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正文
 

一二级市场价格接轨 短券暴利末日降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4:11 第一财经日报

  现在作为短期融资券主力的货币市场基金现在基本上很少再买短期融资券了,“它已经失去了获利能力,为什么还要把票子投给它呢?”

  本报记者 冉学东 发自北京

  正当一些机构刚刚做好短期融资券承销的准备,这个市场的暴利空间就已经消失了。
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价差从1元缩水到几乎为零,从5月末到12月初,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05悦达现在已经有人在平价抛售了,但是接盘的人寥寥。”12月5日,一位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说。他表示,现在作为短期融资券主力的货币市场基金现在基本上很少再买短期融资券了,“它已经失去了获利能力,为什么还要把票子投给它呢?”

  而在二级市场上收益率涨势如虹的同时,一级市场的收益率却在下降。上周05国开投CP02发行利率是2.87%,这个利率打破了1年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2.92%的惯例。

  一边是二级市场的上涨,一边是一级市场的下降,短期融资券收益率两头受压,结果是主承销短期融资券的

商业银行的利润大大下降。

  “当初短期融资券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曾经让多少市场机构为之垂涎啊?只要谁拿到了短期融资券的额度,那么就是发财,就是钱。”

  当时,短期融资券在一级市场的发行利率大约是2.92%,而二级市场的利率是1.8%到1.9%,从一级市场拿到后,在二级市场一上市,100元钱就能赚1元!这种状况维持了差不多半年。“只要谁拿到主承销资格,谁就赚定了。”一位市场人士说。为此,有机构认为一级市场的利率有垄断嫌疑。

  上周,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沈炳熙撰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近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主体都是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因此短期融资券的风险溢价水平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投资者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该品种的抢购上,而对发行利率关注较少。随着发行进程的深入,中小企业也有望发行短期融资券,未来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话音未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发行利率应声而落。

  一位

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士认为,市场实践证明了央行的看法。他说,刚开始大家都对这个产品不是很熟悉,又是央行力推,市场跟风,加之机构手中资金出路不多,把该产品所具有的风险基本都忽略了。但是这种状况已经改变,现在市场上表现较差的短期融资券就是那些评级较低,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

  12月5日,05悦达在二级市场成交收益率已经和一级发行价格持平。与此同时,短期融资券抛盘汹涌,最近新发的券种收益率涨到2.83%,还有抛售,特别是评级在A-1的短期融资券。

  对于目前一、二级市场上收益率挤压的现象,市场认识普遍认为主要是因为央行票据利率上涨太快,“它和央票的期限类似,太具有可比性了。”一位农信联社的交易员说,相对于央票,短期融资券的风险较大,流动性不好,央票利率都到1.9%了,整个市场利率都在调整,首当其冲的就是短期融资券了。

  一位证券公司的人士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也与市场结构有关。前期上市的都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市场普遍认为这些企业的风险比较小,所以对他们的债券基本都是热捧,对于最近上市的公司,他们的看法就有了分歧,特别是民营企业,同期民企短期融资券的收益率要比国企高10个基点。

  东方证券债券研究员吴泽智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在市场中出现了信用层次,机构的风险意识已经在增强。短期融资券最有意义的创新是取消了银行的担保,风险都要由投资机构承担,一旦出了风险,就不能像以前企业债那样去找银行或者政府了。

  特别声明:此稿件为第一财经日报授权新浪财经独家网络发布,如需转载请致电新浪财经,新浪财经保留此稿件的网络版权及法律追诉权,未经许可擅自转载者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