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读《世界是部金融史》:让历史告诉现在

和你读《世界是部金融史》:让历史告诉现在
2019年11月23日 14:05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和你读《世界是部金融史》:让历史告诉现在

中国人说:鉴古通今。意思是说:通过对历史的观察、研究和思考,就能够为现在的许多问题找到解释、答案和方向。但这些年,我们可谓是“行色匆匆”,快的没有时间,也顾不上思考。同时,我们可谓是“成绩斐然”,“燃”的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就难免有点“膨胀”,以为当下就是永恒,“历史无知”成了通病。还有就是,我们“囫囵吞枣”地接受了许多西方的东西,往往是“不明就里”地“奉若神明”并“顶礼膜拜”。殊不知,许多“理论”就是个“坑”,只是用来“忽悠”人的,有的时候“阳谋”比“阴谋”更可怕。要知道,“与时俱进”固然重要,但“回望历史”有时更重要,因为,许多人和事,只有放到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才能够看清楚,并懂得判断和选择。

过去二十年,金融,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传统金融的路似乎越走越窄,“金融创新”却险象环生,一会儿是“次贷危机”,一会儿“P2P爆雷”,再一会儿是“ICO跑路”,于是,“防风险”就成为了“关键词”,“去杠杆”则作为了工作重点,这一切均拷问着金融的初心和职能。这一切,还属于“微观层面”,从全球的宏观视角看,金融,就更让人看不明白了,一张“绿纸”就能够将世界搅得“鸡犬不宁”,让“巧取豪夺”也有了“合理合法”的借口,于是,就有人写了一本《世界是部金融史》,与其说是“透过金融读懂世界”,不如说是“透过‘历史’明白了金融”。   

这本书,还是建议您“亲自”读读,尤其是金融从业人员,因为,第一作者陈雨露,曾经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的院长,现在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副行长,相信这足够让您说服自己了。此外,兼具专业性、历史性和文学性是本书的重要特点,可以说是纵观古今中外,“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和“老少咸宜”。当然,您也可以通过以下的“片花”,对本书来一次“走马观花”之旅。

第一章   钱之初,性本善

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会想到:人之初,性本善。的确,人们可以通过中国人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去解读货币的本质,认识货币的初心。

【摘录】

卢梭币制改革的核心是:铸足值货币;

雅典死于金融;

货币只眷顾有生产能力的人;(注:这是说古代)

有些时候,高尚根本就不是通行证;

罗马帝国抢劫的最高境界:高税收、罚没和超级货币贬值;

抢劫的最高境界:自封为神!达此境界者,肯定是“神功在手,天下我有”;

第二章   迷失的货币

仔细想想,迷失的哪里是货币,迷失的分明是初心与人性,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摘录】

国家货币对内丧失信誉,也就失去了统治基础;

历史上有着太多的偶然,但偶然之中肯定也有必然;

历史的内涵,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三章   暗黑年代

如果简单地说中世纪是“暗黑年代”似乎有点不公平,一个时代,一旦力量失衡,那么,暗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摘录】

实力相当,金钱就是力量;实力悬殊,力量才是金钱。关键时刻,还是要比谁的刀把子硬;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文明愈发达,交换就愈频繁,货币是大规模交换的必要手段,也是承载人类文明的方舟;

十字架上的金融密码;

掠夺财富的成本永远比创造财富更低;

第四章   邻家金融初长成

金融制度,也包括货币、价格、通货膨胀和投资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同的时代赋予不同的内涵,理解的前提是敬畏时间。

【摘录】

一旦本应属于民间资本的资金被王室挤占,金融制度就可能成为权力掠夺财富的利器;

当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储蓄未来的时候,财富早就被强势权力挥霍一空;

金银为币的时代,物价超级稳定;

“价格革命”是一个好听的词,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货膨胀”;

任何时代的通货膨胀都是一场财富再分配的游戏,一般情况下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这个时差,就是泡沫;泡沫破裂后,就是危机;

金融市场确实在重复历史,不过,被重复的只有危机。

历史的宿命是没有结尾的;

第五章   金融强国术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南海骗局”,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但主角只有一个:人性的贪婪。难怪赔了5万英镑的牛顿感慨: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人们如此疯狂。

【摘录】

人性是漆黑的夜空,神性只是其中的闪烁星辰;

对金钱越渴望,就离上帝越远;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第六章   金融败家术

约翰 · 劳有诸多且复杂的身份:经济学家、财政大臣、银行家、赌王、杀人犯、诈骗犯和越狱犯,似乎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金融的特征。

【摘录】

历史虽然是无数偶然事件的堆积,但每一个偶然事件又绝非偶然;

股价不可能无限上升,泡沫总有破灭的那一天;

纸币和股票毕竟不是金银,它就真这么值钱?

