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传导可能断裂 央行货币政策面临新的挑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1:51 和讯网-财经时报 | |||||||||
有专业人士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面临两难,如果考虑到PPI终将向CPI传导,那么央行应钉住增幅过高的PPI,货币政策应以持续偏紧为主;但几乎接受采访的所有专家都预测,12月的CPI同比增幅将更低,照此看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应以偏松为宜,特别是应该增加货币投放量和信贷量 本报记者 定军
“尽管原材料价格仍在上涨,但我们的产品价格不能提高,否则无法卖出去,因此只能内部消化。”东莞玩具协会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东莞各种塑料玩具的原料,包括钢材、铜以及石油产品TVC,今年以来大幅持续上涨,比如钢材价格就涨了30%以上,但玩具产品价格却未见上涨,因此玩具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东莞玩具业的困境,正反映出各个产业的一个共同的严酷现实:那就是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下游产品价格依然不变,甚至下滑,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上、下游产品之间的价格传导,事实上存在断裂的可能。 统计显示,今年11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PPI)分别较同比上涨13.7%和8.1%,尽管涨幅分别比10月下降0.5和0.3个百分点,但该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却从上月同比增长4.3%回到2.8%,这引起业内人士的忧虑。 有专业人士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面临两难,从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看,如果考虑到PPI终将向CPI传导而未雨绸缪,央行就必须盯住PPI涨幅,因为PPI创出了1996年来的最高值,货币政策应以持续偏紧为主。但几乎接受采访的所有专家都预测,12月的CPI同比增幅将更低,照此看来,在CPI已经接近通缩边缘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应以偏松为宜,特别是应该增加货币和信贷投放量。 终端产品涨价几无可能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的人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洗涤用品,比如肥皂、洗衣粉,受上游产品油脂、碱、表面活性剂等价格猛涨的挤压,而零售终端产品价格未变,甚至下降的影响,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但洗涤用品利润仍在上升,这主要是企业内部消化了上游过高价格成本。 来自铸造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玩具行业等,与洗涤行业传达出类似的声音。即上游产品,比如原材料、能源、动力,无论如何涨价,但最终消费品仍难以提价,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降价。 统计资料表明,从最终消费品看,11月,除食品类产品价格大部分仍上涨外,衣着类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以及交通和通信类价格,都分别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6%。 统计也表明,目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只带来了与之直接相关的下游产品价格上涨,而终端产品价格变化不大。 比如,原油出厂价格11月比去年同月上涨45.3%,影响成品油中的汽油、煤油和柴油分别同比上涨26.8%、23.2%和28.6%。与原油价格相关的下游产品,比如聚苯乙烯、顺丁橡胶、涤纶长丝分别同比上涨44.4%、22.1%、15.3%。化肥中的尿素、硝酸铵、过硫酸氨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6.9%、28.4%、17.8%。但与之相关的最终产品涨幅不大。比如与化肥关系密切的农产品鲜菜价格,在11月同比下降14.4%。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专家夏斌撰文指出,PPI向CPI的传导效应可能出现与过去不同的重大变化。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其结果可能并不表现为中下游产品的涨价,而是企业盈利减少。最终需求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供略小于求的产品,则出现部分涨价;而最终需求产品供大于求的,由于中下游企业难以消化,价格信号难以传递,市场竞争加剧,经一段时间后企业间有可能出现“重新洗牌”。 国家统计局有报告指出,“上下游产品定价机制不一样,是影响价格传导滞缓的重要外因,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产品市场内部供求矛盾。目前国际市场中能源、原材料紧缺,产品供不应求,因而价格飚升;而对于中下游产品,全国仍然是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中下游多数制造业的实际产能都处于过剩的状态。” 但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周克瑜则认为,目前得出PPI向CPI传导出现断裂的结论,仍然较早。因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指数中并未考虑一些因素,比如住房,因此实际的CPI水平要高于目前公布的数字,PPI向CPI传导仍将继续,只不过不是很顺畅。 货币政策面临挑战 有专业人士指出,央行目前的货币政策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专家王召指出,目前看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偏紧,这导致11月的CPI数字很低。因此,要防止CPI继续走低,必须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 早在2003年年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专家夏斌就撰文指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为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和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均已出现明显问题,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近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与物价、就业增长等宏观目标的相关性日渐疏离。 也有专家表示,今年以来的物价涨势,反映出通胀表现为成本推动,而非需求推动。CPI自2003年以来的增长,主要是粮价反映出的食品增长,以及此后的石油等能源价格增长,但扣除这些因素之外的核心CPI价格涨幅不大,因此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控制信贷、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偏紧型防通胀政策,是有问题的。 央行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对于成本推动型的CPI上涨,理论上不宜立即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要看外部冲击能否自然消除。”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则认为,现在的货币投放和信贷偏紧,按现在的速度来看,时间长了,明年回到通缩将不可避免。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教授刘红忠则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全年CPI同比增幅在4%左右,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今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发挥了较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