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投资策略几乎朝令夕改 基金缘何沦为短线操作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08:42 中国证券报

  王威

  近期,大盘从9月20日的1223.56点开始调整,一路单边下挫,到10月28日的1080.87点,在本轮调整中,基金在资金分配上,短线投资的比重在加大,长线资金有向短线资金转化的迹象。基金第三季度的季报也反映了这一点,三季度基金重仓股的变动特征明显,对前期核心资产的减持成为主流,另外从近期基金重仓股的大幅回落及基金对一些热点板块的参与
,也可以看出基金长线资金在回撤,投资行为短期化趋势明显。不少基金经理在管理人报告中也明确主张波段操作,热衷于频繁进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是长线投资的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呢?我们认为基金长线资金投资行为短期化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因素。

  投资环境的客观制约

  我国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缺乏是导致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我国股票市场的最初定位是为国企解困,看重的是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把国有企业上市筹资作为首要任务,这样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已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平均盈利能力逐年下降,而且亏损面不断扩大,上市公司业绩普遍缺乏持续成长性,而公司行为短期化导致违规行为严重,如财务造假、大股东挪用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不正当的关联交易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期在

北京大学CCER金融论坛上表示,“目前在国内A股上市的1300多家公司中,只有约400家(三成)真正有投资价值”,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差,长期投资价值的缺乏导致投资者只好采用短线投资的策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在情理之中。

  长期投资组合工具与做空避险机制的短缺也是基金选择短线投资的一个原因。对于一个健康成长的资本市场而言,长期投资组合工具与做空避险机制是机构投资者制胜的法宝,机构运用长期投资组合工具与做空避险机制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以保证他们长期投资收益得到实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长期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而且缺乏可以用来分散风险的衍生工具市场,而股票市场的泡沫导致绩优公司也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长期投资组合工具与做空避险机制的短缺,使得投资者虽然有长期投资的意愿,但却不得不去进行短期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促进了基金“短期行为”泛滥。

  持有人压力使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加剧。我国投资基金从1998年才开始起步,到现在为止,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有45家,管理数量达161只,其中有封闭式基金54只,开放式基金有107只,基金资产规模总共有1400多亿元,单只封闭基金的资产规模最高只有30个亿,开放式基金的总规模与美国一个开放基金的规模相比,也只能算是“小不点”,基金资金量很小,抗风险能力差,基金管理者投资行为多半呈短期性。

  另外,近期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的趋势加剧与保险资金的两大投资新政策有关。一是逐步加大直接投资,到9月底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资金已达98.7亿元;二是逐步退出小基金、信誉差的基金。作为A股市场最大的实际投资人,保险公司这种战略转移无疑将对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基金不仅不能像往年一样得到增量资金加盟,反而因为保险资金的退出,不得不售股还钱,原来长期投资策略必定会因为资金缺口而有所改变,这样不得已将长期投资的股票转为短线持有,加速长期资金向短期投资转向。另外,不少机构投资者也都崇尚短线操作,热衷于做价差。其频繁的申购赎回行为加剧了基金的短线投资倾向。

  基金经理的三大局限

  基金经理投资理念有较大局限。从第三季度基金季报,我们可以感觉到基金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耐心,在选股思路上,缺乏前瞻性,没有长期投资思维,在行动上表现为投资策略“朝令夕改”。三季度季报显示,基金重仓股变化快,绝大多数是从行业的景气度来进行加仓与减仓,在中报的10大重仓股中有6只遭到了减持,军工、新能源、半导体和有线电视行业替代原先的传统型产业受到基金推崇。

  市场流传基金经理的一句投资名言“如果我还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那我毫不犹豫选择卖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验证了基金不注重长期投资,热衷博取短期价差的投资取向。而QFII在投资理念上却成熟得多,9月28日,瑞银集团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的眼光宣布以17亿元购入北京证券3亿股份,每股股价达5.56元,而我国证券市场的中信证券却鲜有基金投资,就中信证券与北京证券相比,无论从资产质量,市场占有率,还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北京证券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况且中信证券的股价现在还只有4.5元,难道这样的股票没有长期投资价值?答案也许是投资理念出了问题。

  基金有短期业绩考核压力。由于基金行业的竞争,每家投资基金每周要公布资产净值,基金评级机构对基金基本以净值增长率为核心进行评级排名,并且这种排名仅仅是净值的排名而未考虑风险因素,由此给各基金管理人很大的压力,这样基金经理迫于同类基金短期业绩考核排名的压力。不得不关注基金的短期业绩,注重短线收益率,关注自己重仓股的短期的涨跌,这样其投资必然受市场氛围的影响,也必然要动摇长期投资的理念,而基金为了短期业绩的考核而采用短视的投资策略,只能被动的被短期考核牵着鼻子走。

  基金经理过分追求高投资回报。我们从基金对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的态度,就能发现这一点,宝钢股份第三季度公布的季报显示,3季度基金大举减持,包括指数基金和其他股票性基金,国内基金为什么看空宝钢股份,因为第三季度钢铁行业毛利率水平降低,宝钢股份2005年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仅0.19元,平均毛利率水平从上半年的34%降为28%,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这样大部分基金经理就有“狼来了”的感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仔细计算一下,现在宝钢股份3.9元的价格,按宝钢股改中承诺每年有0.32元的分红,持有宝钢股份每年有8%左右的年收益率,基金却看不上,而坚持长期投资的QFII却心满意足,第三季度季报显示,QFII宝钢股份进行了大幅加仓,瑞银加仓4477万股变成12203万股成为宝钢股份的第二大股东,高盛公司加仓8947万股成为宝钢的第四大股东,摩根士丹利加仓788万股。每年8%的回报基金还嫌低,是不是要求太高了一点?另外像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等周期性龙头企业也因回报率没有预期的高而遭基金抛弃。

  我国投资基金本应是证券市场的定海神针,是“市场的稳定力量”,但从近期表现来看,与“市场稳定力量”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从资金逐利这一本性来说,基金坚持长期投资策略“买入持有”也好,还是短线介入选股“与时俱进”也好,他们均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均无可厚非,但利益有长期与短期之分,特别是在

股权分置改革的非常时期,我国的投资基金除了“逐利”这一最原始的目标之外,也许还要肩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在期盼管理层出台有利于长期投资的政策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我国的投资基金能从长远大局出发,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成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有信仰的机构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