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资改革上海模式:整合为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 12: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欢 实习记者 王伊娜 邹靓 上海报道

  在国企改革潮中,上海的国资改革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从2003年4月四大国有集团重组成全国最大的商业航母——百联集团,随后锦江、新亚集团合并成锦江国际集团,到农工商集团引入5家国有战略投资者,进行国有投资主体多元
化改造,再到上海电气(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的改制……

  两年多以后,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与一些地方以“99%”、“100%”等指标作为国资退出目标相比,“上海模式”尤其显得“异类”,于是,市场上逐渐形成一种意见:上海的国资改革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国资和国资之间的整合。

  随着“谨慎言退”、“国资要积极进入一些优势领域”等气候的形成,另一种声音也在响起:莫非上海早在两年多以前就有所预见?

  上述上海国资委人士认为:“就像攀登珠峰,我从北边上,有人从南边上,也许从南边上的现在看起来快一点,但这只是道路选择的不同,我现在看起来慢了一点,但最后爬到顶峰的时候,也许我还是快的。”

  那么,上海独特的国资改革的内在逻辑在哪里?

  电机厂的故事

  几天前,徐军——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刚刚拿到新房的钥匙。40万的房子,首付20万,贷款20万,每月还贷1400多元。有了房子,和相恋6年的女友结婚的事终于可以提上议程了,而就在两年前,月工资只有700多元,买房子还是徐军想也不敢想的事。

  不仅是徐军,整个上海电机厂的职工都感受到了近两年来厂里的变化,一名技术骨干现在拿的是年薪,问他有多少,他笑着不肯说,只说有10万以上。一名财务则说:“这两年明显觉得厂里钱多了,连绿化用树都是国外进口的,一买就是几十万。”

  这样的条件,在两年前只能是在徐军们羡慕的合资公司或外资公司才能看见,但是现在在依然是国有的上海电机厂实现了,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职工们眼里,条件的好转相当大程度上缘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2003年以后,由于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国内各地纷纷上马发电厂,而且,在发电机制造这样的大型装备业,国内除了上海电机厂外,只有哈尔滨电机厂、四川东方电机(资讯 行情 论坛)厂等少数企业可以竞争,电机厂于是乘势而起。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改制破产。

  1998年,上海电机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了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厂和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是一个厂两块牌子,账务分开,从账面上看,厂房和土地属于上海电机厂,人员和设备属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2003年,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依法实行了政策性破产,近1000名职工提前退休,同时一些职工被分流,到2005年,上海电机厂已经从近5000人减少到近3000人;同时,通过破产还将近4亿元的贷款负担卸掉;另外,因为人员全部由上海电机厂接收,上级公司补充的2亿多人员安置费用也全部给了上海电机厂。

  此一举已经使得上海电机厂摆脱了包袱并获得了充裕的资金,电机厂并没有进一步改制的冲动,因而在其以实体继续存在的电机厂层面,虽然也有改制,但是仅局限在铸件、锻件、热处理等辅业部分,其核心主业既没有产权的退出,也没有资本的引进。

  改变的是其声势浩大的上级公司。2004年,上海电气总公司拿出了62亿的核心资产,和福禧投资,珠江投资,明光投资,申能集团共同组建了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总公司占其中69.5%的股权。2005年5月,上海电气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其中,德国西门子购入上海电气的5%股权,占扩大后股本的1.25%。

  作为拿出去的62亿资产之一,上海电机厂也就成为了上海电气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是上海电机厂并未在这一系列产权动作中感受到受到实质性变化,上级公司从未有新的资金注入,在厂里的一些干部看来,现在向上海电气股份公司汇报工作,和以前向机电一局汇报工作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以前汇报行政事务多一点,现在汇报经济性事务多一点。”“最大的区别是,以前机电一局下达生产计划指令,现在以销定产,有生产自主权了。”

  上海国资大整合

  上海机电(资讯 行情 论坛)系统的变化和固守,折射的是上海国资改革这几年来的状态。

  2003年前后,学界和舆论界普遍将矛头指向国企,认为国企经营效率不高、“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办社会、包袱太重、冗员过多等等。此时,产权改革则被认为是根治“国企病”的灵丹妙药,一般认为,大型国企宜引入外资进行合资,而小国企则宜卖给民企,或者进行MBO。

  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从1998年到2003年,国退民进、MBO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以动作比较大的江苏为例,有数据显示,到2003年底,江苏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的改制面已达94%,其中中小企业改制面突破96%。

  上海没有这样讲,更没有这样做,其新一轮国资改革第一炮的百联重组,当时就让人甚感意外。

  2003年4月,上海三大商业集团(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外加一个物资集团,重组成立上海百联集团,一举催生了一个资产总额达280亿元、销售总额达700亿元的全国最大的商业航母,当外界质疑为何没有按照中央要求的“国资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而反“进”时,不论是上海市政府官员还是有关企业领导人,给出了相似的回答:“应对外资竞争”、“简单的退,国资要吃亏”。

  两个月后,这个思路得到进一步演绎。2003年6月,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和新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锦江国际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规模150亿元,其中国有净资产60亿元,员工人数达3.6万人。当时的市场评价之一是“又一个国资大鳄诞生”。

  一年后,上海农工商集团改制完成,新组建的上海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第一股东是当地有名的国资经营公司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持股60%,其余5个股东包括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和上实等则都是当地的市一级的国有企业,因此,其股权结构实质上是“国有股东多元化”。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上广电19.43%的股权划转

上汽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引入5家战略投资者两个案例,都声势不小,但是前一个依然是国资的“划来划去”,后一个有民资介入,但国有企业上海电气总公司依然以69.5%的独大股比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由此,有人评价说,上海把国资牢牢捏在手里,一点都不肯放。

