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0中国银行(维权)业发展论坛”今日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变局与使命”,恒生银行(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出席活动并致辞。
宋跃升表示,通过对影子银行和资金空转的整治,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愈加紧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为金融提供生存土壤。银行业要在变局中凸显使命。
此外,他还表示,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1.5万亿,对银行利润来讲肯定有压力,因为疫情对银行业自身也有冲击。但是,这要站在全局高度、从长远来看。通过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活水将给金融业带来更长远的发展;对银行自身来讲,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以下为嘉宾演讲全文:
风险:
- 外部环境的改变,从友善型转为对抗型。地缘政治成为金融机构必须考量的风险点
中美关系恶化不是从Trump上台后开始的,而是2008-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Obama制定重返亚太战略,希望牵制中国的影响力。Trump上台之后通过贸易战延续了这个思路。但是中美之间的争端在科技和金融领域放大。中美将进入长期竞争+合作的新常态。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从多方面有遏制措施,加上欧美对于中国并购日益加强的审查,将影响到中国海外投资。尤其是大部分带路项目是美元融资的情况下,需要关注相关中国企业和银行的风险。
- 经济增长逻辑的改变,全球化红利消退,双循环战略提出。为内循环服务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成为新的侧重点
中国出口占GDP的比例从2010年的26%降低到2019年的17%。由于国内市场的迅速增长,居民消费占GDP增长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1年之后消费就超过投资和外贸,成为增长的第一引擎(疫情之前消费:投资:净出口对于GDP增速的贡献大约是60:30:10)。2020年的双循环战略针对来自美国的风险做出预案,重点在开发国内的需求,并提高产业链的安全性。
- 市场波动性大幅上升,长尾风险成为常态,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
机遇:
- 无接触服务和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疫情催生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中国在过去十年对于数字基建的投入在疫情后展现优势。工信部数字显示,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至占GDP比重达29%。疫情后线上消费需求催生了生活、学习、办公、社交和金融服务的新业态。
双循环尤其是内循环包括地理上的下沉,投资会进一步流向西部和三四线小城市。移动互联网随着网络覆盖率的提高不断下沉,电商平台也在迎合并满足下沉市场的需求。移动支付和物流在近年来对中小城镇不断扩展,释放了三四线城市在电商、休闲娱乐和教育等方面的潜力。
即使没有疫情的冲击,数字化经营也是银行业大势所趋,而此次疫情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新的客户行为和市场环境正在从根本上重塑这个进程。疫情防控期间,金融科技帮助银行机构“非接触式”展业,在数字化支付结算、线上信贷、在线交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情的爆发凸显了银行业数字化运营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未来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结合成为银行业布局的重点。
- 经济复苏前景向好,中国金融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疫情后中国出口强劲,这主要是由于疫情之后,中国供应链领先全球恢复,是目前唯一可以在合理价格提供稳定供给的产地,尤其是在电子产品和电气机械领域。欧美经济预期四季度开始复苏,对中国的出口需求会进一步增大。也由于外贸的超预期表现,我们对于中国的2020GDP增长保持乐观,认为全年可以达到2%。资本流入中国的趋势加强,金融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这是中国经济预期2020实现正增长、谨慎的货币政策推升国内外利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不断上升,今年上半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中国股票余额同比上升37%,持有的中国债券同比上升28%
- 金融市场开放提速,人民币国际化重启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有实际的好处,中国希望摆脱美元限制并给货币政策更大的灵活性。央行数字货币希望能够在跨境电商中首先应用,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应用场景。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求逐步接触资本账户管制,作为中间阶段可以把香港作为跳板,但今后资本管制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无法要求外国人持有不能兑换的货币。从2010年底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过去十年用人民币计价的对外贷款香港人民币存款、经营人民币银行业务的认可机构数目都在上涨,中国也可以和别的央行进行货币互换(比如和韩国),使得中国的企业可以直接用韩元结算,而不用先转成美元。
疫情的发生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此次疫情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一个机遇。与美国疫情严峻、经济衰退以及金融震荡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率先稳住疫情,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金融体系彰显韧性,外资加速增持人民币资产。新冠疫情或将成为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窗口期”。
使命:
通过对影子银行和资金空转的整治,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愈加紧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为金融提供生存土壤。银行业要在变局中凸显使命。
疫情后的经济冲击,使脆弱的企业首当其冲。面对变局,银行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以长远眼光看行业的发展。
疫情之初,金融行业即响应号召,通过减息让利等各种形式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央行行长易纲在6月份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减少收费等,预计将在今年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
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1.5万亿,对银行利润来讲肯定有压力,因为疫情对银行业自身也有冲击。但是,这要站在全局高度、从长远来看。通过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活水将给金融业带来更长远的发展;对银行自身来讲,可持续发展很重要。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形成银行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这也是银行业享受了二十年高利润发展阶段后在履行反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使命。
从政策层面来看,其实也在为金融让利提供便利空间。例如,从资产端加大直接让利力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传导机制,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作为贷款定价的基准,随着LPR下行,推进贷款利率下行。同时,推动合理配置债券投资,支持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低利率发行,从资产端加大直接让利力度。银行机构也在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释放信贷空间。
越是面临变局,越是需要银行业的使命感。从年初对抗疫情时开始的小范围让利,到后来的全年将向企业让利1.5万亿,中国银保监会带领银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不断完善发展。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中指出“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应当坚持的原则之一就是社会责任原则:银行保险机构应当积极支持受突发事件重大影响的企业、行业保持正常生产经营“。银行业将更有理有据地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使命,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潘翘楚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