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的不良率最高?谁在隐藏利润? 11家城商行个人信贷业务大盘点
来源:消金界
作者:孟永
个人消费信贷风口下,除了互联网信贷平台赚得盆满钵满外,背后的资金出口银行更是看在眼里。在批发业务转向零售业务的大趋势下,在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乏力与鼓励消费信贷的长期政策安排下,银行的信贷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行业内,某某家平台和某某银行合作了,大家会去打听,银行金主爸爸的要求与标准,以期得到同样的青睐。银行的外部政策与合作项目,牵动着大部分平台的神经。
而对于受到严监管的银行来说,他们的业务选择,多受到财务数据的影响。
消金界选取了郑州银行、盛京银行、贵阳银行、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徽商银行、北京银行等11家在个人消费信贷活跃的城商行,通过财务报表,从信贷余额分布、信贷质量表现、风险管理等三个主题方面,以尽量详实的数据,分析各家城商行信贷资产状况。在了解他们业务同时,我们能更为理解他们的需求及未来走势。
郑州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郑州银行信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1111亿元增长至2019Q3的1890亿元,不到三年的时间增长了70%左右;个人信贷余额更是从2016年的248亿元增长至2019Q3的556亿元,翻了一倍有余,而随着个人贷款余额增速快于整体信贷余额的增速,个人信贷余额占总体信贷余额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22.34%增长至2019Q3的29.43%。
个人信贷余额分布方面:住房按揭贷款占比持续走高,由2016年的27.7%增长至2019Q3的43.1%,可以看出,对于郑州银行而言,住房按揭贷款仍为其个人信贷主要发放渠道,而同期的个人经营贷款与个人消费贷款则分别从2016年47.4%、19.5%下滑至2019Q3的37.6%与11.4%,下滑明显;信用卡贷款保持平稳上升趋势,而购车贷款则相对有些下滑。
结合下文个人信贷结构不良分布情况可知,个人消费、个人经营及购车贷款不良率呈逐年走高趋势,也就不难得出其郑州银行为何不断调整其个人信贷结构了。
2、信贷质量
不良率方面,整体不良率呈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1.31%上升至2019Q3的2.38%,上升趋势明显;个人贷款不良率虽然也呈上涨态势,但其各观察时点数据均低于整体不良率。
由此不难得出,对公贷款不良率方面应该有更高的数据表现,对公贷款信贷质量表现也明显低于对私。
不良余额方面,次级贷款的占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由2016年的71%降至2019Q3的58%,而可疑贷款却持续走高,从2016年的28%增至2019Q3的41%,上升趋势明显。
不难得出,不良余额结构方面有进一步变坏的趋势,有可能是次级贷款向可疑贷款的迁移造成的可疑贷款持续走高,但也说明次级贷款催回力度较小。这个原因在当前形势下不言自明。
个人不良余额结构分布方面,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与购车贷款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购车贷款不良率增速最为明显,由2017年的0.2%增至2019Q3的9.7%,而个人经营贷款与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也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分别从2016年的1.7%、0.8%增至2019Q3的3%、3%。
结合其不良表现,这也是其个人贷款结构越来越偏重住房按揭贷款的原因所在。
3、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方面:拨备覆盖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有2016年的237.8%下滑至2019Q3的160.1%,虽然仍在监管线150%以上,但已经趋向接近,需要注意;贷款拨备率方面,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扛不住不良率增速快于贷款拨备增速,因此也就造成了拨备覆盖率的持续走低,在风险预防这一块,郑州银行明显存在“趋松”的监管态度。
盛京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虽然其余额由2016年的2354亿元增长至2019二季度的4304亿元,近乎翻番,个人信贷余额也由2016年的82亿元增长至2019年二季度的392亿元,增长了四倍有余,其占整体贷款余额的比重也有2016年的3.5%增长至2019年二季度的9.1%;但考虑到个人信贷余额基数较小的前提下,其增速较快也就不足为奇。再加上个人信贷余额占总体信贷余额的比重仍然维持在单位数上,可以得出,后续优化贷款结构仍有较大的空间。
从个人信贷的组成结构上来看,住房按揭贷款仍然占个人贷款的65%以上,占据了个人信贷的大头,而近几年火热的个人消费贷款方面,其贷款余额占个人贷款余额的比重却呈现下滑的趋势,这点着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从更广的角度看,信用卡透支也属于个人消费信贷领域,而该细分类别类别同样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由2016年的6.4%比重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3.6%。
可以看出,盛京银行目前在个人信贷方面还比较依赖住房按揭贷款,在房产市场降温降热的今天,不排除其风险加大的可能性。
2、信贷质量
不良率方面,整体不良率较为平稳,平均维持在1.7%左右,而个人贷款不良率却呈现下滑的趋势,由2016年的1.3%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0.8%。
究其原因,主要和个人信贷结构有关,盛京银行个人信贷组成中,住房按揭贷款比重较高,而该类贷款在近几年房产市场高速上涨过程中很少会发生逾期坏账,因此拉低了个人贷款的不良率。
