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第一财团中瑞延期付款事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9日 18:0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邹光祥 北京报道

  诞生未满一年,有中国民营第一财团之称的中瑞财团被推至风尖浪口。

  事情发端于原本应在5月8日交纳的一笔数额为3.84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尽管随后温州市政府允许中瑞可以延期至7月8日交款。

  从成立之初具有可以调动百亿资金能力到延期支付3.84亿元,外界由此疑惑,受到政策等诸多因素制约的中瑞财团未来之路充满变数。

  延期支付

  5月8日,五一长假后的第一天,这一天是中瑞财团“中瑞·曼哈顿”项目二期土地款交纳的法定日。因温州市财政局的财政专户没有收到中瑞汇出的款项,中瑞财团收到了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出的催款通知。

  温州市国土资源局用地处的官员称,催款后又延期的做法,估计是基于当前房产形势下温州经济发展的通盘考虑。据悉,当地政府即将再次拿出7块土地进入招投标程序,而对中瑞财团催交可能会挫伤其它竞拍者的积极性。

  不过,中瑞给出了自己的理由。5月24日,中瑞董事、温州国光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孙国敬表示,延期付款的原因是已经支付了25%的土地款尚未拿到土地证,另外还牵涉拆迁安置问题。

  对孙国敬所说的原因,温州市国土资源局表示“没有听说”,市长的批示上也未提及。按当地媒体人士的说法,中瑞所说的两个理由并不存在,是中瑞在找借口。

  “真实的原因是中瑞的资金链出了问题。”当地人士指出,曼哈顿项目所需资金庞大,目前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极小,而内部优先认购又被叫停。按照当初招标协议,中瑞将在今年9月8日前交清余下的50%房款,除非当地政府另有特别的优惠政策。否则中瑞难以摆脱资金紧张的局面。即使在7月8日前如期支付了3.84亿元,但后续资金依然会考验着中瑞。

  在缺乏更多地融资路径之后,中瑞想到了房产信托。据了解,中瑞财团首期信托计划规模为4亿元,以其招投标所得地块为抵押,信托的存续期为15个月。

  对中瑞正在进行中的信托计划,记者未能获得其募集资金的真实情况。中瑞方面表示,目前信托计划正顺利推进。“对于中瑞来说,9个股东都是温州当地的龙头企业,拿出100亿元资金的确不成问题。”对外界担忧中瑞后续资金问题,孙国敬详细解构了其资金的来源:中瑞股东出资6亿到7亿元,信托和贷款解决6亿至7亿元,其他的由购房者支付,“到时候我们股东再追加几亿元就可以了。”

  高价拍地

  2004年6月中瑞财团成立,当时正值温州炒房团席卷大江南北的非议时期,中瑞财团以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兼神力集团董事长郑胜涛为法人代表,联合温州九家行业龙头企业均摊出资成立。中瑞财团也是中国第一家以“财团”命名的企业。

  新闻发布会上,中瑞财团直言以“资本为核心”,意欲进军令人敏感的金融领域,并公开宣称可以调动100亿资金。

  其后,中瑞却突然从金融领域转身房地产业。当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尹中立质疑:温州财团会不会是更大的炒房团?

  2004年11月8日,中瑞财团在温州江滨路造船厂的土地拍卖会上,以15.3333亿元夺得标的,比7.7亿元的招标起始价高出近1倍,刷新了温州国有土地出让的成交价纪录。

  据业内人士根据规划建筑面积的计算,房价普通建筑成本将在每平方米1.2万元人民币以上。对温州这样的中等城市来说,这个成本无疑创出了历史新高。

  近年来温州的房价在泡沫声中一再突破人们的心理底线,并高居同等城市榜首。数据显示,温州大型企业集团,60%以上不同程度地涉足房地产业。而中瑞向地产的转身正值拐点,以天价夺标之后,国家对地产宏观调控接踵而至:慎贷、加息、期房限转、房产交易营业税规定,中瑞项目因运作资金、市场信心所困苦苦潜行。

  在出现土地款延期支付后,中瑞的股东们都出奇一致地保持缄默。记者辗转联系上中瑞董事长郑胜涛,郑婉拒了采访。中瑞新闻发言人、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的手机一直处在关机状态。

  先天缺陷?

  中瑞的问题或许不是缺钱,而是其体制和股权结构。

  中瑞九个股东均分股权,如此结构显然难有高效决策与有效激励。“由于股权、利润都是非常平均,于是就有股东想方设法将财团业务拉到自己公司,比如项目和人才,财团讨论未通过的往往被抢到他们的公司”, 有当地人士说。

  在尹中立看来,海外财团一般是由极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的巨大银行和巨大企业结合而成的垄断集团,如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它们通常是以家族资本为纽带自发形成的,“不可能靠外部力量凝合而成”。

  真正的财团其内部不仅是统一的产权关系,而且还可以进行完整的资金运作,所有资金都可以在财团内部充分流通。与此相比,中瑞、中驰这样的财团,其成员容易各自为战,很难在产权和资金运作上有整体的分配,与“财团”实际上有距离。

  现在,中瑞有意回避“财团”等敏感字眼。对中瑞财团未来的走向,郑胜涛在与记者简短的电话交谈中表示,中瑞是否介入金融领域,主要是看两个条件,一是中瑞自身具不具备条件;二是看监管部门的态度与政策。

  对中瑞、中驰等民营财团,温州当地政府和银监部门则心态复杂。温州市银监局的陈俊表示,不排除将来,通过一定的手续,让中瑞进入到金融领域来。

  这一点,中瑞们似乎正看到希望。5月25日,央行在其发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首次对“民间融资”正名,称“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减轻了中小民营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转移和分散了银行的信贷风险”。该《报告》建议要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融资的有关政策。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瑞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