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滚动新闻 > 正文
 

香港经济日报主席冯绍波下一站:图谋内地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 13:2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钱琪 香港报道

  是管理层想上市

  “他们比我熟悉得多,他们想上市,他们决定就好了”。

  有着17年经营历史的《香港经济日报(资讯 行情 论坛)》(0423.HK)的老板,经济日报集团董事局主席冯绍波,如此轻描淡写地说着集团刚刚完成的“上市”。

  由泛华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何柱国、中原地产施永青掀起的近期香港“免费报纸”大战中,《香港经济日报》(简称经济日报)反应较为平静,“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是很小的报纸,在香港也属于中型的,我们的财力不是很雄厚,但17年来我们的发展也是不错的,我们的管理层想上市,我们上了,现在看起来我们的财力更雄厚了。”冯绍波一脸笑意。

  截至2005年3月31日的经营年度,经济日报集团营业额6.08亿港币,利润6509万港元。主要来自三部分业务,一是出版及多媒体,二是电子资讯及软件,三是招聘广告及培训,分别占2005年度营业额的72.7%、17.6%及9.7%。

  目前《香港经济日报》日销量为8万份,在同业中排名第七。根据尼尔森媒介研究(Nielsen Media Research)的广告开支报告数据,以香港报章商业广告总值计算,《香港经济日报》广告收入在2002年至2004年位列第三。

  目前香港已有《东方日报》、《苹果日报》、《明报》、《星岛》、《新报》、《成报》及《南华早报》等报业集团上市,《香港经济日报》则是首份财经专业报纸挂牌,是近年内香港少有的公开招股的本地报业传媒股。

  《香港经济日报》IPO的主承销商为BNP百富勤,有相关投资银行人士表示,经济日报的盘子不大,上市工作也是大费周折,冯绍波也表示“着实忙了一阵子”。

  但是次招股反应非常理想,其公开发售部分获得391倍超额认购,以上限1.7元定价,市盈率约10.9倍,集资总额为1.768亿元。挂牌首日,涨幅35%,被投资界视为香港今年IPO项目中继神华、交行等以来的招股第四强。

  我搭台,他们唱戏

  1988年1月26日,时年38岁的冯绍波拿着初期做贸易积累下的几千万原始资本开始了报业经营之路。17年中经历了三次大的风浪,“第一个是1989年之后,大半的生意都没有了;第二个是1995年的香港报业大战,成本大幅上升,两个主要收入却下跌;另一个是SARS的时候,客户面都不肯见。”然而,冯绍波认为,尤其在行业低潮时,反而是扩充的好时机。集团的第一台印刷机,就是在1989年后购入,2003年SARS后,集团加速将报纸多元化,增加副刊版数。

  创办《香港经济日报》时,冯绍波为首任总编辑及社长。“我第一天上任的时候是1988年1月21日,我告诉他们,我不懂办报纸,也写不好文章,总共我只写了三篇文章,包括一篇创刊词。”冯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是,懂得调动各个专业人才,发挥别人的优势。“初创的经济日报,不像以前的《明报》,查良镛先生一个人可以把报纸支撑起来,一个人的风格就是报纸的风格,还有《信报》林行止的专栏,他们都是很强的。”

  “我以前搞过话剧,我对我的员工说,你们全是明星,我搭台,你们唱戏。可以说我们的性格是,我们没有很有名的天王巨星,我们是群星闪耀。”

  冯认为,成败的关键,始终在于人才。

  以办报目的为两极,形成一条光谱,一端是社会公益性,一端是盈利。用这条光谱去衡量目前在香港发行的报纸,在两个极端上的都有。《香港经济日报》自身要在这个光谱中找到一个合适定位。冯绍波认为,这取决于多重社会关系,要考虑报纸和读者的关系,报纸和广告商的关系,以及老板和政府,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尤其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报社和员工的关系尤其重要。“矛盾是每天都有的,主要就是新闻、用人方面的管理。一个好的领队,不一定是很好的球员,最理想的是他是一个好的新闻从业者,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渐积累管理经验。和员工要有很多的沟通,很多人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兴趣,我们也要了解他。例如我们有些记者就喜欢地产版,有些记者就喜欢生活副刊,你不满足他们,他们就去了别的报纸;有些很出名的记者,不喜欢当管理,只喜欢写新闻。但有些年纪大了,不再喜欢写文章。我们现在的广告总监,原来是一个记者,我们现在经济通的董事总经理是原来的一个广告业务员,我们多是在内部提拔和选举人才。很多同事在不同部门之间转换,这是我们内部培训的问题。”

  时至今日,冯绍波已经很少过问具体新闻内容等事务。往往是在第二天早上,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的当天经济日报,才知道自己的报纸都报道了些什么。他也经常会碰到一些尴尬事,昨天晚上还在和立法会的同学议员一起吃晚饭,第二天一早就看到自己的报纸在激烈的批评该位议员。“如果有人投诉,我会去核实,如果报道情况属实,我也没办法,很多年了,只要做到公平,朋友们也都了解我了。”

  以经济新闻报道为主的《香港经济日报》,在记者买卖股票程序上,有自己的一条规定,在写报道之前,不能买入相关股票,但在报道发表之后,则可以买进,但对内部要申报。“报道刊登后,作为记者本身实质上和读者获得信息的地位就平等了,不存在不公平的地方了。”

  图谋内地市场

  1972年,刚刚大学毕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冯绍波就经常到中国内地,如今30年过去,“现在的发展,完全是当初所不可想象的,每年一大变。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发展媒体、出版事业是全世界每一个出版人的最大梦想,我们还是个中型的媒体,但我们已经有条件开始做,根据我们的优势、发展方向和国家的法规,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来”。

  经济日报集团现主要经营的三大业务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的营业额为:出版及多媒体4.42亿;电子资讯及软件1.07亿;招聘广告及培训5900万。

  冯绍波的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在香港和内地具领导地位的综合财经资讯及服务供应商。

  集团下一步战略是将香港经济日报广告收入来源扩展至其他行业及地区,尤其是中国内地。是次IPO所募集资金中,5000万港元用于扩展中国内地业务,其中包括:约3000港元用于发展广告业务及与中国内地其他媒体公司合作;约2000万港元用于发展经济通的报价及资讯产品,以配合当地用途并增加市场份额。

  策略上内容仍然以财经新闻为主,但不断加入普及内容,争取广告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的内容有娱乐、饮食、生活、消闲、名牌产品、健身及美容等。在深圳设立全资拥有的深圳广告公司,拟于日后在北京、广州及上海等大城市设立广告办事处。

  并计划为中国内地的报价业务推出经济通中国专业版(PV II),按照中国内地客户的特定需要而研发,提供实时股票与衍生工具报价、财经资料库及提供数据传送服务。

  2004年11月,经济通通讯社与乾隆(乾隆现时在中国内地从事开发、生产及分销

证券分析软件,为中国内地主要财经资讯供应商之一)已经订立合作协议,经济通通讯社将向乾隆提供香港股票报价及财经资讯。经济通通讯社有意借助乾隆的实力及在中国内地的业务网络,在中国内地进一步发展香港股票报价业务。

  同时,集团方面也正在积极向中国有关机构申请涉外经济信息发布批准证书,这是海外新闻机构向中国内地客户发布财经资讯所必须取得的资格。香港公司的参与主要集中于通过买卖版权及与从事进口及发行的中国内地出版社建立关系打入市场。香港报刊在中国内地的发行必须事先获得中国有关政府机关批准,并只限于订阅,并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公司及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办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8,3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