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最新文章:民工荒 无言的警示(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00:10 《财经》杂志 | |||||||||||||||||||||||||||||||||||||||||||||||||||||||||||||||||
“40岁现象” 在研究“民工荒”现象的同时,一些学者们还概括出一种“40岁现象”。 所谓“40岁现象”,是指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压低用于农民工的各
有学者疾呼,“40岁现象”集中反映了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掠夺性使用。这种掠夺不仅是对农民工个体的透支,也是对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透支,其欠账要在未来由整个社会承担。“‘用之而不养之’,农村怎能成为城市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认为中国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更是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 社保部在2004年上半年对26个城市2000多家企业所做的调查表明,农民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9.8%。外地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重按地域分布依次为:珠江三角洲地区74%,闽东南地区71%,长江三角洲地区59%,环渤海地区49%,中西部地区43%。这项调查表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层最主要的力量。 在深圳,这个现象尤为突出。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的刘开明博士告诉《财经》,深圳从31万人的小渔村发展成今天1000多万人的大都市,其中外来人口800多万;这800万外来人口中,外来农业人口达到485万。在深圳几大企业中,宝成集团25万人,95%是农民工,富士康集团7万工人中有80%是农民工,比亚迪公司3万多人有65%是农民工。 另一方面,深圳的年财政收入由1979年的1721万元跃升到2003年的1024亿元,其中675亿元上交中央财政,深圳自己留下的349亿元,却很少有资金用于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刘开明说:“他们为这个城市创造了那么多财富,为什么不能得到一点回报?如果政府肯从349亿元中拿出49亿元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和职业培训,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否则由于恶劣的公共服务系统,大批农民工无法在深圳生活下来,‘民工荒’只会继续!”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虹也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只注重了一个外观的、硬件的城市化,而忽略了人的城市化。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制度安排和文化中城市对农村的歧视,造成了中国的国民分裂,一部分人能够享受到公民待遇,而另一部分人则不能。“这部分无法享受国民待遇的人最后选择了‘用脚投票’,这就是‘民工荒’的体制之因。”他说。 在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也在不同程度地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的选择余地加大,流向分散。很多过去珠三角、长三角的务工者转向江西、安徽等内陆中西部省份。比如深圳一家内衣厂在江西建立了一个新厂,计划招收6000名员工,尽管工资水平略低于广东,但民工在合计了收入与支出后大多选择在当地打工。 2004年这场被广泛关注的“民工荒”,是劳资博弈的结果。劳方开始获得有限的讨价还价能力,市场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它预告了对劳动力资源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利用走向终结,而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已是必须之举——这就是2004年“民工荒”无言的警示。■ 由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全国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本刊实习记者姚娜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专题: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