不良余额方面,其历年不良余额组成当中,次级贷款余额占不良余额的比重平稳的维持在90%以上,而可疑贷款与损失贷款则不足10%。可以推断,在可疑贷款与损失贷款占比较为平稳的前提下,其次级贷款催回率较高,也就使得次级类贷款向可疑贷款与损失类贷款迁移较少,因此可以保证不良余额的结构一致较为平稳。
个人贷款不良余额方面,除个人经营贷款与其他贷款不良率呈增长趋势外,其他三类贷款不良率呈明显下滑趋势。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由2016年的1.2%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0.5%,对比前文可知其大力发展住房按揭贷款的原因所在。
而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则由2016年的5.3%上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17.1%,结合前文可知,个人经营贷款的比重由2017年的22%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1.2%。不难推断,较高的不良率使得盛京银行放弃了该类贷款。
3、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方面,拨备覆盖率较为平稳,由2016年的159.2%上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额170.5%,稳步提升,结合贷款拨备率来看,由2016年的2.8%轻微升至现在的2.9%,而考虑到其不良率较为平稳,可以预见其后续该指标也将保持平稳状态。
贵阳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贵阳银行信贷余额从2016年的1025亿元增长至2019年三季度的1995亿元,近乎翻番;个人信贷余额方面,从绝对值的角度来看,个人信贷余额从2016年的237亿元增长至2019年三季度的433亿元,与整体信贷余额保持了近似的增长速度。
但是从相对指标个人信贷占整体信贷的占比来看,个人信贷余额表现有点先扬后抑,从2016年的23.2%增长至2017年的23.9%高位值之后,便一路下跌至2019年三季度的21.7%,说明在整体信贷余额保持90%以上的增长率的同时,个人信贷要想保持或者提高其在整体信贷余额当中的占比,与整体信贷余额保持相同的速度肯定是不行的,必须以更高的速度才能保持住原有的份额。
2、信贷质量
从相对值不良率方面,贵阳银行进入2019年以来呈现上涨趋势,由2018年的1.35%攀升至2019年年中的1.5%,虽然三季度较二季度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年初的1.35%。
从绝对值不良余额角度来看,不良余额呈现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14.52亿元上涨至2019年三季度的29.54亿元,不良余额翻了一番。
从整体信贷余额增长速度来看,不良余额增速明显高于整体信贷增速,而这也相应地抬升了不良率。
从不良余额的组成结构来看,次级类贷款占不良余额的比重从2016年的52.1%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17.8%,而同期损失类贷款占比从24.8%升至58.4%,可以推断出该次级贷款阶段催回率不佳,导致不良贷款由次级向损失大量迁移。
进入2019年三季度之后,次级类贷款大幅攀升,而可疑类贷款与损失类贷款则相较二季度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据此推断,该期间内一方面是处置了一部分损失贷款,另一方面可疑类贷款催回不佳,继续向下即损失类贷款科目迁移,使得可疑类贷款余额相对减少。
3、风险管理
从贷款拨备率角度来看,受上文所述不良余额快速上升的影响,其在坏账计提方面也相应有所增加,特别是进入2019年以来,贷款拨备率持续走高,至三季度已升至4%的高位;从拨备覆盖率角度来看,2019年年中之前,拨备覆盖率相对保持平稳,随着三季度坏账计提的比率进一步提升,使得拨备覆盖率也相应由年中的261%增至三季度的267%;结合其不断上升的不良余额及不良率来看,不排除其后续继续增加贷款拨备的可能性。
成都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成都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1365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2233亿元,增长了63.58%,而同期的个人信贷余额从341亿元增至606亿元,增长了77.71%,个人信贷余额相对高于整体信贷余额增速,反映在个人信贷余额占整体信贷余额的比重上面,其占比虽由2016年的25%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27.2%,但相对增速缓慢,依然较大程度来自对公贷款。
从个人信贷结构占比来看,其个人贷款呈现个人住房贷款“一家独大”的现象,个人购房贷款占比由2016年的84.7%攀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92.8%,是毋庸置疑的主力军。
不可置否的是,随着成都整体房价的升温,成都银行把主要筹码押注在住房贷款这个赛道也无可厚非。但是,随着二线省级城市的房价的降温,继续把所有鸡蛋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面是否会引发较大的风险,值得后续关注。
2、信贷质量
信贷质量方面,成都银行不良余额表现“先扬后抑”,先由2016年的30.15亿元下滑至2018年的28.54亿元,不良率相应的也由2106年的2.2%下滑至2018年的1.5%,后画风一转,进入2019年以来不良余额持续走高,先由年初的2854亿元增至年中的3130亿元,后进一步升至三季度的3217亿元,但不良率相对保持平稳,维持在1.5%左右不曾上升,不过仍需关注其不断上升的不良余额数值,毕竟这部分才是真正的影响利润表现的部分。
从不良余额的结构占比来看,次级类贷款占不良贷款逐渐走高,由2016年的22.7%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40.2%,期间2018年的更是攀升至54.3%,而同期的可疑类贷款占比由2016年的58.4%下滑至2019年三季度的17.8%。
