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新银行业 > 正文
 
《财经》:金融人事大调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0:24 《财经》杂志

  2004年以来的金融人事调整,规模之大为近来少见

  本刊记者 凌华薇 李箐/文

  7月25日,星期一,位于北京市金融街的建设银行总行迎来了新行长,原中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常振明当日到此报到。同一天,海南省副省长李礼辉赴北京市西单路口的中国银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行总部大厦报到。

  中行、建行股改上市进程如火如荼,朝向建立现代银行治理结构,分设董事长与行长,早在规划之中,发生高层人事新任命,本来并不出人意料。但此番任命事前全无惯常所见的铺垫,还是令业内中人感到意外。

  

  7月20日,星期三,常振明陪同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在加拿大访问之时,得到关于新任命的通知。常迅即应召回国;星期五,中组部与常作宣布任命之前的例行谈话;星期一即下一个工作日,常振明前往建行报到。

  显然,中信集团对常振明此项任命毫无准备,仅仅在一个星期之前,常振明刚刚被任命为常务副总经理。

  常振明今年47岁,到目前为止的职业生涯基本均在中信度过。在讲究资历的中信,常振明的迅速崛起几乎仅此一例。

  在1992年被派往美国担任中信实业银行交易员之前,常振明的职务仅是中信实业银行资金处副处长;1993年回国,常即担任相当于行长助理级的中信实业银行襄理;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提升,一年之间,常被提升为中信实业银行副行长,紧接着又被任命为相当于总经理助理级别的中信总公司协理。

  到了1994年,38岁的常振明被任命为中信总公司副总经理,主管金融业务,从此成为中信内部注目的焦点。到1995年10月中信证券成立之时,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已是顺理成章。从那以后,常振明身上的头衔越来越多。

  到2002年中,中信更名为中信集团,并在境内成立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香港成立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打造境内外金融控股公司平台。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旗下含中信在香港的各金融公司如中信嘉华银行、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中信控股则更获授权对中信集团各金融子公司行使股东权力,包括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在香港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举凡中信集团旗下的金融资产,无不囊括于中信控股之中。常振明正是中信控股的总裁,同时身兼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总裁。他在中信内部位望之重,可谓一时无两。2002年8月,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亦曾专门提及常振明:“他是我们公司比较优秀的人才。”

  董事长王军掌舵中信已经10年。王军出生于1941年,目前为63岁。早在两年前接受本刊专访时,王军即已坦然指出自己“已经是超期服役”,希望在未来两年内“在中信集团的改制和金融控股、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财务状况方面多做些事情”。后来王军亦在其他场合多次重述这一两年之期。中信内外多视常振明为中信未来接班人。他的突然调离,对中信集团的接班人布局,可能将造成重大影响。

  常振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在上大学之前,他曾是专业围棋手,与著名棋手聂卫平同为北京市队队员。虽然早已不再以棋为职业,围棋仍然是常振明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到最近为止仍然是中信资助的中信大三元围棋队的领队,也还经常登录对弈网站下上几盘。

  

  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在中行、建行的人事任命问题上,决策者反复思量,建行行长一职,亦曾经考虑过其他人选,比如说李礼辉,最后才定下来常振明去建行,李礼辉去中行。此番名义上虽为调任中行任副董事长,但李礼辉将在短期内接任行长之职,已无疑问。

  在2002年调任海南省副省长之前,今年52岁的李礼辉的主要银行业经历在中国工商银行度过。李197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在中国人民银行福建分行工作七年,从人民银行福建分行办公室副主任任上转入工商银行,职位亦为办公室副主任,五年间升至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其间曾短暂派驻香港,任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从简历上看,李礼辉在“文革”期间修完财政金融专业后,曾于1980年至1984年业余修习了英文,获得英文专业的本科学历。或与掌握英文、有香港工作经历、且为福建人有关,李礼辉于1992年被派驻新加坡,成为工商银行驻新加坡首席代表,此后开始了10年国际业务生涯。1993年回国后,李礼辉历任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主管国际业务的副行长,其间主持工商银行在香港收购友联银行等行动,受到好评。

  从1994年至2002年,李礼辉在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任上度过了八年,直至2002年9月调任海南省副省长。识者均知,李礼辉的上升通道终于打开,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年初中行、建行获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后,以中行、建行为首的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程骤然提速,朝向现代商业银行惯例建立相应的治理结构,董事会、管理层分置,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常振明、李礼辉的任命,只不过是首开先河。随着工行、农行即将启动股改计划,各自的董事长及行长人选可能将成为市场下一个看点。

  此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与之对应,监事会为副部级,过去挂在中央金融工委之下,自从银监会于去年成立后,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均转至银监会。《财经》了解到,在这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建设中,监事会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外设机构转至商业银行内设机构。

