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宏观调控中如何实现满盘皆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07:50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东方 余庆华 在全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形势下,江苏怎样才能实现“满盘皆活”的好局?日前,在江苏省发改委主任会议期间,记者就该省的宏观调控、投资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编制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框架思路,采访了省发改委主任钱志新。
“3个三”力推GDP增长13% 钱志新主任在对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运行的特点进行点评时称,总体上可归纳为“3个三”,即:“三个提高、三个继续、三个回落”。三个提高中,一是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今年以来,该省进一步贯彻八项农业政策,粮食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夏熟农产品总产量达807万吨,水稻种植面积达3200万亩,比去年增加了40万亩。二是消费需求增幅明显提高。该省社会消费总额达2653亿元,增长16.9%,增幅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农村的消费出现了启动迹象,农村的市场平均总额增长了l4.2%。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全省财政预算收入已达657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的最低利润达576亿元,增长4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40元,增长12.7%,出现了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好势头。 三个继续中,一是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达到4048亿元,增长23.3%。二是开放型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从1至7月份的统计数据看,外贸进出口总额为913亿美元,同比增长59.7%。三是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到7月底,全省私企达到39.8万户,比年初增长5.5万户,注册资金达到4765亿元,比年初新增1822亿元,个私经济差额的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已达31%。 三个回落则表现为:投资增幅从高位回落,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了37.1%。与此同时,信贷投放以及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有所回落。 钱志新预测,今年该省的GDP有望增长13%以上。 “五更加”力促三大转变 四季度是江苏省经济工作决战当年,准备明年的关键。面对新一轮宏观调控,结合江苏经济运行情况,钱志新认为,应当以“五个更加”开路,力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钱志新说,应当在加强总量调控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在实施部分行业机械性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在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在努力缓解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改革来解决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在谈到力求破解宏观调控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时,钱志新说,应把重点放到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转变上来:首先,经济的增长要从依靠规模扩大转到结构优化的轨道上来。因为,目前江苏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这实际上是结构性的增长阶段,如果结构不调整不优化,再大的规模迟早都会停滞不前直至萎缩。其次,要对存量资产实行兼并重组和技术升级,从外延的扩张转到内涵的提升上来。再次,提高产业集中度,由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如果抓住宏观调整的契机,做到了这三个转变,就可以说江苏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投资领域强化市场配置资源 对于宏观调控下投资领域该如何运作,钱志新快人快语:应当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能,这绝非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过程。因而要求方方面面都要关注专业性企业投资主体的建设、政府投资职能的建立、投资宏观调控的强化与改善以及投资监管的进一步加强。 “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文件精神,省发改委在投资体制改革中,相关权限能够下放给企业的,就给企业;不能给企业的,就尽量给市和县。一定要保留在省里的则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全力为各级服务。 投资体制改革中,既要重视投资项目的清理,也要抓紧完成后续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停建项目一定要真正停下来,土地要复耕,财产要保全;暂停整改的项目要补办土地、环保等审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要在土地、贷款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并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 “十一五”应关注七大问题 十一五期间,江苏着力解决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哪些?钱志新认为,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即: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统筹协调发展、强化富民政策、资源分配的支撑、体制的创新、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 钱志新告诉记者,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现在从规模上看已基本形成,关键是要解决提高产业附加值这一核心问题。因此,要把发展高科技含量、高加工深度的产业,发展低资源交换、低环境污染的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现代农业要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上作文章。商服业的转移主要是提高行业对GDP的比重及自身积累的比重。产业集中度应该搞出一些世界性的大企业集团、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要协调好城乡、企业、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关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重要产业带的建设。要考虑提高就业者的职业化地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形成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的结构,建立资本、人才、技术、产权、土地等要素市场。 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可靠的资源和环境支撑。要建立起科技产品创新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江苏要好好地研究如何“走出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