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初见效 投资高温与结构失衡缺失犹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 03:4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郭晋晖发自北京 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能“估价过高”。在17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并没有完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国家发改委的官员指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等依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最好的一年”
“1998年以来最好的一年。”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韩永文对2005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作出这样的判断,“经济形势之所以出现这么好的一个局面,应该说是两年来国家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的一个结果。” 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成了这一判断的最佳注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28.5%,创出今年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2.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3%。 这些数据让中国经济的“冷热之辩”显得扑朔迷离。韩永文表示,他非常关注经济学家们作出的预测,并且“对今年下半年经济可能出现下滑趋势”的判断作了认真分析。但他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是稳定的,目前出现的一些下滑是宏观调控带来的必然的结果,也是宏观调控预期达到的结果,这种趋势是正常的。”深层次问题 成思危表示,中国的经济依然是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的,“投资热”没有降温,投资的效益依然不理想。 这表现为投资和GDP之间的弹性系数不断下降。“以往最高的时候是超过1%,一般是0.5%以上。但是近两年来我们基本上是在0.3%左右。这说明我们投资对GDP拉动作用的效益减少。”成思危说。 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是GDP增长8%,投资增长16%。这意味着政府希望把弹性系数提高到0.5%,但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上半年GDP增长是9.5%。投资增加了25.3%,弹性系数不到0.4%。 成思危说:“上半年增长这么快,全年的投资想控制在16%是很困难了。我估计全年的GDP增长率有可能回到9%。这需要引起注意。” 今年上半年新建项目是91000个,比去年上半年还有所增加。成思危认为,宏观调控的当务之急就是真正要把投资热降下来,尤其是把新开项目尽可能地压缩。 韩永文表示,2004年的投资率为42%,中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投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投资结构不合理在这次宏观调控中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当前,企业效益分化和下滑已经开始显现。韩永文表示,受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影响,效益比较好的主要是煤炭、石油、黑色有色金属矿产业,而多数的机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明显放慢,甚至一些行业出现亏损。在韩永文看来,如何使企业看懂市场现有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