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非银之术

拯救非银之术
2019年06月19日 16:46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融金术士   原创: 金本术   

  BS事件后,非银的流动性压力螺旋式上升。

  券商借不到钱,公募押不出券,产品户火烧眉毛。

  非银之所以被关注,源于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平抑。

  央行一边给中小银行的存单做增信,一边官宣数千亿提供流动性便利,行业危险迅速解除。

  可这种待遇,又怎是“非亲生”的券商公募们能够享有的。

  同业事故往往呈现出连锁反应,国海事件的阴影,市场不会轻易忘却。

  放任对非银机构的不信任感快速弥漫,有可能诱发更大的风险,决策者颇感棘手。

  如此背景下,决策者拯救非银的思路浮出水面。

  一)失衡的银证

  此轮非银危机的起点,发端于个别银行资产质量的暴雷。

  17家中小行年报难产,以至于存单发行走上靠央妈增信的地步。

  面对信任危机,央行力挺中小银行本身并不奇怪,存款类金融机构具有涉众属性,一旦发生风险乃至挤兑,将会带来极大的负外部性徒增社会成本。

  可是非银不一样,证券资金账户是银行存管,基金资产由银行托管,个别非银的资金困难只会让风险在同业间打转,并不会触及银行间以外的敏感群体。

  无缘流动性背书的非银们,更像是银行间市场的孤儿,沦为信用分层下的无产阶级。

  银行不愿意借钱给非银,至少包括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部分非银杠杆过高。券商自营缺少杠杆约束,而一些产品户的结构化设计极其脆弱,这一轮结构化债券产品的爆仓就是例证。

  二是非银的担保品不被认可。去年底,信用债暴雷事件不断,流动性快速下行,但非银机构却是信用债的主要持有者。

  《如今躲雷,已经不能以靠信披了》中曾说,要警惕信用债市场的柠檬化,即被“一刀切”不信任的用脚投票。如今拿信用债却押不到钱,体现出的就是这种尴尬。

  以上两个原因的加总,我们可以看到“杠杆+有毒资产”现象的影子。

  三是历史原因导致非银机构的体量太小了。券商大多都是从银行证券营业部剥离而来的,根本不具有和银行相匹配的资本实力。

  中信证券在券商中绝对是龙头,但不到7000亿的资产规模拿到银行里去排,也就是个地方城商行的水平,更不要说那些中小券商了。

  三个因素叠加风险偏好下行,非银基本就被标签化了。

  “不要和非银做交易”,一时间成为躲避同业风险成本最低也最简单的不二法门。

  事实上,此次事件暴露出的,是银行系统和证券系统资金往来的脆弱性。

  同业不信任情绪一旦升温,银行系统就开始拒绝为证券系统输血。

 图片来自:小泽随笔 图片来自:小泽随笔

 

  二)信用翘板

  此刻决策者需要解决的,是为非银机构找到一枚信用翘板,一个足以在打破银行、证券体系间不信任壁垒的连通器。

  2015年股灾发生时,证券体系的资金不足以承担救市重任,因此同样出现向银行体系要钱的需求,当时扮演“信用翘板”角色的是证金公司。

  如今,决策者已经找到了拯救非银的信用翘板,那就是头部券商。

  6月16日下午,某会召集7家头部券商开会形成了非银拯救方案:

理性看待交易对手方,不搞“一刀切”。

 

对部分中小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逐日上报明细。

 

对于存在爆仓风险的产品户,自营可适当驰援。

 

救济行动不可盲目开展,对担保品要进行独立的风险判断。

  可头部券商能否担此重任,仍然拿画上一个问号。

  前面说了,券商中的“头部”,几乎是矮子里拔将军,没一个能打的。

  于是,决策者的第二步思路,是利用银行间的资源,提升头部券商的发债融资能力。

允许券商发行金融债,突破40%净资本天花板。

 

提升短融额度,在原有额度上对同业拆借进行扣除。

 

协调国有大行支持头部券商融资。

  可以预见的是,一波头部券商的金融债和短融券已经上路。

  当头部券商的力量越大时,与此对应的责任也就越大。

  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局部性的,但风险容忍度很低,于是央妈选择定向支援。

  非银资金紧张是整体性的,因此头部券商化身成为“信用翘板”,并以更市场化方式,承担起了拯救非银信用的重任。

  三)做好准备

  头部券商为市场增加流动性,终归是应对短期风险临时举措。

  阻隔存量风险的扩散传导,促使同业回购的风险定价回归业务本源,才是市场得救的根本。

  显然,决策者已然为非银机构可能出现的局部违约做好准备。

  所以会领导也才会讲:

保护市场不等于保护高风险机构,个别产品和机构出风险,有利于高风险机构的淘汰,是市场的正常现象。

  过去发生同业违约后,无论是处置担保品还是和违约方沟通,出钱机构都要付出不小的成本,这是缺少集中交易的场外模式所特有的难题。

  他们既不愿让市场察觉自己做了一笔逾期的回购,又无可能自言苦果。

  于是,一边暗自里给违约方施加压力,在同业群里添油加醋以威胁,另一边草拟好情况说明,时刻准备着向当地派出机构反映情况。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打法在过去是有效的,但今天只能给市场徒增混乱和不信任感。

  对于这些痛点,银行间市场6月17日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回购违约处置实施细则》。

  同业中心宣布建立的这套违约处置机制,核心思路是出钱机构遭遇违约后,可对所持有的担保债券进行集中、匿名的拍卖,从而提高处置的效率。

  这个动作,实际相当于构建了一个无形的“中央交易对手方”,提高了违约交易中担保品的流动性,降低被违约方的损失。

  远期来看,如此机制下的同业市场风险定价基础,从“看重交易对手方资质”走向“判断担保品质量”将成为一个不归的趋势;而违约后的匿名拍卖市场一旦渐成规模,也将给捡漏垃圾债的“秃鹰机构”们更大的机会。

  但今天这里的主角还是非银。

  要知道,年初不断发生的暴雷事件,让资质欠佳的信用债成为如今市场中流动性奇差的一类资产,非银又是信用债的重仓选手。

  成为担保品的信用债流动性得到改善后,能否缓释风险偏好的下移,提高非银们押券拿钱的概率,这对市场仍然是个未知数。

  毕竟,一些机构难免会滋生这种念头:

能走上处置这条路的,已是输了。

  (完)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李铁民

非银 信用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7 苏州银行 002966 --
  • 06-25 丸美股份 603983 --
  • 06-25 大胜达 603687 --
  • 06-25 中信出版 300788 --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3.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