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长期资金的入市助推养老金三大支柱均衡发展

巴曙松:长期资金的入市助推养老金三大支柱均衡发展
2019年11月23日 10:56 新浪财经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巴曙松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巴曙松

  新浪财经讯 11月23日消息,第五届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巴曙松表示,从规模上看,中国的养老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长期资金的入市有利于促进和推动中国的整个养老金一二三支柱之间的一个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巴曙松还指出,顶层设计的优化,为它提供便利,体量大,涉及面广,必须有制度明确。对于长期资金管理人业绩的评价,风险、评估的机制和后续的考核评估的机制,这样来提升它的管理效率。再一个完善权益、另类投资,从原来比较熟悉存款和国债的投资,更多熟悉和发展这些市场,为长期资金发展提供好的环境。此外,这些长期资金的产品税收优惠,优化它发行的流程和审批的流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

  巴曙松:谢谢主持人,我们非常高兴又再次来到清华园,和各位专家共享盛举,刚才刘会长特地对我们分会的工作给予了一个鼓励,实际上他担任会以来,对我们的老龄金融的工作非常支持,除了有一系列具体的意见,每次这个会他都参加。

  我记得在年轻的时候,内心也不太听老同志讲一些话,多少年多少年之前我们那个时候是什么什么样。刚才一来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跟车行长说,车行长你有没有印象,21年前,我在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做副行长,我说你在中国银行安徽分行做行长,我们是挨着的两个行,他陪着我们总行一位领导到浙江讨论业务合作调研,21年前。

  杨燕绥教授,我们在15年前一起参加人社部的企业年金资格评审,15年前。因为04年评的,国务院05年正式发布的,后来我看了一下我们整个老龄化的进展,今年大概应该65岁以上人口占比11%左右,再过20年,车行长,大概就在21、22的样子,就是平台期,一个深度老龄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的比例就上升到21%、22%的样子。基本上就稳定在这个位置。我看了一下预测的数据,2040年大概就在21%几,2050年大概在22%,基本上在高位平台了。所以实际上留给我们充分做准备的这个时间窗口往多里说20年,所以我们要及早的准备,这就体现了我们分会和中行和我们的清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的几个成果,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杨燕绥教授对指数研究比较长的时间,我们养老金报告也是我带头做的一个报告,今年算是投石问路,我跟同仁们说,先拿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充分修订完善,我和白海峰说,如果定下来要做,我们就坚持做20年,把你们从一个中年人做成老年人。不是为别人做事情,是你们现在为中年,坚持做20年的时候,变成60、65岁老人的时候,准备充分,岂不是为你自己而做吗。

  今天这一节把几个报告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和梳理。

  我不知道谁出的题目,命题作文,让我谈谈长寿时代和长期资金入市。人活的越来越长,在党中央、国务院文件里,我反复地读,既看到了它对未来挑战的清醒的认识和担忧,但是也做了很多正面的评价,怎么把这个银色经济增长的潜力发挥出来,第一段,老龄社会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成果,49年的时候我们大概平均寿命35岁,如果大家在49年,在座各位多数算长寿老人了。现在持续的提升。已经不再是70古来稀的说法。

  香港证券公司做了一个大改革,生物医药研发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金融的需求和供给的错配,大部分的医药企业的研发,在研发阶段没有盈利没有现金流也没有业务记录就是烧钱,60%到80%的开支在研发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没人给它借钱,银行不给它贷款,因为没有抵押也没有现金流,怎么评估,上市也上不了。所以香港就做了一个大的改革,你只要中国、美国、欧洲几个药监部门一期临床评估,市值不低于15亿港币就可以上市,这样就把许多金融资源吸引到医药研发领域,我讲这么半天什么意思?让很多已上市的生物医药的负责人,这也是一个学历平均水平最高的一个行业,基本上整个团队都是博士、教授一大批的,他们每个药来了,给我讲,PPT一放,头一两个迷迷糊糊不太信,被他们讲多了,我慢慢也 信了,他们生物医药研发部门给我灌输什么理念。青霉素广泛应用把人的平均寿命从35岁到60岁,预防的这些药品,平均寿命从60岁到70岁,这么多钱涌入到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会提高研发的突破,基因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的突破,在未来5到10年里,会把人的平均寿命从现在70、80岁提高到100到120岁。我们做金融就在想,你们说成真的了,我们保险公司怎么办?你看刚才胡博士讲的说平均领16年养老金,提到120岁,需要领60年养老金,而且他们言之凿凿告诉我,这个突变就在5到10年左右就要发生,所以不管真的假的,未来5到10年,大家把身体搞好。只要这5到10年过去了,就是照着100到120岁来。

  这个给我们提出很多新课题,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可能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出生率的下降,寿命的提升,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老龄化的问题。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上升,我们处在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进展就是我们今天提出这个课题的现实问题。

  在金融方面带来的一个同步提升的一个课题就是养老金的支付的压力。因为越来越长寿,养老金的投资 压力、支付压力就同步上升。我们到2018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就差不多10%、11%,出生率在下降。所以我们根据相关的测算,社科院也是另外一个参加了第一次养老金资格评审的郑炳文教授,当时在研究的学界就是我们几个,他的测算,保持现有的财政补贴机制不变,我们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当期结余大约在2028年就会出现缺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

