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固收.利率】银行风险偏好改善为何如此之难?

【兴业固收.利率】银行风险偏好改善为何如此之难?
2018年10月20日 23:13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投资要点

当前“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一个核心阻碍在于银行风险偏好较低。9月经济和金融数据指向当前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仍然存在明显不畅,其背后一个核心的阻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相对低迷,具体表现在:1)对公贷款的久期偏好较短,票贴充额度的现象明显;2)偏好高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资产;3)票贴利率下行明显,但贷款利率仍处高位。

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银行风险偏好较低的阶段,有何相似之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也曾出现过两次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阶段,背后存在一些相似之处:1)基本面均出现恶化,融资需求明显回落;2)货币政策持续宽松;3)银行资产质量快速下降抑制其风险偏好。

过去两轮银行风险偏好是如何修复的?两轮风险偏好修复都伴随着基本面预期改善和融资需求见底回升,其背后有一些重要条件的变化:

o    首先,“宽货币”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o    政策从紧信用转向宽信用,但关键是打开了加杠杆空间;

o    加杠杆的驱动力:地产提供“权益”资金,地方政府是载体;

o    银行表外扩张也从资金端对接了加杠杆的需求。

当前困局和历史的不同:

o    当前基本面下探程度不及前两轮,外部冲击和债务约束“硬化”是触发风险偏好下降的直接原因;

o    融资需求仍面临内生回落压力,这是接下来制约银行风险偏好的另一重考验;

o    政策虽宽信用对冲,但结构化导向明确,仍然缺少加杠杆的驱动力和载体;

o    理财和表外扩张受限,银行也系统性缺乏高风险偏好资金。

本轮银行风险偏好修复注定不易,宽货币+融资需求放缓的组合仍将延续,这将继续利好利率债趋势。以往政策宽信用的同时也打开了加杠杆空间,但本轮宽信用明显是结构化的,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重塑注定需要较长时间,而与此同时,过去两年经济刺激效果衰减,叠加外部环境恶化,融资需求的内生下行趋势可能才逐渐显现,对资产质量的担忧上升在未来仍将继续限制银行风险偏好的改善程度。稳预期和防止经济失速的要求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宽货币+融资需求放缓的组合利好中期利率债的走势,曲线在当前陡峭化的基础上有望向牛平演化。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

报告正文

银行风险偏好趋降

当前“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一个核心阻碍在于银行风险偏好较低。7月下旬政策基调转向以来,尽管决策层作出诸多努力旨在疏通货币政策向信用环境的传导,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9月经济和金融数据指向当前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仍然存在明显不畅,其背后一个核心的阻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相对低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o    企业贷款久期下降。中长期贷款信用风险大于短久期,银行风险偏好下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缩短贷款期限。2018年以来,企业部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显著下降。

o    偏好流动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资产。2018年9月以来银行加大配置流动性和安全性更好的利率债和存单,信用债托管量回落,指向银行风险偏好下降明显。另外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偏向安全性更高的居民部门也说明银行风险偏好趋于下降。

o    票贴利率持续下行,但贷款、信托等利率居高不下,指向银行在资产配置偏好有所偏倚。今年以来,信托收益率上升指向实体融资需求仍然旺盛,而票据贴现利率下行指向银行将资产配置侧重于票据融资。银行用信用风险较低的票据“填额度”是风险偏好下降的典型表现。

历史上银行风险偏好低的阶段

历史上存在类似当前银行风险偏好较低的阶段,有何相似之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也曾出现过两次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阶段,分别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和2014年至2015年。

