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伯静
记得科大讯飞的掌舵人刘庆峰曾经说过,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把科大讯飞建成中国的“贝尔实验室”。看现在的形势,他能成功吗?希望他能吧!
语言,是那么的奇妙。而语言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则更加令人浮想联翩。曾几何时,我像敬仰智者一样仰视科大讯飞以及它这样的公司。我一直憧憬,人工智能的奇迹就有可能会在这样的公司身上发生。
很多人,想必我和差不多少。而我们对语音技术的关注,也早不是一天两天。
早在2016年6月,“互联网女王”玛丽·米克尔在她的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曾经说道:“人机交互的方式正在被语音输入和汽车改变。2016年,语音识别正确率已经提高到了90%,5年前的正确率只有70%。计算界面正在从键盘变为‘麦克风+键盘’,语音搜索所占份额正在不断加大。这种方式快速、简易、个性化、解放双手并且价格低廉,让来自于Android上的Google搜索请求有20%通过语音进行。”
到今天,我认为我们的语音技术发展的会远比几年前要好得多。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但谁知道,一片繁荣中,科大讯飞遭遇了另类的“滑铁卢”。要知道,如果从最初创业开始,科大讯飞绝对算是一个业内的先行者。
看了那么多的质疑,我尚不敢确定华大讯飞是不是真的就是那绚烂的肥皂泡。这是一件很让人担心的问题,因为,一个又大又美的肥皂泡一旦破碎的话,那就便很难复原了。
不过,先是华大基因,再是科大讯飞,两家市值一度非常高的公司,都面临着信任危机,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深信,这绝对不是巧合。高新科技,往往会成为某些人灿烂的外衣,里面是什么就谁也说不清了。
科大讯飞目前的局面,实在是很让人失望。我们,且不必去探究这其中是否有人在刻意的进行攻击。至少从表面看上去,这些批评、质疑都是非常公正的。
如今,遭遇前所未有危机的科大讯飞,在不断地质疑声中,还有可能“破局”吗?
我想,如果能做到下面几点,是可以改变局势的。否则,未来就很难说了,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也说不定。
第一,在技术上证明自己。
科大讯飞,从市场份额上看,一直是业内的领先者,一度还是绝对领先。一篇2006年的文章称,科大讯飞在那个时候占据了国内语音应用主流市场80%左右的份额。
而到了2018年,按照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当下的市场份额是:科大讯飞,44%;百度,28%;苹果,7%。
从绝对数字看,科大讯飞的份额下降了太多。但整个盘子大了,有预测称2018年语音市场规模会达到160亿元,而科大讯飞在2005年的利润才是2500万元左右。所以,也没法说科大讯飞在份额方面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后来者都非常厉害,科大讯飞已经不是市场的绝对强者,当然,各家的侧重点可能也不尽相同。
对手的强大,市场份额的下滑,再加上“雪上加霜”的舆论危机,今天的科大讯飞急需“翻身”的机会。
这里,我想起了百度。之前,百度打自己的“翻身仗”时,就是从人工智能开始的。
尽管对百度的争议很多,我也对它的某些做法持保留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努力是要得到认可的。至少在陆奇离职之前,是这样的。
在语音技术方面,百度入场远不及科大讯飞早,但百度的某些做法却值得科大讯飞借鉴。
如今,科大讯飞的产品在技术上被人质疑,甚至有报道说其产品在使用上不如某些竞品。那么,科大讯飞拿出能够让人信服的产品来如何?
比如像百度那样在无人驾驶上做出些大名堂。再比如,有媒体报道称“科大讯飞(政法业务产品)的智能语音庭审系统对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要求很高,暂不支持其他语言”,那么何不研发支持其他方言的产品?要是真的有过硬的技术,何惧人言?
除非,科大讯飞真的“技不如人”。
第二,改变自己的主要经营范围。
前面说到政法业务产品,这里必须要提一下科大讯飞的产品经营范围,或者叫产品经营的目标领域。
关于经营范围,科大讯飞的2018年半年报中是这样说的:“当前正值人工智能产业爆发的关键窗口期,公司持续加大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生态体系构建的投入以及在教育、政法、医疗、智慧城市等重点赛道的市场布局投入”;“赛道上,科大讯飞在教育、司法、医疗、智慧城市、智能服务、智能车载等行业领域持续发力,效果显著。”
我们看科大讯飞各项业务收入比例的话,教育、智慧城市、政法业务这三项就占到60%以上。
而其受诟病最多的地方,恰恰是这三项中的政法业务产品。按照2018年半年报,科大讯飞政法业务产品在上半年收入3.4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10.87%。有报道称,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庭审系统的市场份额达90%以上。
不是说这些领域不好,而是这些领域的“亲民性”差一些。至于贴近人们生活的消费级智能硬件,像其他互联网公司“小某”之类的知名产品,科大讯飞显然很缺乏。并且,更为重要的互联网产品及服务方面的营收,在科大讯飞营收中的比例也并不大。
另外,教育、智慧城市、政法业务这几个领域,大多属于地方采购业务范畴,且不说技术含量如何,很容易让人诟病。
这个经营范围,应该扩大一下,或者说应该把侧重点转移一下。
第三,改变在之前的经营模式。
前面说到经营范围,这里就应该提到经营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科大讯飞的经营模式争议非常多。有报道称,科大讯飞采取在地方设立分公司、合资公司然后再取得政府采购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
这种说法,被科大讯飞否认。
这里,我暂且同意科大讯飞的否认。但是,科大讯飞重要的经营范围,却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所以,科大讯飞需要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堵住批评者的嘴。
而这种经营模式的改变,与前述改变经营范围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在以上三点上做足了功课,再加上科大讯飞在《关于全体高管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关于董事长、总裁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关于全体高管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等公告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假以时日,我想科大讯飞还是能缓过精神的。
而如果做不到这么几点,或者说科大讯飞在技术上真的有缺憾、在经营上有问题,那么,说不定就会沉沦下去。当然,这都是假设。
记得科大讯飞的掌舵人刘庆峰曾经说过,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把科大讯飞建成中国的“贝尔实验室”。看现在的形势,他能成功吗?希望他能吧!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iDoNews 签约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