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山东经济步步逼近广东 中国资本流向悄然北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7:52 中国经营报

  记者 刘晓午

  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代表,浙江和广东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下游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两省的企业亏损面上升,盈利能力下降。与浙江和广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东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

  “上半年公司车流量增长较快,因而山东基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基建)业绩不错,我们预测下半年车流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山东基建的证券事务代表赵晓玲并不担心公司受宏观经济紧缩而利润下降。山东基建是山东省惟一一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上半年主营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36%。赵晓玲似乎没有意识到车流量的增多来源于本省经济的强劲增长。显然,山东基建上半年业绩强劲增长只是山东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缩影。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显示,上半年山东全省GDP达到8490亿元,以15.4%的增速排名第二。

  山东成为新增长点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9.5%的速度出乎不少经济学家意料,因为此前经济变冷,投资放缓之说已在学界占据主流。在国家统计局半年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给出了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一些先行指标,比方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幅度和固定资产投资施工在建项目的总投资来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3%,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4%。”

  这一数字对广东和浙江等省市来讲,几乎难以置信。在半年经济形势发布会前,全国人大财经委有关专家对浙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今年以来浙江经济投资和经济增长大幅放慢。与浙江和广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东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

  在GDP增速上,上半年山东、江苏、广东、浙江和上海分别为15.4%、14.5%、12.6%、12%和10.3%,更大的差别表现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分别是36%、29.4%、17.2%、18.2%和10.4%。在五个省市中,山东就GDP总量而言,以8490亿元落后于广东的8902亿元,排名第二;但从上半年GDP和投资增速来看,山东的风头盖过其他四省市。

  山东赶超广东,成为第一经济大省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来自山东省统计局的信息显示,自4月以来,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已经超过广东,居全国第一位。在山东历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赶超广东成为一个情结,山东省的决策者们也许没有想到,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山东竟然如此迅猛。

  工业投资带动了山东上半年经济增长。上半年山东全省工业投资完成3147.6亿元,增长52.7%,占全省投资的63.6%。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长基本超过50%。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山东上半年经济增长得益于强大的投资支撑,这一轮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新开工的重化工业,如钢铁和水泥等产业,而山东在前几年重化工业体系已经比较完备,受调控影响不大。相反,山东能源矿产丰富,在上游原材料产业的投资上,国家给予了较大的支持。所以山东许多大项目能够顺利开工投产,拉动经济增长。”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赵晓说。

  浙江、广东何以增长乏力

  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代表,浙江和广东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下游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两省的企业亏损面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山东、江苏、广东和浙江四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910亿元、609亿元、622亿元、425亿元,而利润增速分别为47.2%、23.9%、4.4%和1.9%。广东工业企业利润落后江苏接近300亿元,同比增长不到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

  浙江的企业利润下滑更为明显,前5个月浙江工业企业利润下降0.7%,只是由于6月份利润大幅增长才使得上半年利润增速转负为正,列全国第24位。上半年浙江企业亏损达54.5亿元,为去年全年亏损总额的1.2倍。一向以温州模式而著称的浙江民营经济提前进入通缩。

  浙江省统计局把原因归结为两点:工业生产成本上升和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社会资金供应趋于紧张,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出现了困难,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和效益的增长水平。”

  央行的信贷紧缩政策对于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资金供应趋于紧张,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增大,再度出现了三角债,甚至四角债和多角债,导致企业资金周转放慢,资金营运效率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浙江统计局如此总结。

  广东省统计局认为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是企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广东省历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省,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不大。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原材料、燃料企业销售收入479.80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3.2%;下游主要行业销售收入9530.55亿元,占63.3%。明显可以看出,广东原材料、燃料厂商获益的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下游厂商的利润受到挤压。

  “浙江和广东两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大省上半年经济增长差强人意,从短期因素来看,上半年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包括投资减少等方面。从长期因素看,广东、浙江由于早前高速发展,目前遇到资源紧张、生产要素成本抬高的经济结构调整瓶颈,增速必然放缓。浙江和广东增长速度比山东慢是不是一个趋势?现在不能作判断。”赵晓说。

  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新变

  中国区域经济的变化不仅在于山东成为第一工业大省,在山东经济突飞猛进的背后,是环渤海区域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的崛起。除山东外,渤海区域中的天津、辽宁也成为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明星省市。天津、辽宁分别以14.5%、12.8%的GDP增速紧随山东之后,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六位,其中辽宁创出10年来同期增长最好水平。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众多企业面临利润下滑的通缩局面下,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令人刮目相看。

  从广东、浙江和山东所处的经济区域来看,正好代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专家认为,广东和浙江经济增长变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正在悄然从南向北转移。“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发展了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长三角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转移。现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模式比较成型,但土地和人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而环渤海区域正好拥有这两个要素优势,投资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是一个长期必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室主任魏后凯研究员说。

  2006年我国将颁布实施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发布的前一年,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之强劲引人注目。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既符合资本由南向北转移的经济规律,同时也暗含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环渤海区域的偏爱,最明显的莫过于正在进行编制的十一五区域发展规划。

  早在2004年底,温家宝总理在给全国政协一项尽快规划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议做出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结合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和长远规划予以统筹研究”。在今年两会的天津代表团会议上,温总理指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不仅关系天津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随后,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等相关部委对滨海新区进行了调研,从国家层次上确定了滨海新区的总体规划。据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参与“十一五”规划的专家透露,一个以滨海新区为支点,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的区域规划已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由此,环渤海区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将被改写。


  爱问(iAsk.com)山东经济 相关网页约4,113,843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