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都市圈崛起 除一线城市外落户限制全面放开放宽
林小昭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7个主要都市圈的人口规模约占总人口的58%,经济规模约占经济总量的77%。]
随着城市发展,中心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日趋紧密,并形成了大都市圈,进而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过,近年来,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加快培育现代化都市圈
什么是都市圈?《意见》指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都市圈与城市群有所不同。在一个大的城市群里,中心城市往往不止一个,而是有两到三个;都市圈则是由一个中心龙头城市引领周边地区发展,产业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胡刚说,现在中心大城市的发展比较快,辐射范围早已超过了行政边界,在行政区划调整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打造都市圈,可以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把周边地区也纳入到中心城市一起发展,包括交通、公共服务与设施统筹考虑,相当于中心大城市的延伸和扩大,让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实现共赢。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快打造都市圈。例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将启动。南京市本月初印发的《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一体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现代化都市圈。安徽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安徽将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推动合肥都市圈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
大都市圈也叫大都市区。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吉林省日前也公布《长春经济圈规划》,覆盖省内35个县市区,整体规划产业布局;浙江提出全省要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中心带动,以四大都市经济圈为辐射拓展的“四核、四带、四圈”网络型城市群空间格局。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7个主要都市圈的人口规模约占总人口的58%,经济规模约占经济总量的77%。但都市圈发展不均衡,上海、杭州、南京等都市圈发育程度高,发展动力强劲;西部地区的都市圈范围普遍较小,发育程度低,发展动力较弱。
对此,《意见》指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完善,梯次形成若干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都市圈将放开户籍限制
打造都市圈,加快区域一体化,就必须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为重点,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这其中,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十分关键。《意见》提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超大城市,即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目前,我国仅有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大关。也就是说除了这四个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大城市的落户限制都将放开放宽。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京沪等一线城市作为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太大,确实需要控制;对二线城市来说,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郑州、长沙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后,可有效减轻一线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区域龙头带动作用,带动更多中小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这四个一线城市间也有所差别,京沪这两个超一线城市人口已超2000万,为了从根本上破解“大城市病”,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目标和产业疏解政策。相比之下,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的总人口都低于1500万,无论是产业还是人口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广深的落户门槛都比较低,而且户籍政策还在进一步放松。
例如,广州市发改委今年1月联合多部门发布该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其中本科以上,不超过40岁即可落户;深圳今年2月28日将正式实施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深圳“秒批”,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学历类人才、技能类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4类。
推动产业分工协作、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都市圈的发展中,产业如何分工、互补是重要一环。《意见》提出,要以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
在上海大都市圈,上海作为龙头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产业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上海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而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十分发达。目前,研发、设计、营销环节在上海,而制造生产环节在周边城市,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胡刚说,中心大都市通过往高端服务业、高端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制造业则往外拓展,放到周边地区,并形成合理分工、互补的产业链。
同时,打造都市圈,交通是基础,尤其是轨道交通,更是重中之重。《意见》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
这个过程中,市域铁路、市域快轨是关键。胡刚分析,市域快轨的速度一般达到了100~160公里/小时,速度比普通地铁线路快一倍,与城际轨道差不多。随着市域快轨、跨城地铁的发展,原来中心城市的远郊区以及周边地区就变成了中心城区通勤的范围,加速了都市圈的形成。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