2011-2012年和2014-2015年两次银行风险偏好下降都处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的阶段,具体来说,这两个阶段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o    基本面均出现恶化,融资需求明显回落。2011年-2012年经济增速快速回落,2011四个季度GDP同比分别为10.2%、10%、9.4%和8.8%,2012年前三季度分别为8.1%、7.6%和7.5%,直至四季度GDP才企稳回升至8.1%。同一时期,PMI、工业增加值等月度指标也从高位迅速回落,“经济软着陆”成为这一阶段的关键词。2014年初至2016年初,工业增加值由8.2%直线回落至5.4%,经济的严峻形势更甚于2011年。伴随着基本面恶化的是融资需求的明显回落,M2和社融均大幅下行。

o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2012年初央行开启第一轮降准周期,其中有对冲外需冲击下外汇占款减少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的因素,避免经济“硬着陆”也是很重要的考量。2015年初央行开始第二轮降准周期,稳增长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主要原因。

o    银行资产质量快速下降抑制其风险偏好。随着宏观经济景气度回落,银行不良贷款率迅速攀升,2011年四季度应不良贷款率上升11bp,2014-2015年银行不良贷款率也逐季加速上升。不良贷款率上升显著抑制了银行的放贷意愿。

总结来说,经济下行背景下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和资本金约束是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直接原因。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直接降低了银行的放贷意愿,同时,不良贷款冲销需要消耗银行资本金。另一方面经济增速下滑后银行盈利状况恶化,内生资本积累速度放慢,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资本金对信贷资产扩张的约束。

 过去两轮银行风险偏好低的阶段如何终结?

从过去两轮银行风险偏好低的终结来看,银行风险偏好改善离不开基本面好转和融资需求回升。具体来说,过去两轮银行风险偏好走出低谷时以下几个方面出现了积极变化:

首先,“宽货币”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货币政策由收紧转向宽松并不能直接带来融资需求的回升,除了货币政策的放松,过去两轮银行风险偏好走出低谷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出现积极变化。

政策从紧信用转向宽信用,但关键是打开了加杠杆空间。加杠杆的传统部门为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它们历来也是中央调控和监管的重点,“货币”变为“信用”流入实体的关键一环是政府对地产和融资平台监管的放松。

o  2012年政策上由收紧到放松完成快速切换。1)地产部门。2011年中央连续加息抑制经济过热,同时国务院推出“国八条”加强房地产调控。但经济形势很快从过热切换至增长失速,稳增长成为政策的首要目标。2012年初的降息降准实质性放松了房地产调控,地产部门加杠杆的空间打开。2)地方政府部门。2011年,银监会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34号文),审计署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城投融资收紧引发川公路、云南城投、上海申虹等信用风险事件。2012年稳增长压力下,地方融资平台监管趋于放松,“城投信仰”的恢复使城投债信用利差大幅收窄,城投平台加杠杆空间打开。

o  2014年地产去库存和大力发展PPP模式打开了地产部门和地方政府加杠杆的空间。1)地产部门。2014年各大城市的房地产限购政策逐步取消,当年“930新政”更是从名义上“维稳”房地产。2015年的“330新政”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鼓励居民加杠杆。货币政策上的“双降”以及创设PSL支持棚改货币化安置进一步促进了地产和居民部门加杠杆。2)地方政府部门。2014年中央对地方债务问题监管再次趋严,国务院发布“43号文”要求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城投信仰再次面临打破。2015年稳增长压力下政策开始转向,国务院要求银行支持平台公司在建项目的后续融资,并通过大力发展PPP模式给基建项目融资,地方政府加杠杆的大幕再次开启。

加杠杆的驱动力:地产提供“权益”资金,地方政府是载体。2012 年之前,贸易顺差和外部资金的流入,实际上构成了企业部门加杠杆的基础“权益”,从融资需求的变化与企业部门的投融资活动密切相关; 然而, 2012年以来,随着外汇占款的趋势回落,原有的“权益”增长萎缩,而同时经济对地产的依赖程度上升,这伴随的是地产成为各个部门加杠杆背后的基础“权益”核心提供方,例如居民的按揭抵押贷款、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以及地产投资拉动上下游利润和融资需求的拉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产和地方政府部门密不可分,两者共同成为驱动融资需求周期的核心因素。

银行表外扩张也从资金端对接了加杠杆的需求。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余额增速加快,增量从每年不到2万亿迅猛升至2015年的8.5万亿。另外,信托贷款在2012年和2015年也出现增长的高峰。理财和非标的增长正好对应被政策“松绑”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为这两大传统加杠杆主体提供资金。一般而言,表内资金风险偏好较低,且受政策监管较严,低资质的房地产和城投部门很难从银行表内获得贷款。理财和非标的“上位”成为2012年和2015年房地产和融资平台加杠杆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次和历史有何不一样?

