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优等生 五发电巨头利润新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0:1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姚 峰 实习记者 杨 颢 上海报道
8月29日,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贺恭揭开了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牌上的红绸布。 在华电煤业揭牌的背后,是饱受煤价飞涨之苦的发电集团开始了艰难的脱困之路。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首年央企业绩考核数据,五大发电集团中,仅有华能集团一家成为考核为“A级”的企业。而据国资委的一份“中央企业主要指标行业排序表”显示,华能集团以今年1-5月的19.2亿的利润总额排名第一,但即使华能这个“优等生”,1-5月的利润总额同比也减少了51.3%。 至于另外四家的大唐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华电集团,经营情况则更不让人乐观。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透露,今年1-5月,发电企业利润总水平比去年同期降低62%。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叶荣泗说:“煤价的上涨、煤质的下滑是发电集团亏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但除了煤价,人们更关注:存不存在经营、管理上的因素加剧了利润的骤降?值得庆幸的是,部分发电集团自身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钟俊说得非常干脆:“不能什么问题都往煤筐里装!”他表示将由集团本部的几个部门组成调查组,找一两个企业解剖“麻雀”,找出问题的症结。 发电增加 利润骤降 由于今年上半年电力供应仍然紧张,五大发电集团的机组发电小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今年上半年,5大发电集团完成发电量5563.1亿千瓦时,增长1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而相应的销售收入也均有超过20%的增加,其中大唐集团最高,达到30.7%。 但由于煤价一直处于高位,销售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利润总额的增加。除华能外,2005年1-5月,大唐集团利润总额为8.4亿,同比减少35%;国电集团利润总额5.4亿,同比减少64.7%;中电投利润总额0.2亿,同比减少97.5%而华电集团利润总额已经是负数,为-1.3亿,同比减少131.9%。 以上的数据仅仅是五大集团的利润总额,根据惯例,利润总额再去除所得税等因素成为纯利润。电监会的一位人士表示,参考去年的数据,今年1-5月,五大发电集团中,将至少有两家的纯利润为负。 其实,今年上半年的状况早在去年就有先兆。虽然在去年,五大发电集团全部实现了盈利,但那时已经出现了净资产收益率下滑的情况,华电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仅为0.4%,远低于同期银行利率。 既然不能开源,总可以选择节流。 但遗憾的是,五大发电集团的三项(经营、管理、财务)费用均在1-5月出现了大幅上升,其中中电投集团最高为53.9%,其次是大唐集团37.3%,再次是华能集团30.0%,第四是华电集团22.2%,最少的是国电集团19.1%。 费用上升,利润下滑,自然将发电集团可能的盈利空间愈加挤压。 煤价硬约束 同是电力生产企业,水电类和核电类的企业与以火电为主的五大发电集团相比境况可谓冰火两重天。长江三峡公司今年1至5月利润总额为15.6亿,同比增加4.6%,广东核电集团实现利润13.2亿,同比增加14.5%。 叶荣泗说:“煤价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涨得太快了,预计是涨16-20块,结果一下超过40多块。当然,发电集团也要紧缩开支、控制成本,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价格太吓人了!” 在今年秦皇岛煤炭订货会上,发电企业电煤车板价在2004年增加70元/吨的基础上,又平均上涨了35元/吨以上,上涨幅度已远远超出了早先发改委认可的幅度。 叶荣泗说:“在煤价上涨的同时,电煤质量却明显下降。”上半年电煤平均热值不足4700大卡/千克,目前绝大部分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值均在4800大卡/千克以上,电煤质量已处于设计低限水平,很多电厂锅炉在长期高负荷状况下设备磨损已相当严重。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今年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电力企业生产成本达6355.17亿元,同比增长22.16%。 虽然今年5月1日开始,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开始执行,电监会电价监管处处长黄少中说:“发电集团的经营压力应该可以有所缓解。” 但华电国际(600027.SH)董秘周连青说,国家一方面在控制煤价,保证发电企业的生产,另外一方面是控制电价,减缓CPI的压力,虽然煤电联动从5月开始执行,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虽然目前煤价逐渐平稳,并出现下行的趋势,但总体而言,煤价依然在高位。 