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本文来自 三思社,作者伦敦交易员。
本月标普500指数每日小幅上扬,连创新高。全球主流基金经理在被市场打脸后,纷纷进入FOMO模式(FOMO, Fear Of Missing Out,指投资者怕踏空行情而加码)。
根据最新的美林基金经理调查,各大基金手里的现金已在本月大幅下降。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全球股市,主流基金的股票仓位也攀升至今年最高。
(但还是那句话,这个指标是反指,拥挤的交易常常赔钱)

但相比起股市的乐观,美国的债市却传递了不一样的信号,尤其是风险敏感的杠杆贷款。
CLO被抛售,下一个雷?
近几个月来,美国杠杆贷款的结构化衍生工具CLO价格持续下跌,引发市场和媒体的关注。

很多读者不熟悉CLO,这里介绍一下背景。
08年金融危机后,捅出了次贷危机娄子的美国居民持续去杠杆,如今已降至74.6%。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部门的债务规模却在快速扩张,整体杠杆率已经攀升至74%。
而企业债务中增速较快的杠杆(高风险)贷款,尤其引人瞩目。

杠杆贷款(leveraged loan),是金融机构对低信用评级企业发放的贷款,这类企业普遍具有负债高、信用差的特征。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8年以来,全球杠杆贷款规模涨了2倍,达到1.4万亿美元。但这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放贷标准的弱化,在信用市场埋下了雷:
一方面,杠杆贷款对企业偿债能力要求放松。
正常贷款要求企业的债务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Debt-to-EBITDA Ratio)在1-5之间,但杠杆贷款市场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该比率高于5。
图:杠杆贷款市场企业的Debt-to-EBITDA 比率大幅抬升

为了满足贷款对Debt-to-EBITDA 比率低于5的要求,许多企业通过会计手段将成本加回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以降低该比率,从而成功获得贷款。
瑞银(33.47, -0.05, -0.15%)一篇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利用杠杆贷款并购的企业平均的Debt-to-EBITDA比率是5.6倍,如果扣除加回的成本,该比率会上升到7。
另一方面,杠杆贷款的投资者保护条款已大幅减弱。低门槛(Covenant-lite)贷款现已占市场存量的80%,创历史新高。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当前企业杠杆贷款市场的现状,不免让人联想到07年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
这两个市场存在很多相似的特征:比如贷款人信用记录差、现金流脆弱;又比如贷款大幅增长、但放贷标准减弱。
根据英国央行的数据,2018年的杠杆贷款规模已接近2006年的美国次贷。

目前,全球50%以上的杠杆贷款由担保贷款凭证(CLO)持有。CLO将这些贷款重组打包,并分割成许多不同“层级”(tranches)产品,再出售给不同偏好的投资者。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如今的CLO几乎是催生07年次贷危机的衍生工具--担保债务凭证(CDO)的翻版。区别在于07年的CDO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底层资产,而现在的CLO以杠杆贷款为底层资产。

在CLO市场的机构买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银行是主力,其中最大买家之一Norinchukin (日本中央农林金库)今年六月时持有CLO产品高达750亿美元。
图--全球CLO机构买家及持有份额占比的划分

今年以来,因担忧杠杆贷款市场风险,日本监管部门收紧了对这类高风险信用产品的投资,使得日本银行下半年不断减仓CLO。杠杆贷款ETF连续43周出现资金净流出,也或许与此有关。
图--ETF基金和共同基金连续流出杠杆贷款市场

与监管层一样,市场也在担心CLO是否会重蹈CDO的覆辙,并引发一轮新的债务危机。
毕竟,2008年次贷危机给美国人民的创伤实在是太深了。
CLO正酝酿新一轮债务危机?
表面上看,CLO市场与CDO市场极为相似。但是,与CDO的巨大杀伤力相比,CLO的风险似乎小很多。
首先,CDO风险集中且过于复杂,是07年次贷危机的最大推手。
07年次贷危机前,70%的CDO集中在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还有许多CDO以其他CDO作为底层资产,被二次、三次证券化后组成更复杂的衍生品(“CDO平方”和“CDO立方”),这些衍生品放大了房价下跌的风险。
图:来自我们去年写得这篇<那个5年1000倍的黑天鹅猎手>

