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家上书献策助推国资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8:18 南方日报 | |||||||||
专家论道 核心提示 2005年3月17日,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呈送了《关于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这份《建议》把广东省近半年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诸多深
《建议》从国有经济布局、产权制度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国资监管体制、改制企业中的劳动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建议》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在国民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国有资本原则上要整体性地推进,保留绝对的或相对的控股地位,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一般竞争性领域和行业的国企,应该下大决心、有计划地采取退出战略,渐次退出。 广东有12000亿左右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其中省属国企资产占1/3强,国有资产总量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如此巨大的财富该怎么改革一直是一个未停止的探讨。尤其不久前中央明确提出,“今年是改革攻坚年”,国务院4月份公布的《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把“深化国企和国资改革”排在“十大改革”的第二位。 于是,2005年3月17日,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呈送了《关于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3月20日,在呈送这份《建议》的报告上,钟阳胜常务副省长作出批示,认为“这个报告提出的很多问题很有参考价值”。 这份《建议》报告把广东省近半年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诸多深层次问题的讨论推出水面。业内评价,最近启动的一系列考察和讨论将为广东今夏即将出台的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重要文件和21户大型省属国企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路,对广东过万亿元国资的管理和9000多家大大小小国有企业的改革走向产生影响;其中的经验更将为全国国企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重组国企占领优势产业高地 记者拿到的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建议》原文中主要提到,“综观以往改革历程,可以肯定,二十多年来广东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步伐稳妥,操作较为规范,成绩巨大。但是,对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不大,配套改革不够深入,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全文对国有经济布局、产权制度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国资监管体制、改制企业中的劳动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具体来说,《建议》提出,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在国民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国有资本原则上要整体性地推进,保留绝对的或相对的控股地位,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例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益性的领域;邮政、电信、金融、铁路、航空等垄断领域;石化、能源、交通等基础性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烟草等特殊领域等,都属于“进”的范围。即使是由国家控股的行业也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突破投资主体单一化。一般竞争性领域和行业,例如:城乡居民日用品生产、享受品生产的领域;一般采掘加工业领域;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领域等,在这些领域,广东的国有资本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该下大决心、有计划地采取退出战略,渐次退出。 目前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广东国企在基础领域确实保持着主导力量,但在优势发展领域内却并未占领高地。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中心龚联华在早前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称,在广东工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的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机械、家电)、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九大产业中,国有经济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国有企业不多,国有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相应地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刚刚拉开帷幕,由民间资本运营的首家石油集团已相继浮出水面。 这些意见似乎与广东省国资委刘文通博士所想不谋而合。刘于4月28日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惠州主办的一个研讨会上提出,国企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有主业或主业比较突出的企业,比如粤电、韶钢;另一类是主业不突出的企业,比如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原来是由几百家公司合并起来,小而散。对这两类企业的资产重组需要采用不同原则展开。无论如何,国资监管机构的目的是,要向培育主业突出、现金流良好、成长型企业努力。刘文通的一个观点比较突出,那就是广东国资监管机构对国资国企改革政策的落实上与以往“一刀切”不同,可能更为细化。 多元化推进产权改革 “除了资产重组外,产权改革怎么推进对于国资监管机构工作来说也很重要。对大企业来讲,可考虑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推动整体上市两种方式来完成。”刘文通表示。 《建议》的主要起草者,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黄挺也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大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是今年我省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公司法》实施以来,广东批准的改组股份公司才100多家;目前国有独资和控股比重在国企资产中仍占65%,省直国企中国有资产甚至占到90%左右,说明我们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做得还不够。 黄挺认为,省属企业,广州、深圳等重点地区,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公司制改革,除极少数企业外,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要求在一两年内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于中小型国有企业,可采取多种形式继续放开搞活。多年来,我省以多种形式改革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80%左右,但有的企业改革效果不好,甚至出现失误,有许多遗留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呼吁省委省府挂帅建立领导小组 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还建议,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挂帅的广东省国有企业改革协调领导小组。根据建议,该小组作为综合协调机构,对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进行通盘考虑,科学设计,统一部署,统一政策,综合协调。同时,还有一种说法,称省政府应该将发改委作为体制改革的主管部门,强化国资监管部门推动国企改革的责任。 专家还提出,要对国资经营机构进行调整重组,力求减少层次,提高效率。省直国资监管经营机构层次过多势必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建议尽快再次调整重组。一般可以保留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对已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内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直接授权的方式;直接授权后,该企业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脱钩,直接由国资委监管。一直以来,关于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在理解和实际操作上不够准确。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管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如何做到既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又有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等等,也都处于探索阶段。 与此相关的,建立具有广东特点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也正在探索中。专家建议省国资委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尽快提出工作方案,及早建立我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同时,要健全资产授权经营责任制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本报记者 谢思佳 实习生 韦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