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税收增速近十年最低 减税降费落到实处
陈益刊 祝嫣然
对比近十年来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支数据极有特色,而这背后体现了我国逆周期宏观调控思路。
一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保持着10万亿元以上规模,但收入增速放缓至3.4%,其中税收收入增速仅为0.9%,为近十年最低值,大规模减税降费是主因。
另一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2.4万亿元,保持着10.9%的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基础设施、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加码。
“上半年财政数据到处都体现着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政府收入减少反映了减税降费落到实处,财政支出力度不减发挥着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而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的挑战,中央和地方多措并举以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告诉第一财经。
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上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等措施对应对外部挑战、稳定经济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适时预调微调,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要切实兑现全年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的承诺,稳定企业预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减税费落地致财政收入下滑
财政收入是经济晴雨表,是投资者观察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指标。7月16日,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并答记者问。
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次突破10万亿元关口,为107846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全国税收收入92424亿元,同比增长0.9%。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历年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而且税收收入增速不到1%较为罕见。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二季度降为0.8%。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对第一财经分析,导致收入增速大幅下滑有两大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今年力度空前的2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真实落地,导致政府减收。
“去年减税降费规模约1.3万亿元,今年提到2万亿元,减税费政策力度史无前例。而且今年特别强调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确保不因征管原因导致减税降费打折扣。”施正文说。
公开数据能够体现减税费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比如,受1万亿元规模的增值税减税政策影响,今年上半年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增速为5.9%,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受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以及5月底出台的保险业手续费及佣金税前扣除比例上调等减税政策影响,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7.5个百分点。受个税减税政策今年全面实施,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30.6%。
“从目前情况来看,减税降费落实认真有力,总体平稳有序,效果逐步显现并符合预期。2019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增速,与2018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3.5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落地,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居民收入,对增强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财政部税政司巡视员徐国乔在上述发布会说。
施正文分析,上半年财政收入下滑,除了减税降费外,经济增速放缓也是一大原因。
支出加码稳投资保民生
今年收入增速虽然大幅下滑,但在积极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力度不减,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538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比预算增幅高4.2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52.5%,比序时进度快2.5个百分点。而且与去年上半年不同,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3.4%)。
“这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落地,而且从主要支出科目来看,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支出力度明显加大,扶贫、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重点民生重点领域投入力度也较大。”冯俏彬说。
比如,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长22.3%,而去年同期增速仅为0.5%。农林水支出中的扶贫支出增长46.7%。节能环保支出中的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支出,分别增长22.2%、33.5%;科学技术支出中的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分别增长19.1%、13.3%。
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有所扩大,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今年地方债发行提速明显。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累计发行新增债券21765亿元,发行进度大幅提升。从资金支持领域看,稳投资支出超过60%。上半年新增债券资金用于棚改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建设,教科文卫等社会民生领域,重大水利设施建设等六项领域资金投入占比64.8%,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持续增加,将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并发挥对民间投资的撬动作用。
受今年政府基建投资力度明显加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1%,增速比前5个月略有加快。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胜勇近日表示,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在加大,一些新办法的出台,加快了补短板、强后劲的重大项目的批复,下阶段这些项目会陆续落地见效,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低位回升。
多策并举确保收支平衡
经济下行叠加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收入下滑明显而刚性支出不减,多位财税专家认为今年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比较大。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如何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郝磊在发布会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央财政主要是加快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进度,同时积极督促和指导地方加强收支预算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收支平衡,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做好基层财政保障,确保“三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不出问题。