  2019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累计结余在4.26万亿,此后持续增长。

  我们从规模上看,中国的养老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OECD公布的数据,2017年养老金的资产比值超过100%的国家有八个,都是OECD发达国家,美国到了145.3%,排在第六位。而中国的养老金资产占GDP的比重1.6%,远远低于非OECD和地区平均数50.7%,也低于非OECD国家及地区平均数的19.7%,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像金融银行一样,能够参与到这么一个提升推动扩大养老金规模市场的这么过程进程中来。

  这样放到我们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的背景下,现在大的判断,从出口这一端转向内需这一端,表现在直观上就是以前我们要看刘戈的节目,广交会如何如何,那个时候就是中国的晴雨表了,现在这些年大家听说广交会的报道了吗?出口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出口的影响弱,进口的影响越来越大。老年人到203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它是很重要的消费力量,他们的钱被年轻人围绕,去买了P2P,买了这样那样的资产,这就是金融业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我们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调查统计,当前中国老年人的支出结构里面,日常生活支出占比56.5%,医疗费用支出12.7%,城市里面保健品占了三分之一,所以用刘戈刚才这种非常沉痛的调侃模仿也一样,我们老年人难道被照顾得不够吗?被一堆保健品围绕。真真假假的保健品,怎么让他们的健康医疗养老这些产业让他们得到好的服务,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开始也要同步的认真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

  它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也会非常深远。我们看到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很难避免,而且还在加速,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经济体有哪些特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减少,另一方面,退休了之后,它的投资和消费减少,所以一些深度老龄化的国家,慢慢走向了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或者说得极端一点,零利率零通胀零增长。基于这个状态之后,这个经济该怎么运转?现在全世界负利率的金融资产有17万亿,北欧已经出现了贷款按揭是负利率,这就是人口结构背后深刻的变化,金融业该怎么调整。

  低增长低利率的环境又进一步加大了养老金的支付的压力和投资压力。所以你想,比如保险公司,养老投资公司,它其实就是背后金融活动,利差作为重要的收入。时间价值,现在把钱交过来,我去做投资,等到你将来退休,以更高的收益来支撑你的养老,结果利率变成是负的了,这个故事逻辑上就不自恰了,那怎么办?金融业该怎么调整?而且大家都在投国债,国债收益率也在下降,客观上也要求我们的养老金开始在长寿时代可能不得不要更多的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这个时候我觉得像我们中银这样主流金融机构的介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的时点。如果我一定要做类比,有点像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们国家开始搞房改,现在看,投资房地产就是98年那个时候个很好的起点。我们怎么开始推动。

  怎么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呢?扩大它的投资范围,提高投资收益、改变市场结构,我们基本上交易量还是以散户为主,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到30%,但是交易量占了80%,天天跑进跑出忙得很。所以我们有时候就说,也不能指责散户投资者,可能中国的股市除了投资功能以外还具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娱乐功能,买卖过程中它有娱乐感也有可能。但是长期资金的介入,就会有利于培育这么一个价值投资的概念,从比较长期的趋势来看待。而且更重要长期资金的入市有利于促进和推动中国的整个养老金一二三支柱之间的一个均衡发展。目前我们的养老金保障体系非常不平衡,第一支柱,就靠基本养老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占整个养老金的84%,企业年金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只占到16%,而且主要是国企、央企为主。我们当时参与企业年金讨论的时候,本来是希望大家所有的企业、居民、投资者都能享受到,结果他能出钱的往往是效益比较好的国企、央企,怎么扩大这个范围?第三支柱,基本上处于一个非常初步的起步阶段,规模可以忽略不计。这个和美国一二三支柱中间二三支柱占比90%相对比较成熟的养老体系还差距比较大,需要我们来提升我们的配置效率,我们把中国、美国、加拿大做了一个对比,来看出我们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

  而且,长期来看,长期资金入市有有助于从一个比较长远的收益的角度来评估公司对公司的治理有积极的改进作用。

  而且你长期资金要入市就要找长期的资产,更要对于我们从全球范围内来拓展一些优秀都是标的,所以我们就要找一些比较稳妥的方式去把金融业开放程度提高。也就说怎么把养老金的投资参与,同样的股票两边上市,价格差的那么大,作为一个长期资金,他在香港上市进行稳定分红,现在来说经济的合理性更高。

  怎么推动?这几个方面的建议:

  顶层设计的优化,为它提供便利,体量大,涉及面广,必须有制度明确。对于长期资金管理人业绩的评价,风险、评估的机制和后续的考核评估的机制,这样来提升它的管理效率。再一个完善权益、另类投资,从原来比较熟悉存款和国债的投资,更多熟悉和发展这些市场,为长期资金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再一个这些长期资金的产品税收优惠,优化它发行的流程和审批的流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目前过程看,养老金,2018年的大数5.82万亿,全国社保基金大概在2.24万亿。

  第二,保险资金,过去十年我们保险资产规模有快速上升,从3.8万亿增长到18万亿。到2018年底,保险资金持有 的股票和基金不到2万亿元,占整个保险业资产比例12%左右。我们一方面监管部门要扩大范围,实际上现有的范围30%他们都没用足。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的空间。

  再一个吸引外资的流入,来扩大长期资金的来源。这是会议主办方给我命题作文,我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

  大会好像要让我主持,我想一下我主持的水平比刘戈差太远,我想我们接着请刘戈接着主持,大家欢迎!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8 邮储银行 601658 5.5
  • 11-27 佰仁医疗 688198 --
  • 11-27 江苏北人 688218 --
  • 11-26 卓易信息 688258 --
  • 11-25 硕世生物 688399 46.7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