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汇率乃苦口良药 为宝贵的人力资本找出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11:17 中国经营报 | ||||||||
过去两年的经验显示,无论是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各种国际压力,还是热钱冲击给央行货币操作带来的种种困难,都不足以成为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充分理由。在更侧重宏观思维的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眼中,具有更重大意义的问题在于国内经济结构的发展失衡,在于就业压力,在于宏观经济与社会的整体稳定,在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制度的调整只有与以上提出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安排相一致,才能
以下三个方面的“有利于”才是汇率调整的充分理由。 一是人民币汇率有助于纠正产业结构扭曲。 在放松价格管制、国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革、放松私人部门市场准入、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等一系列宏微观多层面激励机制改革的带动下,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十几年内成功地完成了市场化改革,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是,在能源生产、交通、卫生医疗、教育、金融等一些服务产业中,宏观层面与企业层面的改革还远没有完成。这些部门的运行效率低下与供给缺口已经成为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威胁。鉴于这些部门不同程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再加上相关利益集团的阻挠,解决这些部门的发展问题需要较长时间。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调整会抬高这些非贸易部门产品相对于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在更有利的价格激励下,有助于吸引资源从制造业流向这些供给存在缺口的相关服务产业。人民币汇率调整虽然难以根本解决国有垄断性质企业的长期发展问题,但是调整后的汇率对于解决短期内的供给不足不失为有力的激励因素。 二是人民币汇率调整有助于纠正当前投资与消费扭曲的局面。 某种程度上,消费与投资不和谐的增长源于经济供给面与需求面的脱节。需求方面,伴随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类产品在总体消费需求中占据的比重不断增加;供给方面,制造业增长飞快,一些关键部门的服务业却寸步难行。 面对消费需求的不足,过去我们总是从消费者身上想办法。现在看来,问题并不在于消费者的需求出了问题,而是经济结构存在问题,是经济增长中的短板一直在遏制消费的增长。调整人民币汇率,可以通过两种渠道缓解投资与消费扭曲的不断加重。首先,人民币汇率调整提高了居民以制造业产品衡量的实际收入水平,居民可以剩下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消费;其次,调整有助于改善服务业产品供给,填补以往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消费需求。 三是人民币汇率调整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就业质量,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政策当局一直对人民币汇率调整慎而又慎,关键原因即在于担心货币升值伤害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制造业。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再加上一系列政府的优惠政策,面对世界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中国赚钱很容易。但是,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也造就了低水平的不断重复。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低水平重复的结果,是中国产品越来越廉价,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是工人工资长期维持在温饱水平;是劳动生产率的停滞不前;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中国制造业最关键的任务。产业升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竞争,而货币升值则是最有挑战性的一道试题。相当一批经不住市场考验的低水平企业势必选择退出。 低水平重复的制造业带给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在星罗棋布的制造业加工工厂里面,吸引了中国最宝贵的18岁~30岁的年轻人力资源,而这些人力资源的大部分在工厂里基本得不到任何教育、技能或者其他形式人力资本的积累。从少得可怜而且长期内维持不变的工资可以看出,他们比起农田里抡锄头的农民也强不了太多。这样的就业对于即将迈入老龄化的中国来说,是比任何其他物质资源浪费都更加严重的浪费。 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前调整人民币汇率可谓一剂苦口良药,只有通过汇率调整催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更加平衡的发展,才能为这些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找到有助于他们可持续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出路。他们的出路,也是中国经济明天的出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