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传导受阻 产能过剩导致新的行业重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 15:26 《财经时报》 | |||||||||
本报记者 定军 上游产品价格飞涨,下游产品价格微涨;投资品价格涨幅较大,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加大,生活资料价格不动;原材料价格狂涨,消费品价格变化不大,
作为居民终端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第三季度同比上长4.1%,但反映中国全面通胀指数——GDP缩减指数却达到了6.8%。 GDP缩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之间的系数。据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前三季度,中国名义GDP增长率为16.3%,实际GDP增长率为9.5%,两者之差达到6.8%,大大高于2003年全年2.2%的水平。 有专家称,作为衡量投资品和消费品全面通胀的指数——GDP缩减指数,没有和CPI指数一致,这说明中国的价格传导机制出了问题。 有专家警告称,如果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持续较快,终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企业产品的利润将变窄,产能过剩,最终有可能引发一些竞争性行业的新一轮重组。 竞争和需求导致价格传导受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专家冯飞指出,上游产品的价格所以没有传导到终端产品,主要是在中间环节受阻,市场竞争导致中游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是否会最终传导到下游产品,乃至CPI,说法不一。不过,中国人民银行11月17日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上游产品涨价,向下游产品传导的情况已经存在。 2002年11月份,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由负转正,至今已连续23个月保持正增长。2004年前三季度,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8%,“工业品出厂价格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通货膨胀已经从上游向下游传导”。 海通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吴淑琨也指出,从2002年开始的第一轮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传导到CPI已经完成。始于今年10月份开始的第二轮原材料上涨,通过企业商品,到最终消费品,传导到CPI,由于受到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影响,将受到传导时滞后变长,传递效应递减的影响。一般情况,过去的这种传导完成需要6-8个月,现在上升到8-12个月。 产能过剩导致新的行业重组 专家表示,如果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最终不能向下游传导,一些竞争日趋较为激烈和充分的行业,在大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新的行业重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中,反映上游产品的采掘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与反映中下游产品的加工工业产品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事实上,受上游产品成本上涨的冲击,一些企业已经难以生存下去。汽车业过去利润很高,近两年的洗牌出现,已经反映出一些问题。统计显示,全国轿车库存过剩严重,产量持续减少。10月份,全国共生产轿车14.4万辆,同比下降14.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认为,价格传导不一定会反映成一种价格传导到另一种价格,而是有可能反映成各种产业投资的变化,比如减停产维持价格和导致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