸收外资连年来在高基数上平稳增长,约占全国吸引外资比例的1/10。自2002年以来,连续3年每年吸引的合同外资都超过100亿美元。目前累计吸收合同外资已超过910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已超过560亿美元。此外,第三产业吸收外资比例不断提高,2005年前五个月吸引外资占比已经接近二分之一;其次,商业和物流项目吸引外资大幅上升;第三,总部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截至目前,落户上海的地区总部达到103家,投资性公司达到115家,研发中心达到152家。外资进入层次的提高,将如同新加坡一样,对长三角产业能力的提升和城市功能的深化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因为吸引外资高速增长的国际制造业转移进入调整阶段,长三角在吸引外资方面正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王一鸣认为,对长三角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外资向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转移,以免在转型中出现外资流入的“断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