可以推断,一是其次级贷款催回率较高,由次级贷款向可疑贷款迁移的比重也就相应较少,因此,可疑贷款并无明显增幅;二是同期整体信贷余额中由正常贷款变为次级贷款的余额在增加,因此使得次级贷款比重不断上升。
再来观察损失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重。该数据由2016年的18.9%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42.1%,可以推断出,可疑贷款催回率较差,使得其迁移至损失贷款的比重较高,也就相应的使得同期损失贷款的比重不断上升。
3、风险管理
从贷款拨备率角度来看,其在风险管理方面较为保守,在不良余额由2016年的30.15亿元下滑至2018年的28.54亿元的情况下,其坏账计提即贷款拨备率不降反升反,由2016年的3.4%增至2018年的3.6%,相应的使得拨备覆盖率由2016年踩着红线的155.4%上升至2018年的237%。
至2019年三季度,其贷款拨备率已升至3.7%,而不良率继续维持在1.5%左右的水平,相应的使得拨备覆盖率升至258.3%的高位。综合来看,不排除该行有隐藏利润的可能性。
南京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南京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3318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5645亿元,近三年的时间增长70.13%,而同期个人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622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1710亿元,增长了174.91%,个人信贷增长速度是整体信贷增长速度的两倍还多,相应的也使得个人信贷余额在整体信贷余额的占比逐步提升,由2016年的19%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30%,数据折射出南京银行正大力推动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
个人信贷业务结构占比方面,近几年火热的个人消费业务得到重视,其占比由2016年的33.2%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48.5%,几乎要占其个人信贷余额的一半比重,说明南京银行正在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同期个人住房贷款这个传统个人信贷业务比重有所下滑,由2016年的58.1%下滑至2019年三季度的39.9%,虽然下滑明显,但其仍占有个人信贷40%的左右的比重。
综合来看,个人消费信贷与个人住房贷款占据个人信贷90%左右的比重,结合仍旧火热的个人消费信贷来看,不排除后期个人消费信贷继续上升的可能。
2、信贷质量
从绝对值不良余额角度来看,其不良余额由2016年的28.96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50.12亿元,增长了73%左右,但从相对值不良率角度来看,其信贷质量表现相对较优,不良率仅从2016年的0.87%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0.89%,且自2018年以来,不良率平稳维持在0.89%的水平,综合来看,信贷质量表现不错。
从不良余额组成结构来看,次级贷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同期可以贷款却呈现先降再升的趋势。可以推断出,次级贷款向可疑贷款的迁徙率先降后升,次级贷款催回率有下降的可能性;损失类贷款进入2019年以来呈现较大上升的趋势,结合2019年以来次级贷款比重下降,可疑贷款比重上升的表现来看,可疑贷款向损失贷款的迁徙率又升高的可能性,而可疑贷款的催回率有下降的可能,整体信贷表现进入2019年后,有变差的趋势。
3、风险管理
贷款拨备方面,自2016年以来,其贷款拨备率呈现下滑趋势,这和其维持较低的信贷不良率有关,结合其不良率由2016年的0.87%升至219年三季度的0.89%,而同期贷款拨备率由4%下滑至3.7%,其拨备覆盖率也相应的有所下滑,由2016年的457.3%下滑至2019年的415.5%。
但综合来看,其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极为保守,拨备覆盖率也远超近期财政部的指导线(财政部公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超过要求2倍以上,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不排除其有隐藏利润的可能。
杭州银行
1、信贷余额
从信贷余额角度来看,杭州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2466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4026亿元,近三年增幅63.26%左右,而同期个人信贷余额由769亿元增至1520亿元,增幅近乎翻番,个人信贷余额增速明显高于整体信贷余额的情况下,个人信贷余额占整体信贷余额比重也呈现快速上涨趋势,由2016年的31.2%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37.8%,几乎占据整体信贷余额的四成比重。
不难看出,杭州银行正大力拓展个人信贷业务。
而从个人信贷余额结构来看,其个人信贷结构分布也较为平均,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约占整体信贷余额的40%左右的比重,自2016年以来呈现下滑趋势;个人经营贷款占据32%左右的比重,考虑到杭银大本营杭州作为新兴的互联网创业之都,该类贷款占比呈现上涨趋势不足为奇;个人消费贷款维持在28%左右的比重;总体来看,个人信贷结构分布较为平稳。
2、信贷质量
从绝对值不良余额方面观察,其不良余额由2016年的40.04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54.34亿元,增幅30%左右,考虑到同期整体信贷余额60%左右的增幅,其不良率相应由2016年的1.62%下滑至2019年三季度的1.35%也就符合推理,据此并不能判断其信贷表现是否趋向优化。
