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股权转让背后不大可能是肖建华

2012年12月24日 09:29  作者:黄生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黄生[微博]

  肖建华是当年资本市场的一大枭雄,很神秘,但绝不是一个好的投资者,而是一个嗜血的野蛮人和阴谋家。但这次平安股权的买家绝对不是他,有人故意把水搞混。

  汇丰转让所持平安股权,泰国正大集团接手,然而背后一直被议论纷纷,说正大集团不具备资金实力,背后实际另有其人。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说正大集团受让平安股权的资金来源是国开行的1000亿授信额度;而近日又有媒体爆出其中三分之二的资金也就是约100亿来自肖建华,而肖建华的资金来自挪用其操控的城市商业银行,而且二十天后,这100亿资金又回到了城商行的账上。一时间,大家纷纷猜疑,平安股权转让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完全可以拍一部《疑案中的疑案》。

  肖建华是当年资本市场的一大枭雄,很神秘,但绝不是一个好的投资者,而是一个嗜血的野蛮人和阴谋家。但这次平安股权的买家绝对不是他,有人故意把水搞混,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该媒体的报道,明显存在巨大的逻辑漏洞。如果资金来自肖建华控制的国内城商行,那这些银行资金怎么能到境外去,如何短时间通过商务部、外管局的审批,这些资金又如何汇集到泰国正大集团在离岸群岛设立的子公司?因为接受平安股权转让的是泰国正大集团设立在英属维京群岛离岸中心的四个子公司。要知道我们国家是严格进行资本管制的国家,大额资本流出必须经过监管当局审批,否则无法流出境外,所以这就非常值得怀疑。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采取内保外贷的方式,就是国内银行开立保函,境外银行贷款。不管采取哪种内保外贷的方式,都不大可能,因为这几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可能都不到100亿,没有哪家银行敢为其开立这么大数额的保函,也不符合国内银行授信审批的风险控制制度。况且短短20天时间,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100亿资金就能来回转一圈,简直是奇迹,完全将国内的资本管制当做虚设。

  还有人说可以通过地下钱庄出去,这么大的金额,这么短的时间,境外一个来回,是不可能的,能操纵这么大金额短时间来回的地下钱庄在中国还没有,通过现金进出不可能,通过虚假贸易的增加值走,长期可以,短时间不可能,也很容易被监管机关查获。

  正是因为中国非常严格的资本管制,资本出入很不自由,如此重大的资金短时间国内外来回,是不可能的;同时通过内保外贷、地下钱庄等形式也走不通,所以可以肯定这些钱不可能来自肖建华操控的国内城市商业银行。

  然而媒体为什么会说是肖建华挪用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收购平安股权呢?一是可能该媒体金融素养较低,不懂国内金融制度尤其是资本管制制度;二是可能故意别有用心将水搞混,混淆视听,转移舆论的方向和焦点。

  对于第一个原因大家好理解。为什么说第二个原因呢?因为肖建华和明天系本身就是媒体夸张杜撰出来的一个虚拟资本王国,称其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少数股权,然后控制上市公司,挪用其资金,掏空上市公司,通过这一手法直接和间接控制十几家上市公司。实际上做过并购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通过收购少数股权就控制上市公司本身就很难,更何况挪用其资金、掏空上市公司就更难,这完全是忽视监管层的作用,同时是不把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当一回事,因为地方政府对所在地的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对于外来的收购者如果发现其挪用、掏空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地方政府严厉的打击。这种手法能收购到一家上市公司就不容易,还能收购到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而且这么多的上市公司还乖乖的让其挪用资金、掏空资产,这太荒谬。

  实际上肖建华本身和明天系都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媒体一直故意营造一个神秘人肖建华的形象,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然后将资本市场发生的重大罪恶都往肖建华和明天系身上推,屎盆子往其身上扣,总之找到了一个虚拟人来承担罪过,然后转移舆论的焦点和对象,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这次平安股权转让也不例外。

  (本文作者系职业投资人)

  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请勿转载。

  (本文作者介绍:职业投资人,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擅长在安全边际前提下对物超所值的股权及债权进行投资、并购。)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