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宽松政策结束”的判断不正确

快评:“宽松政策结束”的判断不正确
2019年04月20日 13:18 21世纪经济报道

快评:“宽松政策结束”的判断不正确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立伟 广州

认为“宽松政策结束”的判断是不正确的,改革永远是主线,改革的时机也是有限的。

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传递出政策调整的信号。市场认为,此前中央所提的“六稳”消失了,要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重提房住不炒等,所以,这无异于宣告过去一个季度的宽松政策“结束”。

此次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通过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强调了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应当说,经过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逆转了“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趋势,对短期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使得经济总体平稳,预期改善。

但是,中国主要挑战依然是长期问题,即除了周期性因素外,更多的是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因此,在解决了短期经济形势不稳的挑战后,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改革耐力,针对困扰中国发展的结构性与体制性障碍攻坚克难。

因此,对第一季度的政策宽松不应视为周期性转变,而是为了守住底线,做到稳中求进,其目的是为推进改革创造稳定的环境。所以,一旦经济平稳,就要重新回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一季度的逆周期调节,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大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由于过于集中与高效,虽然扭转了市场预期,增强了自信,但给市场带来一种”放水“的印象,刺激一些资金投机意识复燃,对经济平稳增长与防范金融风险带来潜在挑战。因此,货币政策实时回归到“松紧适度”的状态,有利于抑制这种破坏性预期,就像一季度较为宽松的政策抑制“悲观预期”一样。

“宽松政策结束”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割裂了当前货币政策的整体性,一季度的宽松与现在的松紧适度不是处于不同地货币周期,而是共同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是“稳中求进”中“维稳”的工具。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了实现经济平稳,会坚持逆周期调节,适时适度的预调微调,保持平衡,稳定市场的预期。

我们处于一个改革大周期当中,改革永远是主线,而货币政策的调整,财政政策的变化,都是服务于改革。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主线,全面深入的推进改革,攻坚克难。毕竟,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维稳”的空间是有限的,改革的时机也是有限的。

货币政策 经济平稳 主线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4-24 日丰股份 002953 --
  • 04-23 有友食品 603697 --
  • 04-17 运达股份 300772 6.52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