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青 北京报道
重组中联航
停飞了数年的中联航将重上蓝天。
6月14日,民航总局发布公示,批准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和北京天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组原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新成立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中联航)。
中联航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上航以5500万元现金及1500万元实物出资,占注册资本的70%;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以2000万元现金出资,占注册资本的20%;北京天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现金出资,占注册资本的10%。
成立于1986年12月25日的原中联航原属军办企业,主要基地为北京南苑机场,其机队主要为图-154、伊尔-76等小型飞机,曾每周飞行110个航班,开辟的38条国内航线也多为支线航线。
1998年,在军办企业不再参与民航运营大背景下,中联航也计划停止其民航客运业务,但鉴于其航班计划已经制定,这一计划被批准延迟执行。2002年11月,中联航停止了其经营民航客运的业务,2003年正式停航。
其后,上航(600591)开始接触中联航并意欲对其重组。6月21日,上航董秘徐骏民向记者透露,事实上,早在去年下半年,上航就完成了对中国联航的收购。随后开始引进另两大战略投资者: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北京天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8日,上航与中联航管理委员会在京签署了《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转让重组协议》。根据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中联航总资产评估值为7038.66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评估值为4425.02万元,主要指特许经营权(含航线经营权)和品牌。
因此上航决定以7000万元整体受让中联航。受让内容包括:中联航的名称和代号;中联航运营的航线经营权;现属中联航的办公楼及职工住房、办公设备和用品等。受让后,中联航仍为一家“独立经营、核算”的航空公司。据悉,重组后中联航还将新增5-6架波音飞机。
上航力拓航线
徐骏民向记者表示,在资产关系上,中国航联是上航控股的子公司,在业务关系上,两者将实现互相配合。
在去年签署的《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转让重组协议》中,上航表示重组中国联航后,可有效利用其航线经营资源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对发展公司自身的规模和实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所谓新的市场领域意指借助北京,进而辐射全国。目前国内前四位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海航都已先后在北京设立基地。第二梯队军的上航自然也不能示弱。
刘效文告诉记者:“重组对上航加紧全国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上航可以借助中联航一些独家运营的航线资源扩大自身网络。”
目前上航的基地为首都机场,在上航飞北京的航线中,仅有上海-北京、杭州-北京的航班。但是上航一直没有从北京飞往全国的航线,收编中国联航后,将能丰富上航已有的航线网络。
而中联航的基地仍为北京南苑机场。刘效文解释,选择这里可以缓解首都机场的负荷压力。
根据首都机场6月15日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首都机场的旅客量为331.08万人次,比去年上升26.3%。其中内地航线旅客人次增长最快,为27.1%,大约是254.45万人次;国际航线旅客的增长为17.6%,大约是61.8万人次。
更大的背景是面对国内不断变化的航空市场。
今年以来,国航、东航、南航等三大航空公司陆续完成了重组。而上航等地方航空公司也开始逐渐通过重组进行战略调整。徐骏民称,通过重组,上航开始在航线布局、机队结构以及公司发展战略上进行调整。刘效文也表示,上航若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重组中联航将起到辅助作用。
然而,重组后,上航能否在未来的航空业竞争格局中与三大航空公司抗衡,仍待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