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行业动态 > 聚焦人民币理财 > 正文
 

银监会整肃人民币理财 防止银行打高息揽储之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9日 17:5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程志云 北京报道

  人民币理财在经历了短时间的沉寂后,再度呈爆发之势。然而就在此时,银监会向银行传递出了严加监管的政策信号。

  5月25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征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竞争还会再次陷入价格战吗?

  法令将出

  此次《暂行办法》讨论稿的重要命题就是要规范理财业务类型,防止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和无序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风险隐患。

  该《暂行办法》总共包括75条法律法规,涉及了理财产品的结构定义、具体收益风险分配以及销售中的捆绑存款等问题,均做出了细化的解释和要求。

  根据《暂行办法》讨论稿规定,今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业务资金管理主体、管理方式不同,将分为个人理财顾问服务和个人理财综合委托投资服务两种类型。其中银行操作顾问服务活动中,投资产生的收益与风险也完全由客户承担。而个人理财综合委托投资服务的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而这种所谓个人理财综合委托投资服务目前来讲就是指人民币理财。”农行一位人士指出。

  全面复苏

  与银监会紧急公布讨论稿相对应的是人民币理财卷土重来。而此前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和无序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风险。

  2004年以来,部分商业银行开始操作人民币理财业务,由于银行信用和相对定期存款较高的收益,人民币理财迅速发展起来。然而,少数银行也利用理财计划或产品进行变相高息揽储。

  今年3月17日人民银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至0.99%以后的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各家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纷纷退场。

  然而时隔不到一个月,人民币理财市场却再度回暖。

  4月中旬,光大银行率先推出一款名为“阳光理财A+计划”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紧随其后,中国银行在4月底也推出了新一期人民币理财产品。

  少数银行的牵头再度点燃了人民币理财的战火,交通、招商、民生、兴业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随后迅速跟进,再度推出自己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尽管由于预期管理办法的出台,不少银行宁愿再观望一段时间,但多数银行都认为人民币理财市场面临全面复苏。

  银行博弈

  在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一位资深人士的眼中,监管层此时发布讨论稿,传达了防止银行利用人民币理财大打高息揽储之战的信号。“实际上,这种现象非常明显,也非常无奈。而且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尤其不利。”该人士称。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人士认为,《暂行办法》讨论稿在信息披露方面对银行的要求太过严苛了,会将他们在业务方面的操作手法暴露的无遗。理财产品很容易被复制,这对他们很不利。

  一位交通银行人士却认为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对于各家银行而言,在竞争日益激烈、存款不断分流的情况下,人民币理财成为各银行留住存款资金的重要手段。产品的同质化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各家银行不可避免地陷入价格战。”

  为了避免类似的困境出现,银监会在此次《暂行办法》讨论稿中作出了相应的限制。银监会要求,在存款利率未实现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此外,商业银行不得承诺或变相承诺除保证收益以外的任何可获得收益,也不得将理财计划的销售与储蓄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或捆绑销售。

  然而,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指出,对于四大国有银行而言,他们长期持有大量债券,完全可以将自己的长债收益中分一杯羹给投资者,用来维护较高收益,从而树立较高收益的市场形象,再用回收的资金进行放贷,从而补偿债券收益上的“损失”。“伴随着银行号基金的起航,中小银行的压力很可能会越来越大。”该人士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理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