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高度分工协作的“风险社会”,全然杜绝事故
发生是不可能的,但是也要区分,哪些是责任事故,哪些是偶然事件。
乙肝疫苗不能重蹈烂尾监管覆辙,须重新评估安全性。
地方部门“挤牙膏”般的发布“问题疫苗”数据,难免
引发公众的诸多不满与质疑。
成立于1988年8月,注册资本3.57亿人民币。1992年引进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项目。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10ug预填充乙肝疫苗
20ug预填充乙肝疫苗
60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12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康泰生物批号为C201207088 和 C201207090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使用。12月20日,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卫计委决定,暂停使用该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建三表示,公司已经在小鼠和豚鼠身上进行了26只安全性实验,均表现正常,“从目前的试验结果来说,还是安全的,在动物身上用成人剂量的疫苗,给小老鼠和豚鼠注射后,动物目前都健存”。
16日,疫苗生产企业康泰公司发出澄清公报称,致死原因缘于偶合症,与疫苗无关。湖南省疾控中心表示,婴儿死亡与疫苗有无关联,要等婴儿尸检结果出来,约需2个月。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巧合发病,与疫苗无关。
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调查小组已经进驻深圳康泰公司对疑似“疫苗致死”事件进行全面调查。但涉事批次疫苗流向和批次至今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