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庆问计财政预算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0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生科 罗小军 北京报道 财政转轨信号
虽然金人庆今年不需要在两会上做报告,但这位财政部长也没有闲着。3月4日上午,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召集了17个省市财政厅的人大代表和3个财政系统的政协委员,开了一个座谈会。 据本报了解,这次座谈会,按照原来的安排,本来是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请代表和委员对财政部的工作作风提提意见。“但是大家谈着谈着就谈到工作上去了。”与会的财政部预算司司长张弘力说。 综合与会人员的介绍,会上大家谈了很多问题,谈得最多的还是财政预算的会计核算制度。 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正是近年两会上代表委员每每谈论的要害问题。但仅此两项,改革远未完成。参照国际上的经验,一个完整的财政系统由几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预算、政府会计、政府报告、政府审计、国库、收支分类、统计、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等。 根据打造公共财政的改革目标,目前的财政预算改革显然还要往前推进。参会的上海一位政协委员就转述金人庆的话说,“财政预算制度,执行力和透明度都好了,但还有很多值得改进。” 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郑健龄倾向于认为,这场座谈会,是财政部释放出的一些改革信号。 会计核算争议 会议整整开了一个上午。大家轮流发言,但由于时间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轮到了这个机会。 当今各国政府,财政预算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收付实现制,一个是权责发生制。 我国政府预算主要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1997年6月25日,财政部出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所谓收付实现制,按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院刘尚希的解释,是说以实际发生的现金支付为基础。如一个单位有1亿元的年度预算,在收付实现制下,该单位在年度内有1亿元的现金支出权,超过了自然要说明,但是如果用不掉,剩下的也不能转到下一年度用。 “收付实现制下,即使用不了话,不用白不用,这导致了年终突击花钱。”全国政协委员郑健龄说。 收付实现制,不仅有此弊端,在地方财政厅厅长看来,还给地方财政预决算编制带来混乱。一个事例是,2003年广西财政年度决算都完成了,中央转移支付的钱才到位,当时的人大代表还以为是钱用不完。 “问题是年底,计委才下项目,中央年底才给我钱,或者明年才给我钱,我当然花不出去。”安徽省财政厅厅长朱玉明解释说。 在朱玉明看来,这种情况按权责发生制来操作就比较好——“发生了,就算你支出了”。因为权责发生制,是按权责发生的时点决定预算的收支:总的给了,今年没有用完,明年可以接着用,根据项目进度来用,不管是否发生现金收支。 “都有优缺点。”会上有人提议说。最后达成的总的意见是,要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来“下药”。 本报就此问题采访了财政部预算司一位官员。该人士承认此前已经有类似声音,但是他明确地说,“权责发生制暂时实行不了。” 他认为,权责发生制是根据权责发生的时点来决定预算的收支。但我国财政预算现实是,当年有大量已列支而未支事项,如果用权责发生制,可能出现漏洞。 “权责发生制下,预算给你后,这种节余是虚假节余,但是这事还要办,真到了要办的事,做起来很复杂,不是一下子能办到的。” 该人士还谈到此间的一个危险倾向:资金都列支后,单位容易沉淀了大量资金,有可能造成资金挪用做别的事。 记者就此征询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原上海市财政局分管预算的副局长程静萍的意见。程从人大代表审议的角度,给出了否定性倾向的看法:“现在实收实付制,代表都看不懂,权责发生制更容易让代表糊涂。” 不过,财政部预算司司长张弘力说:“权责发生制,在总预算会计里面可以考虑实行。” 财政部门改革超前? 虽然只有一个上午的座谈,但代表委员们意犹未尽。全国政协委员郑健龄说,“全部谈开来,一天一夜都谈不完。”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预算改革下一步的改革计划是会计科目的体系变化,会计核算体系还不是当前改革的重点。 而地方财政厅厅长们之所以着眼于改革政府会计核算,这里面潜藏着这样一层逻辑关系,就是财政部门编好预算后,预算报告跟各预算单位脱节。 一位省财政厅厅长举例说,他们一般从3月到12月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草案,预算做好后,拿到人大财经委审核,审核过后,拿到省委省政府。“但没过两三天,很多部门,如发改委就提出一个计划要钱,而这些钱不在已经上报的预算方案里头。” 这位财政厅厅长很无奈地说,“但我的钱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如果我先预留一笔钱,那么人大就要问我们,你们留一笔钱干什么呀,是不是要滥用职权,是不是财政厅自己要用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门并不是都能在预算编制期间把预算计划都报上来,下一年不可预见的事情,往往没有申报。 另外,根据一位地方财政厅厅长的叙述,地方财政部门在分配财政资金时,还受到部门的牵制。 “我们的预算报告没有说明把钱花到哪里,预算没有说明如何花钱,比如水利多少,三农多少,那个项目多少。在我们国家,预算要分到具体项目,还要经过计划委员会和农委等很多部门,所以财政部门说不好钱该花到哪里,也说不清楚的。”上述人士透露说。 而细化、明晰的项目预算,正是人大代表审议财政预算时所要求的。在审议今年的全国人大预算报告时,一位财政系统出身的人大代表就向本报指出,“有些重大项目表述不清。” 财政预算上的这些问题,不光是财政部门一家的事,财政部门只是综合矛盾的反映。在一位财政厅厅长看来,跟其他部门比起来,财政部门还算是改革超前了,其他部门改革没有跟上。 “我们建立了部门预算,细化预算,但是我们没有建起来好的预算管理,因为这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好。”上述人士说。 预算管理改革待推 不过,预算管理上的问题,情况也在改变。从2001年开始,财政部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试点。也是从这时开始,财政部才设立了国库司。 国库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库对财政资金的现金管理;二是国库及时提供准确的预算执行报告。 根据财政部国库司有关人员的介绍,我国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以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财政资金的缴拨方式以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作为过渡,我国的国库管理制度还不能做到只保留一个国库单一帐户,而是设立了五类帐户,分别是: 第一、国库单一帐户;第二、财政部门的零余额帐户以及相应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帐户;第三、小额资金帐户;第四、预算外专户;第五、特设过渡性专户。 “趋势是逐步地以国库单一帐户来保留和核算所有的财政性资金。”财政部国库司上述人士说。 经过四年时间的试点和摸索,2005年开始,国库集中收付在中央和地方全面推行。 五类帐户的改革方案,显然是财政部协调各方利益的一个折衷方案。而目前的预算执行,预算上的硬约束,除了财政部门,还要部门的自觉执行,“特别是单位首长自觉执行”,财政部一位人士说。 上述人士谈到了要完善监督体系的问题——“监督体系要发挥作用才行,而监督体系应该是全方位的,不是单单财政部某个部门,审计机关、单位首长要自觉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