约翰·劳既不是骗子,也不是疯子,他没有料到整个国家贪婪的狂潮,他也不知道,自信,像怀疑一样,可以无限制地增长,并且,希望也可以像恐惧一样四处泛滥;

指券(纸币)是个好法子,如果没有超额增发的话;

外有军事威胁,内有通货膨胀,法国革命失去了理智;

真实的历史,不是教科书,永远不可能黑白相间,泾渭分明;

经济学永远不可能真正成为自然科学,很多问题也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

第七章   新世界的呼唤

货币、银行和资本市场,对于一个建立在荒蛮之地的“新世界”而言,的确是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它的“所作所为”,也让人“不敢恭维”,于是,“I killed the bank!”成为了一位总统的墓志铭。

【摘录】

自此,金融,一颦一笑都在影响着新大陆的命运;

教育不是产业,如果把教育当作产业,那这个民族的文化必将伤痕累累,最终也不可能承载人类赋予教育的使命;

凡不能在教育中传承正确价值观的国家,就更不可能成为泱泱大国;

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创新决定了世界走向;

只要在经济体健康的情况下,(货币和证券市场)才有可能与实体经济互为动力;

第八章   黄金世界

货币是什么,这是一个“准哈姆雷特之问”,其实,货币就是一套社会化的记账系统,核心是信用和信用支持。至于是金银,还是纸币,或是比特币,都只是债权债务凭证,凭证的灵魂是信用。

【摘录】

美联储,一个商业银行供养的孙子,却成为了自己股东的爷爷;

金银天生非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

金融必须配合产业,而不是决定产业;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金本位条件下可以靠黄金多寡自动调节国际汇率,永远不会存在汇率失衡;

银行体系在繁荣时会过渡扩张,在萧条时期会过分收缩,呼吸之间撼动金融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

第九章   枪炮与金钱(1)

把战争起因,完全归罪于金融,多少有点不公平,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战争中,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的西方银行家,不少是靠着发战争的不义之财起家的。

【摘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德两国的金融实力之战,耗尽了欧洲的经济资源,却成就了唯一的胜利者 ---- 美国;

金融资本加强了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既然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实力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谁能够拿出最后1美元,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国际政治舞台,只是强者的舞台,你看到的、历史记录的、我们这个时代将被记录的,永远只有强者;

第十章   枪炮与金钱(2)

金融改变了经济,经济问题引发战争的逻辑似乎还说得通,因为,无论是美国的经济危机,还是德国的政权之乱,还是日本的明治维新,都给了“抢”一个既不得已,又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么,战争就在所难免。

【摘录】

在金融市场。判断对了大势,你就是大人物;

对经济整体来说,这些房产经纪不但不能创造财富,不能节约信息成本,反而会极大地提高交易成本;

唯一不得不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就在各国大打口水战的时候,魔鬼已经降临;

菊花与刀,日本双宝,刀为菊生,菊为刀亡;

第十一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

  “冷战就是金融战”,这句话,不仅是千真万确,且让人“温故知新”,今天听起来更是“茅塞顿开”。当年杜鲁门就说:过去我们同苏联的协议,一直是我们单方面在让步,而他要改变这一切。再看看今天的继任者,活脱脱的一个“真传弟子”。

【摘录】

承认苏联势力,让苏联保持克制,进而诱使苏联开放经济,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合约约束苏联;

米歇尔计划的阴谋;

世界经济都萧条,全球只有一个富人,那是一定会出事的;

美元霸权源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始于马歇尔计划;

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会遇到危机,世界上永远都不存在永远繁荣的国家,就算美国人聪明绝顶,也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衰退或早或晚一定都会来临;

任何市场都会排斥新的生产者,也都不欢迎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建立,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就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比金本位更不靠谱;

崩溃,只是迟早的事;

钱,还是留在自己家里好;

牙买加体系最大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自此,江湖不再平静;

第十二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1980年代,有人发现了一个“新活法”,即通过贸易赤字,“白吃”、“白拿”和“白用”全世界人民的劳动成果,然后,再“愤愤不平”和“哭天喊地”说别人“谋害”他了,于是,就通过各种“国际规则”、“贸易条件”和“金融工具”等进行明火执仗的“赖账”。

【摘录】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不可能永远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必定国将不国;

在泡沫破灭过程中,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突如其来的财富虚幻了日本人的未来,在虚幻的泡沫中,日本人看到了一种所谓的幸福生活,原来不工作也可以享受,只凭借金融收益就可以购买国外资产,享受高消费。

泡沫的实质也是一种财富再分配机制。更可怕的是,这一切是在市场名义下进行的,似乎一切都是公平的;

所谓主流经济学,无非就是靠历史数据模拟未来。逝者如斯,历史不可能再现了;

人有缺点,有缺点就看不清金融市场走势;

指望靠几本金融学教材、几个数量模型就笑傲市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金融市场永远无效;

如果经济学真能预警危机、解决危机,甚至能防止危机,那么,经济学应该改名叫《圣经》,这活儿就是上帝来干也颇有难度。

最后的一个章节是“并非尾声”,试图以“次贷”引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为样本,再次让人们理解本书的初衷: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性的世界,因此,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同样的“戏码”之所以能够不断上演,是因为“看客”的“痴心不改”。

世界是部金融史 货币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8 邮储银行 601658 5.5
  • 11-27 佰仁医疗 688198 --
  • 11-27 江苏北人 688218 --
  • 11-26 卓易信息 688258 --
  • 11-25 硕世生物 688399 46.7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