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中国人和中国式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 09:52 中华工商时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薛刚/文

  行为科学以科学方法对人类行为做有系统的研究,自1950年以来,对管理的助益,十分显著。不过,专门拿西方人的行为来研究,只能够明白西方人的行为,却很难了解中国人的所言所行,究竟有什么用意?

  许多朋友都承认,我们不需要刻意强调中国式管理,但是中国人的风土人情,却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国人的管理,丝毫不容忽视。大家都异口同声:“运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解决中国人的问题,的确事半功倍。”

  有些人则认为:人的行为大同小异,中国人和外国人说起来也差不多。这种看法很对,只是站在管理实务的立场,刚好和理论界重视“大同”部分相反,必须注重“小异”的部分。所以我们常常指称中国人如何如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人如此,西洋人相反”,而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这些方面,有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而是“多”或“少”,才不致陷入“二分法”的不利困境。

  还有一种常见的问题:“究竟中国人的定义是什么?”

  我们的态度,秉持孔子的立场:

  “凡是接受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依据而言行的人,不论其血统、出生地、国籍为何,都是中国人。”

  如果根本不重视中华文化,甚或鄙视中华文化,不依中华文化而行的人,在我们眼中,都不算是中国人。中国人当然可能产生若干偏差行为,违背中华文化,若是明白正道以后,回归原点,产生正当的行为,便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有些人对中国人怀有成见,以致一辈子不了解中国人的行为,因而也不明白中国式管理的真谛。有些人则自以为既然生为中国人,当然知道中国人的所言所行,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研讨中国人的行为。这两种“过”与“不及”的心态,正是今日众多中国人不明了中国人行为的基本原因。

  中国人行为,由于我们的包装哲学和西方人有很大的差异,很不容易依照西方的标准来考察和评估。当代中国人的毛病,事实上就是喜欢用西方的观点来观察中国人的行为,以致样样看不惯。但是内心深处,却又存在着某些中国人的牢不可破的观念。看的、想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逐渐增强今日中国人“嘴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办不到”的恶习。久而久之,口是而心非,形成言行不一致的习惯,更为不幸。

  我们希望能够把管理的道理,依据中国人的行为,切实付诸实施,并求其圆满而有效。希望更多的高明之士,来做这一方面的研究。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