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2005回顾与展望 > 正文
 

展望2006基金业:持续创新推动基金业破茧化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8:13 中国证券报

  巴曙松 陈华良

  2006年,基金业艰难前行下持续创新将是蜕变的根本力量,行业格局创新、产品设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以及营销创新将成为基金行业破茧化蝶的原动力。

  行业格局创新带来挑战2005年基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高峰,银行系基金、外
资基金依靠其体制、技术、经验、营销等优势给原有基金公司带来挑战,2006年这一趋势还将会进一步深化。在这种格局下,行业分化的创新将使得基金公司的竞争逐步改变之前无序状态,而进入差异化、风格化竞争。不同规模和实力的基金公司将会更注重适合自身领域的市场与客户开发,避开大而全的经营理念,转向特定领域下的优势积累,如在投资风格上专注稳健收益的公司,在投资领域上专注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公司,在客户群体上专注个人投资者的公司等等。面临行业格局创新的挑战,任何公司都难以覆盖市场所有的竞争优势,只有专注于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基金公司才能在今后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基金产品创新任重道远目前基金产品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同质化严重。最近《证券法》的调整则为基金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6年的基金产品创新将继续围绕客户需求展开。

  在满足风险收益水平偏好方面,产品创新应当更注重产品链的广度和深度,在已有大类别上进行二次深化,突出产品特性,如仅针对债券品种就可按照信用等级不同、久期不同、交易方式不同来单独开发或组合开发。

  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则是关注客户自身难以操作的指数型等产品,这种证券打包的方式降低了客户盯住市场的成本,因而可以围绕不同种类和性质的指数进行创新。

  在满足客户特定理财需求方面,则发挥基金产品设计的技术优势,将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纳入基金投资范围,为客户获得间接投资收益,如除了现有的保本基金、费率与收益挂钩型基金外,还可以发挥权证类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特性,或将其作为传统产品设计的风险管理工具补充,或设计专门投资于此的高风险高收益产品。

  业务领域创新机遇诱人除了传统公募基金外,特定客户理财业务已越来越成为基金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以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为重点的新业务已被众多基金公司高度重视。从短期看,基金公司争取到企业年金资金的规模并不大,但企业年金业务的开展对基金公司的长期发展十分有利。首先,企业年金业务的开展将有助于基金公司积累特定客户理财业务的经验;其次,企业年金业务的开展将有助于基金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另外,企业年金业务的开展将带动特定客户理财类业务的拓展。与局限于管理传统公募基金的公司相比,获得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基金公司已在业务范围上具有了先发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将该业务作为重要的潜在利润增长点,从而带动基金业格局的进一步分化。

  营销创新助推竞争力提升2006年营销方法、营销策略和营销模式的创新将成为基金公司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在营销方法上,将会有更多基金销售采用电子商务方式的创新,由以往的交易平台进一步向营销中心过渡,将销售与客户服务连成一体。基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拓展了基金销售渠道,还大大节约了基金营销成本。这种方便快捷的销售手段受到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青睐,有利于客户群的培育。

  随着发行成本的增加,基金公司将采用缩短基金发行期,转而更强调基金业绩和持续营销的长期策略。这种营销策略的转换更注重对客户的持续服务,鼓励投资者进行长线投资,并通过努力提升业绩水平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与此同时,基金业也开始引入第三方销售机构,以节省基金公司的营销成本,重点发挥其投资管理的优势。如独立的理财顾问(IFA)成为目前基金业积极探索的营销模式之一,这种将基金销售外包的销售模式将为我国基金行业对于渠道的过度竞争格局提供改进。

  相关专题:基金2005年度回顾与展望

基金2005年度回顾与展望小调查
·2005年,您投资基金的整体收益情况为:
赢利20%以上,盆满钵满
赢利10~20%,再接再励
赢利不到10%,有赚就好
一年颗粒无收,幸好保本
亏损低于10%,有点受伤
亏损10~20%,苦不堪言
亏损20%以上,欲哭无泪
·封闭式基金已走出一波流畅的独立行情,您的观点是:
已是强弩之末
明年再涨20%
现在难以确定

[专题] [发表评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