图:电影《大空头》截图

与CDO不同,CLO底层资产风险分散,结构‘清晰’。
多数CLO的底层资产由分布于20-25个行业200-300个企业杠杆贷款构成,单个企业的贷款风险敞口控制在2.5%以下,因此风险比较分散。此外,CLO市场不存在复杂衍生品,也没有像CDO那样被金融机构当做短期融资套利的抵押品。
其次,CLO主要层级的违约率低。
基于历史数据统计,CLO各层级产品的违约率非常低,CLO优先层的投资者几乎没损失本金。即使在2015-2016年经济小型衰退期间,CLO表现也非常好。
而与之相对的,在08年金融危机期间,43%的CDO优先层(AAA级)都出现了本金损失。

美国债市的真正风险在哪里?
尽管CLO市场尚不具备引发大型债务危机的‘基因’,那么美国债市就不存在风险了吗?
有的。
当前美国信用债存量占GDP比重已超过危机前水平,而投资级债券规模更是突破了5万亿美元。

投资级债券中,评级最低的BBB级债券占比过半,而BBB级债券距离垃圾债只差两个评级。

根据大摩的研究,如果仅以负债率为标准,45%的BBB级债券将从投资级调低至垃圾级。
关键的是,美国大公司(比如苹果(245.55, -0.28, -0.11%))以及风险厌恶的养老金持有很多BBB级债券,但监管并不允许它们持有垃圾债。
一旦经济衰退降临、企业营收恶化,大批BBB债券将被降级为垃圾债。由于许多基金不能持有垃圾债,将被迫甩卖。如此下来,美国债市或出现巨大抛售潮,形成流动性紧缩。

而说到垃圾债风险,页岩油行业不可忽视。过去几年,这个行业曾风光无限,央行开闸放水的廉价热钱不断涌入,催生产能快速扩张。随着这些财富故事的持续火热,油气企业发行的垃圾债占比已超15%。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行业热潮消退,大多数页岩油气企业都陷入现金流恶化、融资链断裂的困境,行业破产重组案例数量不断攀升。
雪上加霜的是,未来2-3年,高杠杆的页岩油行业即将迎来偿债高峰期。
若油价持续低迷,油气企业盈利不能改善,那么垃圾债市场或将重演2015/2016年油价暴跌时期的情景:信用利差大幅走阔并蔓延至BBB级债券,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

过去几年,美股繁荣建立在上市公司发债回购股票的基础上。而一旦债市出了问题,股市恐怕亦难以独善其身。

因此,当前CLO的抛售潮或许只是浮在表层的‘雷’,而BBB级债券的降级潮才是美国债市的真正‘大雷’,值得各位投资者密切关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孟然









