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魏凤春[微博]
回到国内周期性行业整体仍无看到拐点迹象,新一轮的大规模刺激空间有限,周期性行业可能仍会经历一个持续的压力期。
上周,海外股市波动加剧,日本尤甚。虽然年初以来日经指数涨幅领先全球,但一天之内大跌7%以上,或多或少让人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暴跌之日,全球市场的情绪与风险偏好也开始有所微妙变化。暴跌的大背景——美国QE退出的预期,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开始增强。相比股市的显著跌幅,实际上更值得关注的是,对QE退出预期更为敏感的债券市场也有所反映。上周,海外多国的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上行,海外债券市场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国内市场,尽管表面上与QE退出的联系程度有限,但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经济体的一项货币政策,其后果很可能并非是简单而线性的。况且,历史上类似的事件能够给予我们的经验启示实际并不多。因此,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程度提升的当今,当我们“隔岸观火”时,提神凝气、静观其变仍是可取之策。
回到国内经济与市场本身,工业企业中大多数行业产出缺口继续低迷,甚至加速下降,反映需求仍然疲弱,产能利用率并未有效改善,周期性行业整体仍无看到拐点迹象。而政策方面,新一轮的大规模刺激空间有限,“改革+托底”的政策思维显然要优先于“救助+刺激”。依靠经济自身规律,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化解经济中的问题与矛盾,为结构转型和优化找到出路。由此推演开去,在缺少短期刺激的情况下,依靠产业内部调整和出清,周期性行业可能仍会经历一个持续的压力期。
周期弱势,今年春节后以来的结构性行业可能仍会有一个惯性延续。但对于国内愈演愈烈的创业板结构性行情,当众人,特别是被情绪感染的人,欲趁火打劫时,可同样独取“隔岸观火”之姿态。“隔岸观火”并非不闻不问,而是退而深思,在市场还未注意到的时候,发现新的趋势,另辟蹊径。换一个思路前瞻性的切换到其他可能的结构性行情,如真实盈利增长与估值虚高公司之间的分化,以及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与稳定的现金流支撑盈利进一步增长的行业和公司等,其中不乏利用做空与对冲等工具获得收益的机会。具体预判时点上,不少公司中报的预报、IPO自查的进程以及社会舆情的监控,可用来持续观察,提前部署。
(本文作者介绍: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曾获《新财富》宏观类最佳分析师。)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