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需关注的小概率事件

2013年06月19日 18:13  作者:魏凤春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魏凤春[微博][微博]

  趋紧的金融监管导致5月末以来银行间资金面骤紧,再叠加QE退出预期潮涨潮落,已然使得国内资本市场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

  2012财年,摩根大通银行净赚213亿美元,连续三年获得创纪录的利润额。在董事会主席、CEO杰米-戴蒙给股东的信中,他谈到“我们相信安全比遗憾好。”

  这句话值得作为投资的座右铭。充分重视小概率事件,并为之做好准备,是风险控制的重要一步。那么,哪些小概率事件,是值得密切关注并为之做好准备的呢?

  QE退出。QE退出最可能的背景,是美国实体经济的改善和较为稳定的通货膨胀,这可以看作对QE的肯定,并有助于稳定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市场冲击的确存在,但较为有限。但也可能因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不当,市场过度承担风险,甚至通胀预期的大幅上升,使得快速的利率上行。新兴市场国家总的来讲比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健康一些,但在部分亚洲国家,如果资本流出进一步加速,仍有出现危机的可能。

  欧债危机。市场对欧洲债务危机的进展已经陷入“疲劳”,可忽视并不表示问题已经解决。尽管我们认为大概率上欧洲边缘国家财政紧缩的压力会逐渐松动,各国支持欧元的政治立场保持不变,但也可能在未来的债务重组(比如希腊)和政治选举(比如近期的德国)中,给市场带来严重的冲击。

  区域性战争。叙利亚的内战、伊朗的核问题、朝鲜半岛甚至中国的东海和南海地区都是可能的危机爆发点,但由于长期以来在历史、地缘政治、军事上的研究极端缺乏,市场在这些方面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非常有限,这也决定了它们可能成为最黑的天鹅。

  这些因素也决定了在当前的投资操作中,全球利率飙升、出口贸易骤降、石油价格大幅上升这些风险都需要得到充分考虑,尽管当前上述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高。

  最后,来看国内市场策略。国内基本面低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加之,趋紧的金融监管导致5月末以来银行间资金面骤紧,再叠加QE退出预期潮涨潮落,已然使得国内资本市场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而这也注定了周期依然需要被抛弃。因此,我们将坚持超配“新中游”的原有策略,并进一步结合中报预警“去伪存真”,精选有“真”业绩的行业和公司。

  (本文作者介绍: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曾获《新财富》宏观类最佳分析师。)

文章关键词: 小概率QE投资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