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天益探路基金分拆 降低净值缓和赎回压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07:54 证券日报 | |||||||||
净值偏高 赎回压力大 持续营销难 □ 本报记者 家路美 日前,富国天益(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分拆方案获批,触动了基金市场的敏感神经。据悉,不少拥有高净值基金的公司都打起了“分拆”的算盘,准备通过降低净值来缓和持有
21只基金比较贵 经过近期大涨,开放式基金的单位净值直线上升,不少稳定成长的基金净值偏高。截至6月30日,约21只开放式基金的单位净值超过1.60元,而此次推出分拆方案的富国天益价值单位净值为1.7418元。此外,还有一部分基金的单位净值在迅速向1.60元靠拢。 资料显示,目前单位净值居高不下的基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公司:一是广发公司,该公司有四只开放式基金步入“高处不胜寒”状态,其中,广发小盘(资讯 净值 论坛)成长(LOF)单位净值1.8456元,广发聚富(资讯 净值 论坛)1.7109元,广发聚丰股票型基金1.7008元,广发稳健(资讯 净值 论坛)增长1.7384元;二是易方达公司,该公司有三只开放式基金偏高,其中,易方达策略成长单位净值达1.8630元,易方达积极成长、易方达平稳增长都超过了1.60元;三是上投、国泰、景顺长城、华夏公司,这四家公司分别有两只基金入选。其中,上投摩根中国优势的单位净值更达到2.0149元,“降温”压力也因此格外地大。此外,华安、嘉实等公司也在体验着投资者的“恐高症”。 一位基金业人士表示,优质基金必然会呈现出净值持续上升现象,而现阶段大多数投资者比较倾向于申购“物美价廉”的基金,所以,优质基金也面临着赎回增加、持续营销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基金公司都只能选择降低基金净值,以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目前,部分拥有一只或数只高净值基金的公司正在考虑分拆事宜,并且其分拆方案已经较为成熟。 投资者反映各异 净值偏高对基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两年来,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04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每只25.21亿份降到2005年底的14.19亿份。2006年一季度,偏股型基金继续遭遇赎回风暴,赎回幅度超过50%的基金达17家,最高幅度则超过70%。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金净值上涨,投资者通过赎回来兑现盈利。 据悉,赎回风暴就是天益分拆的原因之一:成立并运作两年以来,富国天益累计净值超过1.93元,但基金规模却不断缩小,甚至一度回落到2亿份以下的资金规模。尽管期间申购不断,但远远不能抵消其赎回压力。其它一些基金也面临着类似情况。 对于由此触发的基金分拆,一些投资者表示理解。一位投资者表示,这些高价基金多数拥有良好的历史业绩和品牌优势,但他还是希望这些基金的价位低一些。如果这些基金进行了分拆,申购成本会相应降低,有助于投资者消除心理门槛并认购更多份额。此外,分拆还可以避免被迫分红对基金投资操作造成的冲击,提高绩优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但也有一部分投资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分拆损害了原持有人的利益等。 也许,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有待于市场这块试金石的检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