截至6月13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已下达92%,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都已全部下达地方。省级财政也普遍加快了预算下达进度,及时下沉财力,弥补基层财政减收。
中央和地方采取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增加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方式弥补减收。受此影响,财政部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非税收入15422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3.4倍;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8.3%。上述2项合计增收2388亿元,占全国非税收入增收额的88%。主要是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收支平衡压力,多渠道盘活国有资金和资产,带动相关收入增加。
除了多措并举弥补减收外,财政部督促地方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严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要求地方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力争达到10%以上。
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仍需要保障,尤其是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郝磊表示,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部门对本地区基层“三保”支出安排和执行情况进行摸排,统筹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自有财力,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尽可能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增强相关地区财政保障能力。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财政收支预算管理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通知》,核心内容是要求各地坚决推动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地,同时多渠道开源弥补减收,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硬化预算支出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调整,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责任编辑:张宁


热门推荐
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收起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 2025年02月20日
- 01:45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14,174
哪吒2香港排片是美队4的8倍
- 2025年02月19日
- 12:2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9,344
特朗普发文警告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 2025年02月19日
- 22:4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588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徐小明今天 05:08:32
【盘中直播】整体目前属于高位横盘。 -
趋势起航今天 05:07:55
浙版传媒(sh601921):公司通过春晓基金参与了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的投资;卓翼科技(sz002369):公司的AR智能眼镜研发项目已完成,已达到量产状态;慈文传媒(sz002343):公司间接持有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灵伴科技主营业务包括AR智能眼镜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及销售等;比依股份(sh603215):公司表示已与AR光学显示领域企业上海理湃光晶技术有限公司形成战略锚定,作为国内AR眼镜光波导模组生产规模最大的供应商,理湃光晶目前已投产10万级规模的生产线,并已启动投建100万级生产产能,应对快速增长的AR消费市场 -
趋势起航今天 05:07:53
午后开盘小票先迎来了修复,力度还不错 -
冯矿伟今天 05:07:40
盘口进入涨势 -
趋势起航今天 05:06:52
近日,蚂蚁集团(sh688688)和灵伴科技在AI智能领域动作频频,引发广泛关注。蚂蚁集团(sh688688)通过旗下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大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sz300024)相关岗位,涵盖算法、研发、硬件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在AI技术上的雄心。具身智能被视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方向,通过赋予机器人(sz300024)感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的能力,推动人形机器人(sz300024)在更多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业内人士指出,蚂蚁集团(sh688688)的入局不仅意味着其从'数字金融'向'实体智能'的战略拓展,还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同需求,利好传感器、运动控制模组等相关领域。 与此同时,灵伴科技在AI眼镜领域的进展同样引人注目。在浙江杭州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展示了最新款的Rokid Glasses AI眼镜,重量仅为49克,具备翻译、支付、问答搜索等功能。祝铭明表示,Rokid的智能产品今年将推向全球市场。中国信通院也正式启动了AI眼镜专项测试,旨在为行业提供可参考的评价指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标准化进程。 AI眼镜作为一种融合视觉、听觉等重要感知交互方式的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消费'的重要新产品。随着多家知名企业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各自的AI眼镜产品,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AI大模型技术的精进,将有效优化智能眼镜在交互体验、重量、续航能力等方面的痛点,推动行业渗透率的加速提升。 对于消费者而言,AI智能设备的普及将极大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例如,通过AI眼镜,用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即时翻译、智能搜索等功能,极大便利生活。而对于企业而言,AI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客服、医疗、教育等领域,AI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
徐小明今天 05:06:24
继续横盘 :上午市场回落,整体目前属于高位横盘。近期没有明显的高点或低点,继续窄幅震荡横盘的概率大。重点关注分钟线的顶部结构情况和日线的趋势情况。 -
趋势领涨今天 05:05:51
【好的投资思想都是相同的,不熟悉的投资不做,在能力圈范围找好机会】左侧交易要经历磨底的煎熬,右侧交易有追高的风险。趋势《vip潜伏擒牛》内参短线个股比较稳妥,坚持右侧回调买点,绝不追高买入,适合稳健盈利的朋友。短线严选有涨停基因的个股,提前跟随主力潜伏,只赚看得懂的钱,时不时还能享受隔夜致胜的乐趣。个股投研+核心内参,鱼渔兼得。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5:04:23
下午平稳开盘,没有拉升的个股还是建议持有,但大盘调整没有结束,所以,不建议大家追涨,另外,大家还要防止大盘向下调头,这里重点就是港股和内资,内资如果继续大幅流出超过600亿元,对大盘当然不是好事!港股上涨以后,如果连续回调对A股也有影响。 -
史月波高控盘今天 05:02:51
开盘咯 -
北京红竹今天 05:02:14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