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贸易顺差104亿美元创历史次高 存潜在隐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 11:3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滕小萌 北京报道 8月11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659亿美元,其中出口407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进口35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8%。 也就是说,今年前7个月我国贸易顺差已经达到499.8亿美元,远远超出了去年全年31
“根据我与商务部高层接触的情况来看,他们真的是希望贸易顺差不要这么高,只要达到贸易平衡就行了。”一位学者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但是现实看来却与商务部的希望背道而驰。 高额外贸顺差连创历史记录 其实,早在6月份统计数据出来之时,政府和学界就都被结结实实吓了一跳:中国外贸在6月突然放量狂增,单月贸易顺差高达97亿美元,创下了中国历史第三高的记录。 然而,7月单月贸易顺差更是达到了104亿美元,为历史次高。 如此高的顺差增长幅度远远超出了商务部的预料。商务部今年4月27日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春季)》表示:“预计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超过1.3万亿美元,增长15%左右,其中出口约6820亿美元,增长15%左右;进口约6510亿美元,增长16%左右。”显然,出口狂增而进口疲软是顺差增加的主要原因。 “进口内需疲软缘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说,由于中国进口中包括大量钢材等生产资料,因此宏观调控政策一出,国内投资下降后,对进口数据的影响就非常大。 而中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有关。从海关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今年17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297.8亿美元,其中出口1740亿美元,进口1557.8亿美元。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3636.1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2185.6亿美元,进口1450.5亿美元。也就是说,加工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据了解,由于今年实行了新的出口退税制度,不少出口商纷纷投身加工贸易,令这项数据今年以来一直高速增长。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是,类似纺织品这样的行业由于全球取消配额而导致出口超速增长,也无形中抬高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顺差过大的潜在隐忧 外贸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急剧升高。这几年的外贸依存度数据依次是:2002年为51%,2003年为60%,2004年超过70%。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指出,中国经济目前的外贸依存度过高,GDP全靠外贸拉动,是中国经济一个潜在的隐忧。 但李雨时并不同意这一点。他认为,如果把中国GDP低估因素和加工贸易的因素考虑在内,中国外贸依存度至多在20%左右。这也是中国外贸界一个相当普遍的认识。有一个说法是:虽然200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破万亿美元大关,但如果不考虑加工贸易的因素,中国外贸实际是逆差。 但专家们称,高额贸易顺差带来的风险,正在放大:一方面,持续高额贸易顺差让中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带来了很大升值压力;另一方面,高顺差导致了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贸易顺差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话题,我们目前表态都非常谨慎。”商务部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例如,在中国目前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关于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国会为此提出的一项以“反补贴法”施压中国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已经于7月26日在美国众议院通过。商务部美大司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商务部目前正在密切关注此事,中国政府也已经向美方交涉相关情况。 外贸增长模式待变 “如果产业结构不调整,十年之内中国都会处于贸易摩擦高发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汉林说。目前看来,由于新的出口退税制度大幅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分摊比率,所以中国政府应该不会从整体上遏制外贸增长,商务部希望看到的是通过转变外贸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来控制局面。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商务部目前把调整的注意力放在“量多价低”的产业上,如纺织品及一些附加值低的机电产品等等,这些产品在如今中国外贸出口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认为,目前最可行也最容易为企业所接受的调控方法是改变一些行业的出口退税率。 而李雨时认为,国内内需不足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政府如果想着手扩大进口、缩小顺差缺口,短期内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调整宏观调控政策转向以启动内需。他乐观表示,如今已经看到了一些相关的迹象,显示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已经开始松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