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否认升值传闻 海外少数人的猜测不能当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14:0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韩瑞芸 北京报道 “市场的气氛主要还是外部传导过来的。”针对近期有关人民币将于5月18日升值5%的传言,5月13日,周小川在参加《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5》发布会时予以了否认。他认为
“中国作为大国来讲,改革主要是出于内部的动力和压力。”他说,“按照内部改革的逻辑、内部行程和需要来设计,这是我国进行改革的所有出发点。不管税收也好,利率也好,汇率也好,都是按照这样的进程考虑的。” 周小川同时表示:“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也会非常注意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而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所长李扬也表示,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目前还不到时机。他的理由是:相关制度条件不完备,投机气氛非常强。 李扬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主要由资本项目管制改革、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三方面构成。而在目前,这三方面均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进。 首先,“人民币可兑换,至少机制已经形成了。比如CEPA以后,香港银行可以吸收人民币存款;国内的银联卡可以到韩国、泰国刷卡,在这些国家实现局部可兑换”。 李扬说,上述可兑换措施可以缓冲由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突然调整所带来的问题。“这一段时间货币可兑换的实践以及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广泛的使用,使将来汇率调整所产生的震动大大减轻了。回想一下,一个重大的制度变化和调整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完成的。” 其次,汇率市场化也是改革的一部分。“当汇率更为弹性的时候,当局应该有手段调控它,而不能用行政手段。因为汇率涉及到国际关系,不能由谁说了算。”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很迫切。“商业银行是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需要一个正确的理念,一个很好的财务基础。还要建立有效的外汇市场。但事实上,所有这些措施,只是提供了汇率弹性化的技术。”李扬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完善技术手段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