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ETF启动 > 正文
 

上证50ETF蓄水池功能初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8:18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程林

  在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下降了近200点、自身单位净值缩水也超过10%的背景下,上证50(资讯 行情 论坛)ETF基金份额却从2月23日上市当日的59.4亿份已经稳步增长至目前超过80亿份,逆市上涨近40%,不可不谓之奇迹。

  全部来自于股票申购

  今年以来,我国不少新发基金出现份额开放后即大幅缩小的窘境,但上证50ETF(资讯 行情 论坛)的规模却在弱市中为基金市场增添了一丝光亮,华夏基金基金运作部副总经理张弘?对此表示,尽管大盘近期较为低迷,但ETF的组合投资功能却在弱市中得以展现,不少大的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利用ETF作为资产配置工具。

  据了解,在上证50ETF上市当天,即有QFII资金增仓ETF,而后,社保基金也开始投资于ETF,这些机构的相继介入使得ETF的规模便有了资金的支持。

  根据有关资料,2004年12月31日,上证50ETF的规模约为54亿,其后经过份额折算和上市后的短暂冲击,到2005年3月31日,份额增加到近65亿,而到5月中旬,其份额更是达到81.5亿。

  张弘?介绍说,上证50ETF规模的增加全部来自于客户的一篮子股票申购,根据50ETF的有关公告,在基金上市后,只接受一篮子股票申购和赎回,而且以100万份为起点单位。

  在初次发行时,上证50ETF的客户中50.74%是机构、49.26%是个人投资者,这是为了更大地做大基金规模和扩大影响,但在上市之后的以上安排意味着50ETF以后主要针对客户将是机构、而不是散户。

  ETF魅力渐显

  “由于是一篮子股票申购,这意味着机构必须以手中股票配以规定比例的其他股票,满足上证50ETF的具体比例要求,才能进行有效申购,这也说明在一段运作之后,这部分投资者对上证50ETF的认可。” 张弘?认为。

  而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部温秀娟认为,ETF的本质是一个跟踪上证50指数的产品,因此上证50成分股的价值走向也就决定了50ETF的前途,而上证50成分股集中了大量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一个相对稳健的大盘蓝筹股的组合。统计显示,上证50指数对上海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的覆盖率均达到25%,与上证综指的相关性达到97%,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代表性。同时,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占上海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60%,平均每股收益较市场平均高出38%。

  在市场风险意识比较强烈的弱市中,50ETF这种低风险的组合产品就成为机构资金的避风港。

  对于机构来说,若要介入其他开放式基金就可能需要出清手中仓位,先卖出股票再进行基金的申购,这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而对于持有上证50ETF成分股的机构来说,其可以运用一篮子股票申购ETF,其申购费率最高不超过0.5%,这样交易费率大为降低。

  根据国外的有关研究,投资者在弱市中对投资成本强烈关注,在市场下跌导致净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上证50ETF相对于其他基金品种来说,其管理费仅为0.5%,托管费仅为0.1%,远低于其他基金的水平,这种成本的优势也使得投资者的兴趣增加。

  而在份额稳步增长的同时,ETF的一个附加功能开始实现,那就是对市场类似于“蓄水池”的调和作用。近期部分开放式基金遭遇的赎回已经对部分基金重仓股造成冲击,但同样情况不会出现在ETF上,在遭遇份额赎回的时候,ETF基金不用卖出成分股、而是采取以一篮子股票形式去支付,这就相应避免了当基金份额遭遇剧烈变动时卖出重仓股对大盘的冲击;另外,若机构对手中上证50成分股不满的时候,也不用采取突发大举抛售的方式,其可以将之配以其他50成分股股票用以换取ETF份额,这同样避免了突发卖出股票对市场的不利影响。

  在上市三个月后,到2005年3月31日,50ETF已成为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以及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的最大流通股东,可以预料,在规模继续增长后,ETF将对目标范围内的蓝筹股建立更多仓位,其市场影响力将会在以后凸显出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50ETF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