关注公众号查看全文
公司资本论
连接每日热点,
点评股市众生相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
热门推荐
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收起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 2025年02月22日
- 22:3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31,117
程序员辞职成网约车“单王” :3年赚近70万,今年将赚到100万
- 2025年02月22日
- 09:57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2,215
七名中国选手闯入第34届乒乓球亚洲杯男女单四强
- 2025年02月22日
- 15:07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080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04:04:48
高德红外(sz002414)董事长称多个脑机接口技术已超马斯克。武汉高德红外(sz002414)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在亚布力论坛年会表示,公司5年前就开展了脑机接口研究,并在不断突破脑机接口顶尖技术。高德红外(sz002414)实现了65000个通道的脑机接口,远超马斯克的3072个通道,是马斯克的20倍,并且实现了双向信息的读取与写入,而马斯克的技术则为单向。他直言,“很多技术层面的指标,我们已超过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不知道是不是当初的亩产万斤? -
趋势领涨今天 03:05:10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院士表示,“10年后,机器人(sz300024)会比人都多,每个人身边都会有10个机器人(sz300024),包括物理或者虚拟的。未来3-5年,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IT行业本身,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苹果,一大批芯片云计算公司等,是大受益者,他们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 -
趋势领涨今天 01:54:15
【DeepSeek“低调”参与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科创板日报》23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主办方获悉,DeepSeek参与了今年大会,但是方式颇为低调,主要是以闭门会和工作坊的形式参与。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26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17
二、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sz300024)亮相2025GDC《科创板日报》22日讯,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宇树科技带来两款机器人(sz300024),一是售价9.9万元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sz300024),这款机器人(sz300024)最大的特点是轻量化与高负载能力;二是针对C端,有遛狗和拖物功能的Unitree Go2。近期人形机器人(sz300024)走势很强,现在2025全球开发者峰会已经召开,宇树科技研发的机器人(sz300024)也已经亮相,机器人(sz300024)的行情肯定没有走完,但短期是不是利好兑现了呢?三、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周末马斯克飞行汽车上天的消息迅速冲上各大网站热点,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垂直起降,无外露螺旋桨,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217万元一辆,已有3300个订单。据了解,Model A可以垂直或水平起飞,最多可搭载两人。这款飞行汽车既可以在城市道路行驶,也能开到天上,满电状态下,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地面行驶可达322公里。国内研究报告指出,从2025年起,飞行汽车将迈入商业化启航的1.0阶段;预计到2035年左右,智能eVTOL飞行汽车规模化应用加速,成为低空交通出行的主要运载工具;预计到2050年左右,陆空两栖飞行汽车将实现大众化应用,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深度融合,构建起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摩根士丹利预测,至2050年飞行汽车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而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飞行汽车是周末吹得最猛的一个板块,对A股市场来说,人形机器人(sz300024),DeepSeek经过连续大幅炒作以后,市场热点会不会借机切换到飞行汽车、低空经济等板块呢?我们认为这个概率还是很大的。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02
暖风频吹 有个板块周末爆棚这个周末虽然美股大跌,但国内继续暖风频吹,主要集中在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上电视;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sz300024)亮相2025GDC;重点是飞行汽车真的上天了!一、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据央视报道,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并且正在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将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摩根士丹利日前上调明晟中国指数评级,同时认为,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多项最新技术突破的支撑下,科技密集型企业有望实现利润率和收益率双增长。高盛发表的研报则看好中国在数据、“云服务”以及软件和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前景。此外,外资金融机构还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调研频次。阿布扎比投资局、汇丰、施罗德、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外资机构,近期多次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中,调研范围涵盖电动车、消费、家电等众多行业。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外国投资者积极布局中国资产,外资净买入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总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全球估值最低的只有A股和港股,因为DeepSeek的突破,彻底改变了外资对国内的看法,但这里也有两点不太好:一是,内资继续大幅流出。上周五内资虽然出现了流入,但相比前四天大幅流出近1800亿来说,上周五流入不到70亿元,还是杯水车薪!重点是内资很难连续三天流入,所以,不排除,下周一内资还会继续砸盘;二是,周末巴菲特发布了年度报告,巴菲特提到将永远把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重点是主要是对日本的投资增加,没有提到A股和港股! -
趋势领涨今天 01:05:03
大家早上好!趋势为王,做股海的领航者,新的一天,新的战斗,欢迎你来到本直播室!新进的朋友请注意点赞,收藏本直播室,以方便你下次观看,谢谢大家的支持!【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2025-02-22 07:46:21
在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表示,以模仿学习为主的端到端技术面临挑战,一方面高质量场景数据稀缺,驾驶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模仿学习存在性能瓶颈。他还透露,商汤下一代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将在4月车展发布,此外,日日新大模型6.0也将在今年发布。 -
趋势领涨2025-02-22 04:06:31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2025-02-22 02:07:22
【年内公募基金斥资超33亿元参与定增】财联社2月22日电,今年,定增市场发展迎来新机遇。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在业内看来,允许公募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将给定增项目带来更丰富的资金来源,为定增市场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定增市场规模的扩大。东方财富(sz300059)Choice数据显示,以增发上市日计算,今年以来已有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定增认购总额达33.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