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臣有惩没奖 宁高宁算是升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 09:5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生科 杨 磊 特约记者 罗绮萍
“有惩没奖”? 2004年12月28日下午,中组部和国资委官员来到了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北京总部,宣布董事长周明臣退休。 “周总是因为到了年龄正常退休。”中粮集团公关新闻部李明华说。 国资委60岁大限的规定,周明臣也无法绕过。周打下的一片基业,将交由年轻人来完成——中央决定,46岁的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宁高宁接替周的位子。 比周早几个月退下来的中外运集团原董事长罗定富,是周明臣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也是在63岁退的休。当记者把周明臣退下来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追问:宣布了吗,宣布了吗?记者答曰,宣布了。 罗无语。记者再追问,罗还是淡淡的那句话:“有惩没奖。” 罗的潜台词似乎是,180多家中央企业里面,周明臣、罗定富等人所在的中粮、中外运都是做得比较好的企业。 周明臣要退休,在中粮内部不是个秘密,因为1941年出生的周明臣早就属于“超期服役”。2004年8月份,周明臣在公开场合就说过,“如果需要我离开,我可以在3天之内把所有工作交接得干干净净,办完所有交接手续。” 但是,中粮内部曾经有个说法,周将在2004年底到2005年6月之间的某一时间因年龄问题退休。 “之所以是2005年6月左右退休,是因为到时候中粮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国际?0506.hk?将会公开报表。按照中粮目前的形势,那时候的报表应该非常漂亮。那时周将处于事业巅峰、‘功成名就’之时。”中粮集团粮谷贸易部一个工作人员说。 但2004年12月28日,周就已经退休。这跟大家普遍估计的明显不同。 负责中粮集团网站维护的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描述了当天的一个细节。当日上午,他将有关周明臣入选2004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的稿件挂上网页。 此前周明臣每天上班都会打开他们网站看有关中粮的新闻,当看到有自己的文章的时候,还会很仔细地看看。但是“当周明臣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细看就说‘这样子不好吧’——不知道是说把他的消息放在头条还是说宣传他不好,总之他似乎并不开心,或者说他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周明臣的三件事 周明臣在中粮12年,把中粮带入世界500强。周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赫功名,概略说之,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件是实现了中粮的战略转型,把一个单一的老外贸企业转变为贸易加工一体化的企业(在国资委2004年12月初公布的第一批央企主业里面,中粮确定了四大核心主业,分别为食品加工、粮油贸易、粮油期货与金融服务、酒店房地产业);二就是在香港借壳上市以及后来的到香港整体上市乃至鹏利国际的私有化;三是中粮集团层面上的股权多元化后在国内整体上市。 细究之,周的每次重大举措,都契合了当时中国的改革环境。如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发展方向,有了中粮的战略转型和内部变革;十五大后,中央对国企改革思路是战略性重组,周明臣适时推动中粮香港整体上市计划;十六大,中央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周又率先在中央企业里面提出产权多元化。 周是这些改革政策的坚定执行者。但是周的独特魅力在于,他能在体制和文化的夹缝中一如既往地演绎他的商业精神:比如鹏利国际私有化时,不经主管领导批准“先斩后奏”;59岁时候还伤筋动骨地启动了中粮的重组上市计划;63岁时还推动股份制改革。 但是,周明臣纵横捭阖的行事风格还是遇到了“天花板”——国企老帅60岁退休的行规。 周卸任后,有接近他的人说,他最遗憾的是中粮股份制改革没有完成。此前,周明臣在接受本报采访透露说,中粮有意引进战略投资者,欲出售三成股份给战略合作伙伴。而中粮内部也有说法是,如果周能继续干下去,员工持股等规划应该会实施。 由此也有了另外一个说法,说周明臣年纪虽已经到线,但中粮当时面临着回国内A股上市的局面,周完成这个事情后才会退休。 但周明臣显然没有得到这个机会。国资委60岁大限,越来越表明其实没有多少回旋余地。 “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国资委时代了。”国资委一位人士提醒说。 根据国资委的有关资料,国资委组建以来,会同中组部考察了53户中央企业领导班子的后备人选;集中考察了101户中央企业领导班子,任免企业领导人员292人。 而紧随中粮的周明臣之后,有确切消息显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苗耕书因为年龄原因也退了下来。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中粮在周明臣手下显得“保守而稳健”,但也错失了一些比较好的机遇,国资委有位人士说,“周是一个厚道人,稳健而又谨慎”,但在现代企业中,这种做法显然不适合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往前迈进。 而周明臣在多个场合也表示出对中粮在500强内的地位的担忧。中粮在1995年第一次入选500强的时候,排名是第342名,2003年则掉到了415名(不过,2003年排名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非典的影响)。 