当前基本面下探程度不及前两轮,外部冲击和债务约束“硬化”是触发风险偏好下降的直接原因。前两轮银行低风险偏好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各项经济数据全面失速。与前两轮不同的是,目前基本面才刚刚高位回落,风险偏好降低主要出于外部冲击和债务约束“硬化”:1)中美贸易争端还在持续发酵,明年初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将由10%提升至25%,另外更大规模的出口商品也可能面临加征关税;2)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并未放松,逐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将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政策处于“稳杠杆”阶段,但再次开启“去杠杆”的预期直接抑制了银行风险偏好。

融资需求仍面临内生回落压力,这是接下来制约银行风险偏好的另一重考验。融资需求回落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1)目前地产投资仍在高位,房地产产业链仍能对基本面提供一定支撑。但是目前地产销售和投资下滑的趋势初显,地产周期回落将严重拖累基本面;2)9月的进出口数据也处于高位,其中有厂商在关税提高前“抢出口”的因素。当前的进出口高增长不可持续,明年外需回落将是大概率事件。

政策虽宽信用对冲,但结构化导向明确,仍然缺少加杠杆的驱动力和载体。前两轮银行低风险偏好阶段,政策层面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融资需求“松绑”,所以前两轮宽信用到风险偏好改善只是时间问题,这一轮可能不只是时间问题,还有结构的问题。1)空间和风险制约传统部门加杠杆。过去的三轮稳增长,分别由工业企业部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居民部门轮流充当“加杠杆”的主力。目前企业、政府和居民部门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继续走老路将不可避免加大金融风险。2)政策宽信用导向小微企业。本轮“宽信用”结构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即着眼于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小微企业由于经营不确定性较大,对各类负面冲击的抵御能力最弱,其信用风险最高,因此目前小微企业暂不具备成为加杠杆载体的条件。

理财和表外扩张受限,银行也系统性缺乏高风险偏好资金。过去非标融资高增长的基本条件是银行理财规模的大幅扩张。银行信誉兜底的“刚兑”叠加“资金池”的运作模式使银行理财“完美”解决了资产和负债在久期和风险上不匹配的问题。2017年金融去杠杆打破了同业负债-同业理财-委外的套利模式,银行理财规模停止扩张。随着资管新规正式稿公布,原有的银行理财模式将彻底终结,存量非标资产的缩量直至消亡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但是,表外资产回表难度太大,表内无论资本金约束还是风险偏好,都不足以承接过去银行理财对接的非标资产。

本轮银行风险偏好修复注定不易,宽货币+融资需求放缓的组合仍将延续,这将继续利好利率债趋势。以往政策宽信用的同时也打开了加杠杆空间,但本轮宽信用明显是结构化的,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重塑注定需要较长时间,而与此同时,过去两年经济刺激效果衰减,叠加外部环境恶化,融资需求的内生下行趋势可能才逐渐显现,对资产质量的担忧上升在未来仍将继续限制银行风险偏好的改善程度。稳预期和防止经济失速的要求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宽货币+融资需求放缓的组合利好中期利率债的走势,曲线在当前陡峭化的基础上有望向牛平演化。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银行风险偏好改善为何如此之难?》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0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黄伟平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4080003

喻坤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7090003

左大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6070005

研究助理:罗雨浓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偏好 风险偏好 信用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5 新疆交建 002941 --
  • 10-24 宇信科技 300674 --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