在7月20日举行的华能集团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上,有发言者就认为,部分电厂联动电价仍未完全到位,影响了集团的经营效益。 不过针对部分电力集团发出的“发电越多,亏损越大”感叹,华电国际董秘周连青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他表示,在煤价高位的情况下,发电集团如果能够加大发电小时数,可以取得一定的边际效益。 但问题恰恰在于,发电集团的发电小时数常常在机组投产时,就已经被价格主管部门设定,虽然今年还存在缺电,但部分发电集团的发电小时已经同比有所下滑。 以华电集团为例,机组的平均发电小时数在五大电力集团中位列末席。周连青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华电集团的主力电厂主要分布在山东,而山东一直以来,机组的发电小时一直不多,而且山东电力供应相对充裕,所以导致华电集团的发电小时数受到制约。 而考虑到未来电力短缺将逐步缓解,发电集团的发电小时数必将逐渐减少,在煤价不显著下降的情况下,电力集团的脱困之路注定前路艰险。 此外,华能集团认为,还有一些老问题,比如电网企业对发电企业的电费拖欠或者不及时自负,造成了电费欠费余额增加,同样也影响了发电企业的经营效益。 扩张的节奏 除了煤价的约束,业内的共识是,发电集团从2003年开始的跑马圈地,在电力项目上的大举扩张影响了发电集团的收益。 周连青坦承,虽然在建项目的资金使用并不纳入本期的财务费用,但投资的增加对集团的盈利有一定影响。 扩展自然会导致负债增加。根据2004年的央企的主要指标,五大发电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60%,其中国电集团最高,资产负债率达77.9%,其次是华电集团76.2%、大唐集团72.8%、中电投集团65%、华能集团62.3%。 大唐在成立之初,排位“老三”,经过近三年的建设,目前大唐集团所掌握的发电装机容量仅次于华能集团。而在业内,大唐试图在未来两年之内,装机容量超越华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大唐集团总会计师胡绳木特别强调:“资金、资本金问题是集团公司处在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各发电公司都要重视资金的成本问题。” 扩张自然会带来风险。2004年,大唐集团资产损失及挂帐为11.6亿,而当年的大唐集团净利润为3.1亿。此外,在之前发改委公告的32个违规勒令停工的电站项目中,大唐集团、华电集团都有在建项目列入。虽然这些违规项目或许最终会进入“十一五规划”,但即使这样,也还是加大了项目建设风险。 任职于亚洲开发银行的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认为,如果发电集团尽快地进一步实行股权多元化,特别是引进适当比例的民资、外资,将改善发电集团的治理结构,提高发电集团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 “学习华能好榜样” 分析这些发电集团会发现一个规律:在发电集团内部的比较中,上市公司的效益要明显高于集团效益;发电集团之间,市场化早的要好于市场化进展慢的。 以华能集团为例,此次其一枝独秀,成为唯一一家考核A级的发电企业,既有历史因素,也有公司治理上其他四家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五大发电集团除华能集团成立于1988年外,其他四家都诞生于2002年底的厂网分开。华能集团从成立之初走的就是独立电源开发企业的路线,而另外四家,多由原国家电力公司旗下资产分割组建而成,相对而言,市场化的起跑线就落后于华能集团。 此外,虽然说华能集团总的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是五大集团中的老大,但从2004年的“平均职工人数”来看,华能集团仅为4.4万人,而其他的四家中,最少的中电投集团也有7.6万人,最多的国电集团达8.8万人,整整是华能集团的两倍。 而从集团下辖企业户数来看,华能集团最少,只有72家,最多的是华电集团达130家。一方面发电装机容量老大,一方面企业职工人数和企业户数都是最少,华能集团无论是资产优良状况还是人力资源素质均高于其他四家发电集团。 “学习华能好榜样。”华能在内部资产治理和整合上的优势恰恰是其他四家迫切需要完善的地方。大唐集团刚刚披露的资料显示,大唐集团内部各单位的利润首先是完成很不均衡,二是绝大多数单位都没有完成进度预算,三是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 所以,大唐集团总经理翟若愚在当天的会议上反复举例谈到大唐国际发电公司从决策层到各级企业管理层通过精细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的工作力度和舍得下功夫节能降耗的工作深度,希望在整个集团内部认真学习和推广。 中能公司的一位人士介绍,目前各集团的发电企业施行的燃料关联交易,大部分是在原电力管理体制时期产生并在厂网分开时延续下来的,存在着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符、管理不规范和关联交易数额不均衡等问题。 不过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很难。“考虑到燃料关联交易的历史成因和对现实的影响,规范燃料关联交易的工作将采取平稳过渡、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华电集团这次成立华电煤业集团,也许将是一次新的尝试。 (本报记者汪生科对本文也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