宁高宁称“算是升职” 总的来说,中粮上下对周明臣的卸任还并不算很意外,倒是普遍对宁高宁来接班实感突然。 “曾经有一个说法,说周明臣退休后将会从中粮内部找人接任,但现在是空降,很让人意外。”中粮集团内部一位人士说。 2004年12月30日傍晚6时,华润集团原总经理、华润创业?0291.hk,下称华创?主席宁高宁透过媒体向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彼时,宁高宁在华创6名高管的簇拥下,步入华创香港会议室,宣布他实时离任华润及华创,转任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及中粮国际?0506.hk?董事长。 而宁高宁留出的位置,则由华创董事总经理宋林接任,宋林兼任华润集团总经理及华创主席。 宁高宁在记者会开始时面上有笑容,但在谈到其动向时,笑容逐渐隐去:“这次是国家的安排,也算是升职,公司会持续稳定地过渡,这次安排对于华润集团及华创的长远发展有好处。” 记者即时注意到“也算是升职”这个带点无奈的说法,追问宁高宁是否认为这次安排是对他“明升暗降”? “肯定不是。两家公司各有各的长处,中粮每年的营业额达1500亿元人民币,是国家主要的粮油食品的企业,也是中央直接管辖的53家重点企业之一,重要性很高,华润当然也是好公司,其实两家公司在级别上没有大分别,我从总经理变成董事长,应该是升职。”宁高宁说。 他续称:“华润的资产900多亿元人民币,中粮700亿左右,华润多约30%,但这不代表华润地位比中粮高,中粮日后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而宁高宁调职中粮的消息在2004年12月30日传出的时候,股票市场的反应略为负面,华创股价跌0.84%至11.8港元,中粮国际股价更跌2.26%至3.25元。 一名华创的高管对本报记者说,现年46岁的宁高宁,是53家重点企业的一把手中,年纪最轻的,有机会更上层楼。这名高管否认该次调动是因为宁高宁“犯了错误”,他说市场实在太多疑、太敏感。 而本报从国务院国资委一位人士处了解到,华润这几年的多元化跟国资委要求的央企突出主业显然旨趣甚远。 “国资委对华润的做法似乎不很感冒。特别是在铁本事件中,华润曾有过透过锡钢收购铁本的打算,后来被国资委叫停了。”国资委上述人士说。 而在2004年12月初国资委公布的49家第一批央企主业名单里面,并没有华润。 当被问及为什么在这一刻离开?宁高宁说:“这是迟早的事,关键是中粮的周明臣董事长要退休,国家选中了我接任,我可以选择不接受,但我想接受多些挑战,中粮本身也有很好的发展平台。” 他续称:“由我到美国读书起计,我在外面已20多年,在华润也18年,我希望到北京工作,并转换新公司。” 薪酬相差数千万 被问及在中粮的待遇与华润相比会否较低?宁高宁说:“都差不多,我在华创的一些认股权已变为股票,但我不会出售。”但他随后又说:“我已离职,我出售你们都不知道。”他一再要求记者不要问这些问题。 其实这正是国企老总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华润集团及中粮集团为中央企业,在薪酬改革之前,董事长的年薪应该都不会高,老总的收入最主要来自上市公司。华创作为恒指成分股,去年纯利达14.55亿港元,该公司是引入高层薪酬改革的中国企业之一,高管的薪酬加上认股权,可媲美其它盈利能力相类似的外国公司。 宁高宁在华润18年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他也得到丰厚回报。据华创在2004年12月24日公布收购华润万佳的通函中披露的最新资料,宁高宁持有163万股华创股份及两批合共450万股的认股权,行使价分别为7.19港元及7.17港元,以华创2004年12月30日收市价11.8元计算,股份的账面值达1923万港元,认股权的账面值达2077万港元,即宁高宁这方面的账面身家已达4000万港元。 另外华创的董事酬金颇丰厚,2002年最高薪的董事,酬金介乎1500万至1550万港元之间,2003年因为有认股权的关系,最高薪董事的酬金降至300至350万元,这名最高薪董事相信为宁高宁。 相对而言,周明臣在中粮国际的收入就较低。中粮在2002及2003年的最高薪董事?估计为周明臣?,年薪只介乎150万至200万港元,周明臣先后两次获授500万股及450万股认股权,行使价分别为1.368元及3.644元,500万股已分两次行使,假设他尚未出售,以2004年12月30日收市价3.25元计,账面值941万元,余下的450万股认股权由于行使价高于市价,故无账面值。 中粮、华润新时代 宁高宁的风格是大举并购,业务多元,而中粮在周明臣的带领下,稳健经营风格明显。宁氏进入,中粮将会有怎样的走向? 面对这个问题时宁高宁说:“这是一个管理层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多元化公司可以做得很好,他们的ROE?股本回报率?通常会较高,但业务单一的公司也有她的好处。” 此前周明臣也表示,中粮已由官商气息浓厚的传统国企,变成了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市场化公司,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影响公司业务、规划、战略和未来发展。 而国资委研究中心一位人士也说,“中粮的那种良好的组织架构,不太会因为周的退休而会给中粮有大的改变。” 不过,在这次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宁高宁则强调了华润的并构经验对中粮的嫁接作用。 中粮日后也会并购同业,我在华润的经验会用上。”宁说,“我昨日?2004年12月29日?刚去了中粮公司,现时说太多中粮的计划不大现实,但我知道这家公司很大,基础很好,我希望为新公司做多些资本市场的,希望用到我以前在华创的经验。” 而宁高宁之后的华润将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2004年12月30日起,接替宁高宁的宋林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华创的转型,我们的五年计划会继续,华创会继续成为一家多元化的控股公司,在中国现时很容易找到一家大型的基础建设公司,很容易找到一家大型的通讯公司,但不容易找到一家大型的综合企业,宁总建立的基础很好,付了很多心血,我相信新的领导层会坚持下去,继续这个方向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