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货币市场基金 > 正文
 

流动性有硬伤可选投资品种受限 货币基金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09:46 证券时报

  □恒泰证券 薛刚

  2005年堪称是货币市场基金年。截至三季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2037亿份,已接近开放式基金总份额的一半,有25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成立了29只货币市场基金,目前还有长盛货币市场基金正在发行中。

  但下半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增速开始放缓,今年三季度没有成立新货币市场基金;同时,基金规模仅增加13%,近1/4的货币基金规模出现缩水。

  流动性存在“硬伤”

  在美国,

货币市场基金的赎回在正常交易时间都能实现T+0,资金能很快划转到客户银行账户。货币市场基金具有与银行活期存款一样便利的流动性,使得货币市场基金成为银行活期存款真正意义上的强有力竞争者。

  从国内现有的货币市场基金来看,除直销渠道以及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基金托管行能实现T+1外,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一般要T+2资金才能到账。这一流动性缺陷大大降低了货币市场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特别是当基金收益率与储蓄存款利率优势不明显时,将会严重阻碍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大幅扩张。

  收益率抑制需求

  准确地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注重收益的现金管理工具,投资者选择货币市场基金,绝不仅仅只看重其便利性,事实上,收益水平是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在成熟市场也概莫能外。

  在“紧信贷、宽货币”的货币政策调控下,三季度里央行票据连创新低,货币市场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也从6月30日的平均2.07%下降到了9月30日的1.90%,数只基金还跌破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80%(税后)。这种低收益率的状况抑制了投资者的需求,直接导致了3季度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增速放缓。

  营销制约持续销售

  作为无可撼动的基金第一销售力量,银行与基金的关系用“粥少僧多”形容一点不为之过,此外,出于对货币市场基金分流银行存款的担忧,银行系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扩张还有“特殊”的警惕。银行对货币市场基金持续销售更多的是被动"迎合"投资者的市场需求,而没有自动自发的积极性。这样,在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下跌投资者需求被抑制的前提下,货币市场基金的“滞长”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券商渠道来说,销售基金是一个低风险甚至可以说是无风险业务,券商能够在销售中获得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为客户提供综合

理财服务。但由于代销货币市场基金券商综合收益相当低,因而券商也没有很大动力深入挖掘存量客户,因而销售更多是以防御性的被动销售来完成,当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大幅降低时,券商代销的态度就趋于消极。

  可选投资品种受限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集中在银行存款、回购协议、央票和金融债。一方面表现在现阶段债券市场的短期品种供应不足,满足货币市场基金剩余期限的国债品种过少,虽然企业债中短期融资券自今年5月首次破冰,但迄今规模也仅1100亿元左右;另一方面表现在基金投资范围过窄,投资品种单一,亟需加速创新新的投资品种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