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胡鞍钢:促进区域协调凸显和谐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5:40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展是硬道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是硬道理。增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增长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凸显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中国国情研究的著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胡鞍钢曾经倾注大量精力于中国面临的区
域差距难题。

  胡鞍钢说,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大的人口规模,创造如此之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经历如此之广的社会变迁。

  同时,中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一项研究表明,31个省市自治区人均GDP美元值的相对差异系数要高于世界各国的相对差异系数。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使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中国如何走上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实际政策决策的难题。

  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形势快速变化的国家,经济增长收益无法在人群和地域间均等分布,市场自发的力量将导致发展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因此采取措施以遏制这种发展趋势十分必要。

  胡鞍钢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中国所面对的已经不是是否要加快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这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自己的发展道路,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即从追求GDP为中心或GDP挂帅的旧发展观转向以人为本、以十几亿人口共同富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并具体提出了区域政策的四个支柱:一是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还要增强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三是促进中部的崛起;四是东部沿海地区要率先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胡鞍钢说,从《建议》中可以看出,中央在创新发展观念的同时,也在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即减少发展代价,降低发展成本,提高发展效率,分享发展成果;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从不公平发展到公平发展,从不协调发展到协调发展,从不平衡发展到均衡发展,从不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建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胡鞍钢说,这正是创新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首先要深入本地的县情、市情和省情,搞清楚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其次,发展要有新思路。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尤其是如此,甘肃的发展思路和上海的不一样,广西的发展思路和广东的也不一样,广西的发展思路和别的省份当然也不会相同,所以各地都要提出适合自己地区的县情、市情、省情的发展思路。最后,各地区不必不分条件盲目与其他地区横向攀比,要与自己的历史纵向比较,这样比,愈比愈有信心,愈比愈有办法,愈比愈有创新。

  胡鞍钢还强调指出,进入21世纪,知识资源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优势资源;反之,知识发展水平落后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较发达地区,其关键的知识能力指标差距更大。

  因此,政府需要在西部等落后地区优先实施知识发展战略,优先扩大全民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提高知识资产和信息知识能力。(记者 张翼)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