从不良余额组成结构来看,其次级贷款自2016年以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24%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47%,而同期的可疑贷款也有2016年的15%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24%,可以得出,次级贷款向可疑贷款的迁徙率有上升的可能,次级贷款催回率有下降的可能;损失贷款的占比由2016年的62%下滑至2019年三季度的29%,在可疑贷款并无明显增幅的情况下,说明企业处理了一部分损失贷款,同时,可疑贷款催回率可能提升。双向作用下,该行的损失贷款占比有所下滑。
3、风险管理
从坏账计提角度来看,杭州银行风险管理较为保守,在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的1.62%下滑至2019年三季度的1.35%的情况下,其贷款拨备率不降反升,反而由2016年的3%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4.2%,相应的也就使得拨备覆盖率由2016年的187.8%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311.5%。
在不良已经降低的情况下,继续提取较高的坏账准备,也就相应使得利润表中多计提了资产损失,进一步降低了利润,不排除其有隐藏利润的可能性。
长沙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长沙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1187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2511亿元,增长了111.54%,而同期个人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265亿元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846亿元,增长了219.24%,个人信贷余额增速几乎为整体信贷余额增速的一倍,使得个人信贷余额的占比由2016年的22%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36%,个人信贷余额发展明显。
而从个人信贷余额的组成来看,住房按揭贷款占据了个人信贷余额约40%左右的比重,且自17年以上该类贷款呈现上涨趋势,原因有可能与成都银行类似,但与成都银行不同的是,长沙银行个人信贷结构组成更为分散,除住房按揭贷款之外,信用卡透支贷款呈现上涨趋势,由2017年的15.7%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19.5%,同期个人消费贷款保持相对平稳,维持在15%左右的比重,信用卡与个人消费两者合计占了个人整体信贷余额的35%左右比重,且占比在逐步提升。
不难发现,长沙银行除保持住房按揭贷款这个传统业务的份额之外,正在大力发展市场火热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业务。
2、信贷质量
信贷质量表现方面,从绝对值不良余额来看,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由2016年的19.09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31.03亿元,增长了62%左右,而不良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主要和整体信贷余额增速有关,总体来看,其不良表现有所变差。
从不良余额的组成来看,自2016年以来,次级类贷款稳中上升,而同期可疑类贷款呈现下滑后维持平稳趋势,可知次级类贷款催回率相对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因此次级贷款并无明显下迁的趋势;同期损失类贷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不难推断可疑类贷款催回较差,相应的其下迁至损失类贷款的比重也就较高。
3、风险管理
风险预防方面,长沙银行维持了较为平稳的政策。在不良率呈上升趋势时,相应增加计提比例,如不良率由2017年的1.24%上升至2019年的1.29%期间,其相应的坏账计提比例也由3.2%提升至3.7%,而当2019年三季度不良率有所下滑之后,其计提比例也相应将至3.4%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呈同向变化,基于于此,其拨备覆盖率也相对保持平稳,始终维持在265%左右的水平上下浮动,风险管理政策相对较为平稳。
上海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上海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5540亿元增长至2019年三季度的9586亿元,在较大基数的前提下,依然保持了73%左右的增速,不出意外的话,上海银行2019年年末信贷余额将突破万亿元。
个人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1191亿元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3844亿元,增长了两倍有余,而同期个人信贷整体信贷余额的比重也由21.5%上升至40.1%,占比近乎翻了一番,个人信贷增速势头更为迅猛。
从个人信贷组成结构来看,个人消费信贷发展迅速且已经成为个人信贷的主力军,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占个人信贷余额的比重由2016年的23.2%增长至2019年三季度的56.3%,按其发展速度,预计截至到2019年末,个人消费信贷占比将突破60%左右的大关,再结合同样服务于个人消费的信用卡透支11%左右的占比,广义个人消费信贷占个人信贷的比重即将达到70%的比重。
可以看出,上海银行正大举吃进近几年火热的个人消费信贷红利。
2、信贷质量
不良率方面,整体不良率维持在1.17%左右,而个人不良率维持在0.7%左右,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从其趋势来看,整体不良率与个人不良率呈现同向变动趋势,自2016年以来,不良率变现都是先降后升,综合其较高的个人信贷占比来看,其不良表现相对较优。