  未来的四大银行高层人事格局将调整为:董事长将兼任党委书记,排名第一,行长排名第二,监事会主席将兼任党委副书记,排名第三。

  分析人士说,此番中行、建行选行长,主要由中央组织部门主持,按副部级考虑。正因为已任监事会主席已被视为未来有制衡意义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现任监事会主席中虽不乏富于经验的银行家,但不宜调动,故可选之人范围并不宽泛。

  另据《财经》了解,与监事会改为国有商业银行内设机构同步,监事会主席的年龄要求要在55岁以下。现在的各银行监事会主席中,不符合这一条件者不在少数。

  

  近月以来,国有大金融机构人事新闻频仍。6月间,原湖北省副省长蒋超良调任交通银行董事长,原交通银行分管国际部的副行长张建国接任交通银行行长;原光大银行行长王川调任中信集团任副董事长,行长一职由原副行长郭友接任。另据记者采访获悉,除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亦可能将发生重大人事变动。

  人事变动不限于金融机构本身,中央汇金公司在完成了去年底迅速注资的功能后,正在逐步作实为一个新的出资人机构。据《财经》了解,中央汇金公司将淡化行政级别色彩,但在干部任用上仍将比照部级,目前正在从各监管部门等挑选董事,进行培训,其主要人事包括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等的任命亦可能将在近期公布。

  业界人士记忆中的上一轮金融界人事大变动,是2000年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行长对调。显然,这一轮的规模要大得多,在金融改革逐步深化面临剧变的前夜,这一轮新的人事任命意味深长。

《财经》2004年8月5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高盛进入中国
[评论] 职业金融家阶层兴起

特稿
半岛电视台解秘

中国新闻界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近年来迅猛崛起、同时收获声名与争议的阿拉伯世界当今第一强势媒体

财经观察
统计数据误差的制度反思

经济全局
增值税转型试点即将启动
几度延宕的增值税转型试点方案,目前正在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新方案作了一些细节调整,获批后将上溯至7月份执行

长岭资产评估迷雾
处在重组进程中的陕西省属国有企业长岭集团三次资产评估的结果,前后相差6亿多元

利率风险制约加息可能
目前中国运用一般性的、“教科书式”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无须过虑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的重新定价期限是非常接近的,并没有巨大的负债敏感性缺口

[评论·中国经济] 预测错误后遗症
经济中结构问题相当突出,一个基本原因是前些年的预期错误,所导致的当前供求状况并不是长期的供求均衡状况

[评论·海外经济] 尤科斯冲击波
尤科斯危机影响了国际石油市场与世界经济景气,对于正在痛苦转型中的俄罗斯经济更是首当其冲

市场与法治
赵洪彦案未了局
一起人事组织系统的网状腐败“窝案”隐现黑龙江买官卖官链条

广东交通厅长牛和恩受审
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卢万里案发牵出广东省交通厅厅长牛和恩,而联结粤黔二省交通系统腐败案的关键人物,则是一身兼为两位厅长姻亲的谢飞

修补《公司法》
新《公司法》应当提供一个一般性的规则,一旦中小股东利益受损,可以依据该法提起诉讼。一言以蔽之,修改后的《公司法》应该具有“可诉性”

政策出台的时机与形式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应考虑与《行政许可法》更好地衔接

观点评述
制造金融黑洞的机制并未消失
要预防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必须在银行改革、金融市场规范与监管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抓紧建立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

预防慢性金融危机

资本与金融
金融人事大调整
2004年以来的金融人事调整规模之大为近来少见

谁来重组德隆金融迷宫?
市场关注的是,德隆危机处理是否会成为中国金融机构的第一次市场化重组实验

券商“三大铁律”瓦解
中国证监会于2003年8月提出的“三大铁律”——即券商不得挪用客户保证金、委托资产和托管债券的规定正在悄悄地软化,渐渐屈从于券商风雨飘摇、无计可出的现实之下

国债回购秘密

“太保”“凯雷”分手边缘
面对太保整体上市的强烈意愿,主张分拆上市的境外投资者凯雷日渐被动

[沪深股市] 看多上游,看空下游
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跟中国投资需求有密切关系,中国股市的盈利周期与投资周期的关系比与总体经济周期的关系密切得多

[香港股市] H股在惶惑中徘徊
国企红筹中资股的基本面最快也要到第四季度才有可能重新好转

产业纵深
谁来普遍服务?
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从何而来?对电信业竞争格局有何影响?

宁波建龙重组僵局
民营企业上马的违规项目,是否一定要让国有企业控股才可以放行?

谁左右汽车市场?
中国的汽车市场仍不成熟,“跟风”仍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使市场时而上行时而下跌

公司透视 TESCO抢食大卖场
TESCO收购乐购,仅仅是外资超市长驱直入的开始

财经动向
[追踪] 钢价复位
产业监管的政治经济学
农发行旧案重提 两任副行长“双规”

随笔 
巴菲特钱多神伤 

  相关专题:

  财经杂志秀之《财经》

  相关专题:

  财经杂志秀之《财经》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金融机构新闻 全部国有银行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