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关注“民工荒” > 正文
 

《财经》杂志最新文章:民工荒 无言的警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00:10 《财经》杂志

  2004年广受关注的“民工荒”预告了对劳动力资源不计后果地掠夺式利用走向终结,而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是必须之举

  □本刊记者 赵小剑/文

  年关将至,从四川省来北京当建筑工的彝族小伙子啥玛叶前归心似箭。活已干完,他
还未拿到应得的1万元工钱。老板一拖再拖,不过答应在年底前一定如数付清。

  对于啥玛叶前来说,这个承诺已经比三年前的境况好了许多。2001年年关之际,因为老板断然拒绝支付两年来的2万元工资,啥玛叶前曾经在凛冽的寒风中爬上位于三环路某工地几十米高的塔吊,誓死讨薪。老板见状承诺马上付薪,没想到当他从塔吊上爬下来,迎接他的是一顿毒打。

  “这工实在是没有办法打了。”啥玛叶前告诉记者。在他的工棚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大通铺上并排睡着十几个弟兄。老板说:“人多挤在一起不冷!”

  而此时,北京地铁建设某工段段长陈连光非常着急。“工人们纷纷要走,新人又招不上来。”他所管辖的400人工段,至今还缺50人。

  在2004年开春从沿海蔓延至内地的“民工荒”中,建筑行业比起加工制造业来说劳动力储备还是相对充裕的。不过,从啥玛叶前和陈连光的经历中足以预见,加工制造业仅是“民工荒”的起点,如民工境遇仍不能得到改善,“民工荒”将随着产业链条继续延展开去。

  “民工潮”变成“民工荒”

  在中国现代社会学辞典上,“农民工”是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佣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按这个定义,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在2亿人以上;但通常所说的农民工,是指他们中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的那部分,2003年这个数字大约在9900万人左右。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大批农民从内地到沿海大城市打工,形成了大规模潮汐式的跨地区转移,被称作“民工潮”。壮观的“民工潮”记录下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向城市流动的轨迹与历程。

  然而,十几年之后,不知不觉间,“民工潮”消失了;2004年春节之后,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进入下半年,一些一贯是农民工输出地的内陆省份也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的现象。

  2004年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社保部”)派出课题组,兵分两路,分赴广东及福建、浙江进行“民工荒”调查,同时委托安徽、四川、江西湖南等几个劳动输出大省对本省劳务输出情况做出调查。

  在2004年9月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中,社保部认为,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广东现有的1900多万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该地区正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

  据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和一些专家估计,目前广东有近200万劳动力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缺口约40万;东莞最近对1.5万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企业进行调查,17%的企业表示有用工短缺,缺口近27万人。

  相关专题:

  关注民工荒

  《财经》杂志封面秀

《财经》杂志2004年11月15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财经观察
观点评述
沪深股市
香港股市
经济全局
公司与产业
评论·中国经济
评论·海外经济
追踪
市场与法治
商事.现场
商事.动态
资本与金融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民工荒新闻 全部技工荒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