不良余额方面,其不良余额总数呈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64.98亿元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112.08亿元,不良余额在2019年首次突破100亿元,不过考虑到其较大的信贷余额基数以及较快的信贷余额增速,其不良表现仍对较优;从不良余额结构来看,次级类贷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同期可疑类贷款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可以推断,其次级贷款催回率较差,因此导致了有较多的次级贷款向可疑类贷款迁徙;而同期损失贷款持续下滑,结合可疑类贷款持续上升的趋势来看,可疑类贷款向损失类贷款迁徙较少,有可能部分可疑类贷款尚未迁移至损失类贷款所致。
从个人信贷结构不良分布来看,有房屋抵押的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类贷款,而占比最高的个人消费类贷款,虽然其不良率由2016年的0.4%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0.9%,但对比个人经营贷款与信用卡不良率表现来看,仍旧表现好于上述两类贷款,不过也不可忽视其后期进一步上升的风险。
总体来看,个人信贷表现不良率略低于对公贷款不良率。
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方面,上海银行风险预控政策较为保守,在不良率相对保持平稳的前提下,仍旧持续提高其不良贷款计提比例。
具体表现在贷款拨备率由2016年的3%持续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3.9%,相应的,其拨备覆盖率也持续走高,由2016年的255%持续提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333.4%。
拨备覆盖率方面超过了财政部300%的指导上限。从这里可以看到,上海银行利润有隐藏的可能性,当然,也就有进一步释放的可能性。
天津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天津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2079亿元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3017亿元,增长率45%左右,对比上述几家增速来看,略有缓慢;而个人信贷余额方面则表现相对较为优异,由2016年的285亿元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1328亿元,增长率为365%,相应的个人信贷占整体信贷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14%提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44%,比重提升了30%,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迅猛。
从个人信贷的组成结构来看,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迅猛,个人消费信贷占个人信贷的比重由2016年的35.8%增长至2019年二季度的76.2%,翻了一倍有余,增速及占比比起上海银行也不遑多让。
可见,天津银行也正在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类业务。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崛起的同时,其传统住房按揭贷款的比重由2016年的51%下滑至2019年的16.8%,下滑明显。据此,可以认为,天津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结构已基本调整完毕,而调整完成后的个人信贷的主方向,就是大力发展与个人消费信贷有关的业务,更好服务与满足个人消费的信贷需求。
2、信贷质量
从不良率角度来看,整体信贷不良率呈现上涨的趋势,由2016年的1.48%上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1.73%,而个人信贷不良率却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自2017年以来,其个人信贷不良率持续走低。
可以看出,虽然在个人信贷领域大力拓展业务,但在风险把控或者说个人信贷资产的筛选来看,其个人信贷质量并不比对公贷款信贷质量差。
从不良余额角度来看,在整体信贷余额增长过程中,不良贷款余额也呈现上涨趋势,不过对比双方增长速度来看,明显不良余额余额增速快于信贷余额增速,考虑到个人信贷不良率呈现下滑趋势,因此可以推出,对公贷款不良余额增速相对于个人信贷不良余额增速应该较快,从而拉升了整体信贷不良余额的增速;
从个人信贷结构不良率角度来看,虽然个人消费信贷增速明显,但其不良表现却呈现逐步优化趋势,因此,天津银行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就不足为奇;而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虽然呈现下滑趋势,但是其不良率依然较高,故其信贷规模持续走低也就有因可查;信用卡不良率表现方面,虽然也呈现下滑趋势,但对比上述几家信用卡不良率表现情况,天津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有待控制。
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方面,考虑到不良率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因此其坏账计提方面也相应的随之增长,由2016年的2.9%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4.5%,由于贷款拨备率增速明显高于不良率增速,因此,其拨备覆盖率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由2016年的193.6%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259.7%,总体来看,其风险管理处于稳中有进的态势。
