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GDP6.0时刻,再来谈谈中国经济的韧性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从一季度到三季度,增长分别为6.4%、6.2%和6.0%。尽管统计局发言人称,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可以肯定,稳增长压力不小。决策层已经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今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指导性目标是6.0%-6.5%,三季度6.0%的增幅已经触及目标下限。当然一个季度的增幅高低不代表趋势,但对投资者预期会有影响。中国经济是否有足够的韧性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抵御外部冲击,并释放出新的增长动能?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发布时,经济观察报曾以“中国经济韧性从何而来”为题发表社论。跟两个季度之前相比,此时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期待更多。
韧性是一个借用的物理学概念。简单说来,韧性越强,面对压力吸收能力越强,弹性空间也大。当我们谈及中国经济韧性的时候,通常会概括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庞大的消费人群——特别是正在崛起的中产人群、完整的产业链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当然还有远未结束的城镇化进程。
这样说没有错,不过这肯定不是答案的全部。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从来都是现实的存在,但在被改革开放的“魔法棒”激活之前,它展示给世界的并非持续迭代的消费能力和挫而愈强的创业创富活力。因而,当我们讨论中国经济韧性的时候,更聚焦于如何激活那些内生的动能,激发可能被压抑的激情。
拿城镇化来说吧。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拉动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是对各级政府能否坚守“房住不炒”定位的肯定回应。过去多年,正是一些地方以房地产为抓手盲目造城,将城镇化导向歧途。即使如此,没有人否认城镇化仍将释放巨大的增长空间。事实上,善待那些怀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城市的农村人和异乡人,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原本就意味着对生产力的解放。
改变正在发生。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对超大特大城市户籍的说法从7年前的“严格控制”调整为“大幅增加落户规模”,户籍堡垒终于松动。当我们寄望更多之时,很容易发现,不仅是户籍政策,从房地产、汽车到求学、就业等各个领域,都依然存在不少抑制正常需求实现的行政管制。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称,今年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趋势是有保证的,这是信心的体现。即使如此,考虑到到目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外部环境还具有不确定性,从决策层面考量,我们仍需要增强底线思维。这意味着对可能发生的更坏的情况做好准备,同时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进一步地说,这种准备,短期包括各种宏观调控政策组合,目标是“稳住”增长,与此同时,则要强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力促国内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方案的落地和深化。这是无可回避的持久战。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别无他途。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