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存量业务处置压力大 权益类资产中的股票投资规模不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胡琳 每经编辑 刘野
近期,宁银理财的开业,标志着城商行正式加入理财子公司行列。截至目前,理财子公司开业数量已达到10家。随着理财子公司陆陆续续进场,为资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硬币总有两面。资管行业的转型也意味着要摆脱此前野蛮发展。尴尬的是,过渡期仅剩一年,此前银行理财业务遗留的存量该如何处置?
此前,行业内对于存量处置甚至传出过渡期将延期的流言。那么,银行为何压降不下来?难点到底是在哪里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存量业务处置压力大
理财业务的野蛮生长十余年,这期间银行理财通过短端负债成本优势投长期限资产赚期限利差,而这种期限错配是银行理财盈利的一大来源。
“资管新规”的落地则正是要限制过去理财业务风险积聚的做法。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确保平稳过渡。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本意见规定的资产管理产品。
“监管要求平稳过渡,但是大家压力都很大。”华南地区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在他来看,保本产品有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承接问题不大,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过去部分理财产品投向期限较长的标的。
记者从他口中了解到,理财产品投长期标的并非没有解决办法,但是“退路”都很难。
“没有长期限的产品配套去买,即使有客户不一定买单;融资方也不愿意腾挪出资金承接并提前还款;多项指标监管下,银行的表内资金也不一定能承接。”该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中泰证券戴志锋在研报中曾指出,目前期限错配对非标限制比较多,尤其是未来非标资产跟产品端严格期限匹配。现在银行发长期限理财产品少之又少,大部分对理财产品的定位还是一个流动性的工具,这样一个挑战就是长期限理财产品能不能发的出去。
同时,戴志锋也提出了不少疑问,到2020年保守估计存量的未到期资产在五万亿以上,不保守估计甚至有可能在十万亿左右,转型净值化等新产品能否发展的起来?能不能达到相应的体量,如果达不到的话怎么办?对于非标产品,表内产品接起来很困难,且不论资本充足率等问题,非标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表内不借钱,突然说非标要用表内接,表内情况能否满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监管也注意到银行在存量业务处置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
12月20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在工作中注意到部分银行反映存量业务处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资管新规补充通知规定,对于过渡期后难以处置的,可以由相关机构提出,经金融监管机构同意后进行妥善处理。我们也在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权益类资产中的股票投资规模不大
商业银行传统上比较擅长债权类资产投资,整体风险偏好较低,在风险管理方面也偏重于信用风险。无论是银行资管还是理财子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选择基于母行的客户偏好,以固收类产品作为主打。
“银行在固收这方面的能力其实挺强的,这方面能力不会比基金、券商公司弱。”上述银行人士称。
招行副行长王良在招银理财开业前就曾表示,很多的产品定位还是要以固收类和现金管理类的产品为主,更能满足零售产品对低风险、稳定收益产品的诉求,这块也是我们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会在我们的产品中占比最大。
但是仅只有固收类产品是不够的。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指出,要提高标准资产配置比例,拓展权益、衍生品、另类资产等高附加值资产。
王良也指出,会积极地加强权益类市场的研究,提升在二级市场投资、股权资产投资方面的能力,满足高净值客户这方面的理财需求。
行业内都知道要投权益类资产,但是怎么投、什么样的模式投?
过去,这类资产商业银行可以委外模式投资股票,但是现在银行比较谨慎。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从过去该行业绩情况来看,银行固收这部分能力很强,跟委外业务投资股票相比固收业务更有自信。所以委外业务这一块只赎回不再投了。同时,在他来看,直接委托外部投资股票,市场波动难以控制、信息也很难清晰披露。
“现在有些银行也是这样做。”上述银行人士指出。他告诉记者,在考虑基于银行研究去投资一些公募的股票基金配到产品里面,现在考虑指数基金、个别行业股票基金。
相比银行资管部门外,理财子公司在权益市场投资更有优势,除了配置股票型基金外,直接投资股票更有优势,不过直接投资股票规模不大。
天风证券研报中指出,当前理财的股票投资规模或不大。依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从表外理财投资端来看,19年6月末,银行理财投资总资产25万亿元,其中权益类资产占比9.25%,约2.32万亿元。但权益类资产并非只是股票,还包括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定增优先级、两融收益权等,我们认为直接的股票投资规模不大。由于定增优先级、两融收益权这类往往统计入权益类资产,这类配资规模往往较大,我们估计权益类资产中的股票投资(含股票基金)规模占比两成,规模约四五千亿。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