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长三角港口群 家家都在赛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 08:0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胡怡琳 彭朋 杭州 上海报道

  谁也无法否认,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正在发生变化。

  2005年12月17日,中国最大甚至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港宣布开港。与此同时,与之距离六十公里的宁波港、舟山港也在忙碌不迭,尽管它们所隶属的浙江省
因为种种原因推迟了宣布宁波舟山港(下简称宁舟港)合并的消息,但“宁舟港一体化”包括杭州湾跨海大桥、甬金高速公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项目的推进丝毫没有慢下半步。

  在

中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之一的长三角地区,上海、宁波、温州、台州、以及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扬州、泰州、江阴和常熟等内河港口正在掀起新一轮齐头并进的港口整合和建设,显然他们并非各行其是,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场关系到区域未来格局的赛跑已经鸣枪。

  港口群相继崛起

  在历经两年多的调研之后,宁舟港的整合方案最终成形。据了解,整合的核心区域将集中在宁波的北仑、大榭、穿山、梅山以及舟山本岛南北两侧岛屿,并扩展到核心区域以北和以南的水域。

  2005年12月20日,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向记者介绍,合并宁波、舟山两港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两港资源,增强两港参与全球港口业竞争的能力。“宁波、舟山两港处于同一海域,使用同一航道和锚地,面向同样的经济腹地,经过多年的建设,两港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

  舟山市市长郭剑彪则透露,连接宁波和舟山的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于2008年建成后,舟山的一些岛屿岸线资源与宁波大陆岸线资源将完全连成一片。宁波-舟山港管委会的成立也将使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宁舟港的整合应该做得更早。港口整合带来最深远的影响是浙江省港城布局的变化。”浙江省建设厅总规划师周日良表示,“舟山岛从战略上来说,是重要的长江门户,深水资源那么好,宁波的深水岸线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只有把两者联合起来,才是战略性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跨海大桥等其他项目配套起来拓展腹地,吸纳台州-温州、浙北资源,未来甚至可以深入进赣东线。需要做的就是一系列的城市配套布局的规划。”

  

中国地图清晰地显示:现在的宁波北仑港,是长三角除上海港外惟一拥有远洋航线的港口。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绵延103公里,2004年吞吐量达2.3亿吨,居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更是突破500万TEU。不过这个水域条件优越的港口在腹地资源方面却并不占太大优势——由于与杭州湾以北地区交通联系不便,导致了货源集中流向宁波的邻居上海,尤其是在2012年通过能力希望达到1500万TEU的洋山港建成之后,浙江压力更是不小。不过,随着跨海大桥的建设完成以及宁舟整合之后岸线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后,浙江还有可能进一步吸引江苏、安徽等地的货源。

  和时间赛跑

  对上海来说,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眼下最为关键的大事。摩根士丹利2005年5月发表的一份有关香港、上海和深圳三个港口的报告预测,上海港最终会成为全球集装箱港的领导者,通过外高桥港区增添运货能力,加上大小洋山港发展越趋成熟,上海到202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会达至5792万标箱。然而,宁舟港的整合和配套基础项目的建设是否会对地处不远的洋山港形成掣肘压力?

  尽管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将使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120多公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两小时交通圈”将通过这座大桥拉近和浙江经济的距离。“宁波将来肯定将是浙江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并会辐射浙江全境,甚至可能包括北面的江苏、南面的福建福州以北,以及腹地的江西、安徽。”宁波计委基础产业处处长叶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除此之外,苏嘉杭高速公路的开通也使得苏浙两地可以不经上海快速直达。这意味着,很多人流物流将与上海擦肩而过。

  上海的确并非高枕无忧,洋山港同样在与时间赛跑。在近期召开的《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海铁联合运输研究》课题中期报告评审会上,与会的专家们指到了上海港的“尴尬”——海铁联运开展十余年仍不景气,港区与腹地之间铁路尚未开通,使得洋山港在宁舟港竞争的态势下面临不小的压力。

  此外,随着上海港的所有欧洲线业务从外高桥码头移至洋山港。不少经营该线的船公司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开始逐步将部分货运量(如到嘉兴附近区域的欧洲干线货以及一些到香港或者新加坡中转的货物)转移到宁波港。中海、意大利邮船、长荣等(挂靠港口多有新加坡、香港)欧洲线的船公司均已有此打算或改变。“到嘉兴附近的货,从路径来说,到洋山和到宁波港差不多地理位置,货主肯定会从成本最优的角度去选择。如果费率方面再有所优惠,那船公司一定会听从客户的需求。”业内人士透露。

  “此外,2007年-2008年宁波舟山保税港如果能批复下来的话,上海港保税港的优势也不再是惟一的了。所以,上海一定要跑在时间前面,二期建设之所以吸引那么多国内外知名船公司参与,都是出于战略考虑的。”上述业内人士分析。

  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近年上海对长三角的辐射力在明显加强,另一方面,上海仍然为稳固和加强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苦心积虑。

  各有各的发展空间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竞争格局对上海未必不利。因为随着北仑港的崛起,再加上苏南的太仓、浙北的乍浦等港口,如果能与上海港形成合力,对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将十分有利。

  长荣香港有限公司负责中转业务的郑先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洋山港开港之后,我们的航线路径开始有所改变,因为上海水深了,所以可以接从宁波过去的货了,这在以前都是反过来的。”

  “同处长三角,是兄弟港。”上海洋山港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张惠民和宁波港务集团公司总裁李令红均在不同场合评价过两港的关系。

  2005年5月在上海召开世界港口大会期间,记者在大会配套展区宁波港的展位前遇到了时任上海港务集团总裁的陆海祜,他亲自邀请宁波港集团公司总裁李令红先生参加由其牵头的上海、宁波、青岛、大连港口的小范围高层会议。尽管陆海祜并未透露具体的会议议题,不过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正表明除了长江战略之外,上海正在抓紧争取东北、华北地区资源腹地。

  “上海港与北仑港的集装箱运输都在增长,说明两大港口的资源腹地不同,各有各的发展空间。洋山深水港建成后,将通过优质服务将东北、华北地区原来从境外港口出口的货物吸引过来,是为我国港口运输做增量。同时,两大港口还要优势互补,展开合作。比如,洋山港在遇到特殊天气时就更需要宁波港的帮助与支持。”张惠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从国际上看,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形成,不仅需要庞大的经济腹地,更要一个分工明确、合作默契的港口群作支撑,这是两大关键因素。

  链接

  据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港口货物量将达16亿吨左右,约占全国35亿吨的45%,长三角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4300万标准箱,约占全国的36%。

  2004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亿吨,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宁波港完成2.3亿吨,为中国第二,世界第五,在去年全国大陆主要港口完成的约40亿吨货物吞吐量中,上海港和宁波港合计完成约6亿吨,约占14.8%。

  上海港、宁波港和江苏长江沿岸各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455万TEU、400万TEU和162万TEU,分别为1996年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当年完成量的7.4倍、20倍和4.4倍,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完成总量已超过2000万标准箱,约占中国大陆主要港口完成量的三分之一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