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深化改革有赖改革全面配套协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8:21 南方日报 | |
核心提示 为了给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提供决策参考,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不久前在惠州召开了”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高级研讨会”。现将部分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黄灼明 从广东和其他省市国企改革的实践来看,进一步的深化推进必然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往往不在企业之内,单纯停留在国企层面进行改革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现在必须把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政治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四者作为一个整体,配套协调、整体推进。 专家论道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授 黄灼明 从广东和其他省市国企改革的实践来看,进一步的深化推进必然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往往不在企业之内,单纯停留在国企层面进行改革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现在必须把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政治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四者作为一个整体,配套协调、整体推进。 目前看来,配套协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1.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尽快建立起新的监管体系,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 2004年发生的“ 中航油事件”和最近发生的“中储棉巨亏事件”发人深思。我认为当务之急要抓两条:一是尽快自上而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二是抓紧制定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规章,并不断完善这一法规体系。这是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2.加快市场建设,改善市场环境。 一是建立和健全市场的法律和规章,以法规制度界定和保护产权,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二是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公开拍卖制度;三是建立和健全经理人的市场选择机制,其中包括经理人的选拔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是通过市场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的资产优势与私人企业的机制优势相结合。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国有企业退出市场最大的障碍,是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缺乏保障。现在,国企实行战略性改组,实施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改革的力度是很大的。为了解决企业与职工的后顾之忧,作为配套措施,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由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来统筹社会保障工作。 4.加快推进主辅分离的辅业改制进程。 实施主辅分离的辅业改制,是把国有企业改革与职工再就业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国企转换经营机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辅业改制的办法,把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分离出去,才能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 5.加大政府改革的力度,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