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1992-2002年:两幅三角贸易拼图的巨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03:11 第一财经日报

  发达国家唯一的选择是调整经济结构,从发展金融产业等虚拟经济中找出路,让劳动者阶级从金融、贸易等服务产业的扩张中得到福利和就业机会,以及从大量进口廉价商品中获得实惠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建

  如果我们选取1992年作为起点年份,并与目前能拿到的2002年的数据作对照,就能勾勒出两幅北美、欧盟、东亚三角贸易拼图,通过这个贸易拼图,我们能看到这十年中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发生的变化。

  两幅贸易拼图

  就三地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而言,1992年,欧盟为45.9%,北美16.6%,东亚24.6%,合计87.1%,其他国家占12.9%。2002年,欧盟40.6%,北美18.0%,东亚26.1%,合计84.7%,其他国家占15.3%。

  十年间,三大区域的贸易比重格局似乎变化并不大,但贸易差额的结构流向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先看第一幅三大经济体间的贸易差额拼图:

  1992年,欧盟对美国和东亚为双逆差,分别为58亿和620亿美元;美国对欧盟是顺差,对东亚有510亿美元逆差,是一顺一逆;东亚对欧盟和美国是双向顺差,顺差总额1130亿美元。

  如果贸易差额代表各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则美国对欧盟保持竞争优势,东亚对美、欧都具竞争优势,只有欧盟对美国和东亚都居劣势。这时欧洲虽经济发达,但国家众多,企业难以成长为世界级大企业,在与美、日竞争中节节败退,这是推动欧盟进行经济与货币统一的最重要原因。

  我们再来看第二幅贸易差额拼图:

  到2002年,欧盟对美国转为顺差875亿美元,对亚洲为逆差970亿美元,是一顺一逆;美国双向逆差,对欧盟和东亚分别为875亿和2425亿美元;东亚对美、欧仍是双向顺差。

  十年的变化就是,美、欧换位,东亚顺差激增。欧盟对美贸易差额从逆到顺,并在十年中急剧扩大,这一是反映了欧盟经济整合的成功,而从另一方面看,也是美国已经走上了虚拟资本主义道路,主动放弃物质产业发展,主动吸纳来自欧洲物质产品的结果。

  拼图特点一:美国建立全球贸易赤字

  1992年,美国来自东亚地区的贸易逆差占当年全部贸易逆差67.8%,来自北美地区加拿大和

墨西哥的逆差占8.5%,其他则来自于南美诸国。

  而在2002 年美国5071 亿美元贸易逆差中,东亚比重下降到47.8%,欧盟已占了17.3%,加、墨两国则占了18%,说明美国的虚拟经济依靠东亚的单一支撑已经不可能继续生存与发展,还必须吸纳来自欧盟与北美地区的物质产品净剩余才行。

  拼图特点二:区域经济整合新趋势

  对1992年以来国际经贸的数字研究还说明,在区域间国际竞争力优势转换的同时,区域经济整合是一个更加明显的趋势。

  1992年以前,西欧国家内贸率(指对区内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与全部进出口贸易之比)长期停滞在60%以下,然而1991年冷战结束后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到欧元启动前的1999年达到61.8%,欧元启动5年后已急剧上升到80%。北美地区1992年美、加、墨内贸率为41%,到2002年已上升到46%。

  到目前,东亚地区还没有签署类似欧美的地区经济整合协议,但是整合速度也很快。1992年东亚内贸率为46%,1999年上升到50%,2002年已上升到54%,即前7年上升4个百分点,后3年又上升了4个百分点,按照这个速度,2005年可能将达58%。

  背后力量与未来趋势

  从拼图及其特点可以看到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动,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了这个大变局?这个力量今后将决定着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走向。

  二战前国际产业资本曾向殖民地国家大规模流动,并成为世界产业资本运动的主流。二战后产业资本则基本上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并导致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体系和南北国家间的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贸易体系,即“水平分工圈”与“垂直分工圈”。形成这种明显不同于二战前的国际经济贸易格局,有着深刻的时代经济与政治背景。

  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体系并不涵盖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落后以及冷战期间的政治因素。这构筑了南北经济间的巨大鸿沟,阻断了国际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通道,而结果是导致南北之间生产要素价格差距不断累积。

  冷战结束,南北国家间的政治与经济鸿沟被打破,几十倍的要素价格差出现在西方产业资本面前,资本的牟利性决定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要与南方国家的低价格要素相结合,形成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洪流。

  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是“幸福”的,但是对发达国家来说却是“痛苦”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资本转移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却由于产业外移,引起就业率下降、福利待遇减少等。

  发达国家一方面有国内中小产业资本和劳工的反抗,一方面有产业资本外移面临着产业日益“空心化”的困扰,唯一的选择是调整经济结构,从发展金融产业等虚拟经济中找出路,让劳动者阶级从金融、贸易等服务产业的扩张中得到福利和就业机会,以及从大量进口廉价商品中获得实惠。所以,国际产业资本的转移与发达国家相继走上虚拟资本主义道路,是当代不可改变的历史大趋势。

  美国目前已经自动走上了虚拟资本主义道路,其双逆差的存在有主动放弃物质生产的原因。

  而欧盟当初搞经济货币联盟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美、日的竞争优势,然而欧盟通过经济整合能提高对美、日的竞争优势,却无法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因此欧盟最终也将走上与美国相同的虚拟资本主义道路,把物质产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转向生产金融产品。(本报记者徐以升整理)

  特别声明:此稿件为第一财经日报授权新浪财经独家网络发布,如需转载请致电新浪财经,新浪财经保留此稿件的网络版权及法律追诉权,未经许可擅自转载者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