徽商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徽商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2774亿元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4346亿元,增长率为56%,而同期个人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814亿元增至2019年二季度的1642亿元,增长率为100%,个人信贷余额占比由2016年的29%增长至2019年二季度的38%。
虽然个人信贷增速快于整体信贷余额增速,不过进入2018年以来,在基数并无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个人信贷余额增速有所放缓,因此造成个人信贷占比自2018年以来,处于无增长状态。
从零售贷款余额角度来看,其他贷款主要是个人消费贷款占个人贷款比重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15%上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41%,而同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与个人经营贷款占比则相应的下滑,特别是住房按揭贷款,由2016年的75%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55%,占比下滑了20%左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依然为个人信贷的第一大业务。
不过可以看到,伴随着徽商银行在个人消费信贷领域的不断加码,个人消费信贷占比有超越住房按揭贷款的趋势。
2、信贷质量
不良率方面,徽商银行整体不良率与零售不良率均呈现下滑趋势,分开来看,整体不良率由2016年的1.07%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1.03%,虽有下滑,但是趋势并不明显;零售贷款不良率由2016年的0.86%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0.47%,下滑趋势明显,结合零售贷款分布结构可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个人信贷结构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依然较高,而该部分贷款相对不良率最低,另一方面,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也达到40%以上的比重,据此也可推论出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也应呈现下滑趋势。
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方面,从贷款拨备率角度来看,自2016年以来,其坏账计提总体呈现上涨趋势,由2016年的2.9%上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3.1%,考虑到同期不良率呈现下滑趋势,因此其拨备覆盖率相应的持续提升,由2016年的270.8%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301.4%,不过,增幅并不明显,后续释放利润空间较小。
北京银行
1、信贷余额
信贷余额方面,北京银行整体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8999亿元增长至2019年二季度的13585亿元,增长率为51%左右,从信贷余额角度来讲,北京银行为本篇11家城商行当中唯一一家信贷余额破万亿的机构;个人信贷余额由2016年的253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013亿元,虽然增速略高于整体信贷余额增速,但并无较大的区别,因此个人信贷余额占整体信贷余额的占比虽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也并不明显,截止到2019年二季度,其个人信贷占整体信贷余额的比重约为30%左右。
2、信贷质量
从绝对值不良余额来看,其不良余额增速较快,由2016年的114亿元增长至2019年二季度的197亿元,增长率为72.58%,不良余额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信贷余额增长速度,由此使得不良率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不良率由2016年的1.27%上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1.45%,上升趋势明显。
从不良余额的构成来看,次级类贷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在2018年达到峰值,结合可疑贷款先降后升的趋势可以得知,进入2018年以来,其次级类贷款向可疑类贷款大量迁移,因此使得可疑类贷款突然上升,因此,此期间的次级贷款催回率有下降的可能性,值得后期留意。
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方面,考虑到其不断上升的逾期率,基于稳妥的风险预控政策,一般机构会相应提高坏账计提比例,然而,北京银行在没有提高贷款拨备率的前提下,反而降低了其贷款拨备的比例,贷款拨备率由2016年的3.3%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3.1%,在此情况下,其拨备覆盖率也会相应降低,由下图可知其拨备覆盖率由2016年的256.1%下滑至2019年二季度的212.5%。
综合上述指标来看,北京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较为激进。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