  但是情势却很快发生了改变。

  2004年,一场郎顾之争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国资改革,贱卖导致国资流失,强化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在争论中浮出水面,2004年12月国资委出面叫停大型国有企业MBO,并表示中小型国企MBO要进一步规范;社会舆论也于此时开始转向,不再一边倒地支持国企民营化,“国资也可以是好的资本,有效率的资本。”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国退民进的改革思路。

  不为改革而改革

  在多年来一直参与国资改革的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杨建文看来,上海国资早在两年前就选择了这条以“进”为主的道路绝非偶然。上海的国资改革和上海市独特的经济环境,以及战略的推进一直紧扣,“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为调整而调整。”

  审视上海国资在商业领域为什么不退反进时,一个不能不提的背景是上海这两年的重点是打造四个中心,其中之一就是国际贸易中心,“引进国际上大的商业集团的过程中,国资要起先导作用,在现有的商业(指合并前的四大公司)撑起来之前,商业资源要有效整合。”杨建文说。

  而且,商业尽管是竞争性行业,但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基础需求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商业这样的竞争性领域,国资还要保持一定的调控能力。

  这个观点在国资委层面也有共鸣:“国资除了逐利外还有特殊的社会职能,比如平抑物价,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还有大的战略产业,国资不投谁投?”国资委一人士表示。

  “有的战略性产业开始的时候风险性很大,投资回收期很长,现有民营资本没有这个条件和愿望,外资进入又不放心,因为有些战略性产业完全由外资来做,从长远来说是不利的。这种情况下国资必须进入。”杨建文解释说。

  上海国资之所以能“进”,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先决条件。首先上海有钱。地方政府的收益有两块,一是税收,归入财政,二就是国资。一些财政紧张的地方,因为经济原因,财政收入不够只有卖国资。而上海财政收入充沛,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1119.7亿元,自然没有国资变现的迫切需求。就企业而言,对资本的需求也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以上海电气为例,它的财务公司放在外面的资产就有80个亿。27.5亿的战略投资,上海电气完全可以自己拿出来。

  上海的独特条件还在于,上海市政府向来有着较强的行政操控能力,大型国有控股集团之间的资产划拨,虽然涉及到的利益层面复杂繁多,但是也都能顺利推进、平稳实施,即使有出现管理层反弹现象,也都能及时化解。这在其他一些地方是做不到的。

  上海路径:整合为主

  其实,对于“国退民进”的提法,上海市国资委层面认为是有偏颇的。“进和退都是程度的概念。”

  而站在国资委的角度,进和退都是有难度的。首先现在的国资大部分还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资产是固化的,进和退都不容易。其次进和退都涉及很大程度的利益调整,“要看到调整的难度,进也进不了,退也退不了。”

  固化的资产难以买卖,首先评估就是一个难题,评高了没人买,评低担心国资流失。“买卖的过程,谈判的过程变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过程,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随着国企效益的好转,关于国资进退的争论开始慢慢沉寂。上海国资委开始更加强调整合,“有进有退是在整合当中进退”。

  纵观上海国资改革目前所呈现出来的思路,其核心词是“整合”。上海电气资产158亿,只拿了60亿核心资产出来组建股份公司,“剩下的再整合,好的企业培育好了,再拿出来,不整合一点效益都没有。”百联集团董事长张新生也说:首先要对国有资产整合,包装,然后再引进战略投资者。

  整合好的优质资产再拿出来上市,“我们拿到钱,再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投到我们需要投的地方。”而剩下的劣质资产,上海也不是一卖了之。比如仪电集团,中小企业多,人员多,技术不先进,和四个中心建设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上海国资将来重点扶持的产业。“不能简单的卖掉,这么多人,卖掉不可避免地要下岗,下岗的人多了就会引起社会动荡。”

  上海国资委的做法是,集团里的企业进行分拣,好的企业去发展,不好的企业就去养人。“就是去消耗资产,这是完成整个城市转型、完成工业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十年以后,即使资产全部消耗完了,但是稳定社会的历史任务也完成了。”

  由此,上海国资改革的思路逐渐清晰:好的企业用来发展,赚钱,搭建资本平台;现在还不赚钱,但是是将来发展方向的战略产业要重点扶持,不好的产业可以卖的就卖,有些则不能卖,发挥的是稳定职工、稳定社会的功能。

  最近开业的沃尔玛就为上海国资的整合思路写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大部分沃尔玛的商品并不比周围超市的东西便宜,而且有消息传出,百联正在和沃尔玛、玛沙等国际商业巨头洽谈合作。“如果没有百联,外资就可以长驱直入,现在外资要控制,就要花更大的价钱。”

  但是,所谓进退不过是表象,人们关注的重点,是产权多元化带来的决策多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而今,在效益一片飘红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被暂时遮盖起来,显得不那么迫切,但在不少人看来,这个问题还是个隐忧,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一位在国企工作多年的老领导就认为,上海国企的运行结构和管理结构之所以还有些底气,是因为只做了横向比较,是国企和国企比;如果纵向比较,这几年虽然有进步,但是差距并没有缩小,投资效率不高,决策不科学等国企病还是存在。

  而且,在技术方面,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在上海电机厂的车间里,记者竟然看到了上世纪30年代的机器还在使用,绝大部分机器,都已经超过了10年的使用折旧期。厂里职工津津乐道的,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双水内冷发电机技术曾经领先世界,而现在领先世界的技术,一项也没有。

  “我们现在也在担心,虽然眼前效益好,很大程度上是和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一旦经济不热,我们的日子会不会又难过了?”在采访中,不少国企的职工都表示了这样的忧虑。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3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